张 静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00)
从纤维三年展中外当代纤维对比研究
张 静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00)
9月份杭州当代纤维艺术三年展的开展,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纤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就当代纤维艺术而言,中外纤维艺术中的表达方式、材料的运用都丰富多样,各有各的表达方式,三年展这种交流和互动对各自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如今,中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交流也进一步增多,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展现了当代纤维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以及纤维艺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在纤维展中不同国家的不同艺术家的作品相互融合与交流。笔者对展览中中外当代纤维艺术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和研究,探究其在设计理念、材料选择、表现形式和艺术家的生存状态等各方面的异同与相互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会对未来国际纤维艺术产生怎样的作用,将是十分有现实意义的。
中国纤维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正因为在历史背景的影响下我国的纤维艺术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起源较早又是持续发展进步的古老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世界上展现着灿烂光辉的独特魅力,博大精深并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艺术家也在纤维艺术展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杭州纤维三年展中对笔者印象最深刻的元素是织物上的牡丹,牡丹作为中国的国花,很多作品运用牡丹这一元素结合传统纤维技法来体现中华名族几千年的文化的底蕴。在作品《长梦织牡丹》在展览中很多人跟作品合照,恰恰很好的表现了通过牡丹来研究牡丹在中国人中的记忆,在牡丹这个专题中从植物性生命,图像生命和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在表现。牡丹织在不同类型的织物上,表达了不同年代的中国生活。其中有茹小凡的花丛,用的纤维中栽绒的技法来表现。她的艺术确切的说是在表现她的人生态度。她在画面上基本取材自然界的植物,透过记录这些植物本身的荣枯来点破生命的无常。也正是运用这种主题使生命亮丽呈现,这种将自然与人工物质相互结合。茹小凡( 图一)、谭彬、曾晓嵛(图二)三件关于牡丹的作品。在纤维展中不仅仅是有中国传统图案的来表现特色鲜明的中国当代纤维艺术,还运用了传统工艺在加以创新的形式来表现,譬如纤维展中运用刺绣,但不是简单的刺绣,而是在刺绣工艺的基础上提取精华再加以创新,在其表现形式、图案、构图上都加以修改。
图一
立足于传统工艺与现代纤维结合,《绣画英》这是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中的一个专题,通过三部分来表达,第一部分是图说绣画,通过对苏绣的考,对其历史以及历代绣绘兼备者的搜集,第二部分展示了马惠荣、梁雪芳的作品,母亲马惠荣的作品主要借鉴了古代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在女儿梁雪芳的作品中对传统刺绣不是简单是复制,而是加以创新。在其表现中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在图案的上借鉴了油画的表达形式。通过针和线缠绕,编织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梁雪芳的灵感来源于在太湖边上的残荷,正是捕捉感动生命瞬间的最佳影像,生机勃勃的荷花和绣织相结合,绣出古朴典雅。梁雪芳一直致力于苏绣领域的创新,希望用最少的线条表现最丰富的传统意境。中国纤维艺术在不变中求变,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追求创新。
相比于国内当代纤维艺术作品相比,国外的纤维艺术作品更注重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在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同时也追求创新,在这次三年展也展现了艺术家在表达作品时的千姿百态,在纤维展中首先引入眼帘的是艺术家希拉·希克斯的作品《对话—东方》从很多角度来看,她的作品表现的是关于纠缠与拆散的,颜色与颜色的关系。她曾说:“我们深深的依赖交织的线,我们穿着,我们亲密的依存着,我们欣赏着,我们需要他们。”无论从材料还是观念的角度,无论材料使用天然棉还是高科技丝线,无论作品是色彩丰富还是颜色单一,她的独立雕塑、壁挂都超越了艺术、设计或工艺的类别。她的她的作品视觉冲击力较强,她的作品《着陆》也成为整个展览的中心。采用垂挂式的展览方式,寻求与观众的互动,观众甚至可以坐在地上。
通过对比中国当代纤维艺术作品和国外当代纤维艺术作品都促进了纤维艺术的发展,中国纤维艺术在传统文精髓影响下作品赋予新的语言表达形式。国外更注重追求个性和创新,具有自己独特的理念。这些创新都为纤维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也为纤维艺术开辟了新的道路。从杭州纤维艺术展中感受到纤维艺术新的语言表达形式,材料和制作手段的创新以及纤维艺术中体现的各国文化价值都将推动纤维艺术发展。
TQ342
A
1672-5832(2017)10-0162-01
张静(1991.10-),女,浙江杭州人,硕士,杭州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