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需求分析
——以黑龙江省25个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为例

2017-10-16 06:29赵敬春
中小学电教 2017年9期
关键词:参训研修调研

☆ 赵敬春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需求分析
——以黑龙江省25个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为例

☆ 赵敬春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教师培训需求分析的数据大多来自对参训教师的调研,为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笔者基于组织-任务-人员关系分析模式(OTP模式),又对我省25个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教师培训需求调查。以我省县域内乡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为例,以实际参训教师比例为线索,以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应用氛围为重点进行了深入探讨。该数据补充完善了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需求分析的不足,提高了教师培训的针对性。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需求分析

一、调研设计

(一)调研背景

2013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求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1]。

为贯彻国家文件要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以下简称“提升工程”),做好教师培训需求分析是关键。目前较权威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绩效分析模式,另一种是OTP分析模式。由于教师“提升工程”培训是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的,它规定了信息技术培训任务和教师应用能力提升要求,比较适合OTP需求分析模式的组织——任务——人员分析的系统性要求[2]。当前针对教师培训需求分析研究的文章多数是直接面对参训教师开展调研[3-4],而有意识地利用OTP分析模式进行教师培训需求分析研究的文章较少。

本文所研究的培训需求分析是在以往我省就“人员”(参训教师)单一层次分析的基础上,新增加了“组织分析”层次。选择调研的“组织”为县教师进修学校,并以我省县域内乡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为例进行分析。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具体负责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提升工程”培训,他们对培训政策比较熟悉,对参训教师工作性质与专业诉求比较了解[5],他们一身兼有“组织”和“任务”二职,对完善培训需求分析的系统性很有帮助,能提出参训教师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或需求;以乡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为例进行分析,是因为它是全省信息技术培训的薄弱环节[6],他们的培训需求代表了广大农村教师的愿望。

(二)调研对象与内容

1.调研对象

本次以教师实际参训比例为线索、以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应用氛围为重点,对全省25个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调研,占全省所有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总数的三分之一。

2.调研内容

为深入了解全省培训需求的总体趋势和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实际问题,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别设计了调研内容。宏观上从教师总体参与程度、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专业发展四个维度考虑[7],主要设计了参训教师所占比例、感兴趣的培训内容、特别注重的应用能力、乐见的培训方式、大型活动的参与程度等问题;微观上从文字图片编辑、常用设备使用、信息素材采集、计算机维护、研修平台使用五个维度考虑,主要设计了Word(PPT、WPS)编辑与使用、资源下载与视音频材料的处理、简单计算机维护与故障处理、数字化课程平台的使用等问题。力求通过调研使我省培训工作在总体把握培训方向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广大教师的实际需求。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参加培训比例的现状与分析

由于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提升工程”培训是全员性的,且国家要求各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目前我省各地实际参加培训的教师比例达到多少这一总体需求是首要问题,特别是工作条件和学习环境较艰苦的乡村教师的情况更值得我们关注。

1.参加培训比例现状

根据调研数据统计结果,笔者制作出乡村教师参加培训比例现状直观图(如图1)。

图1 参训比例现状

从图1可以看出,有64%的县接近完成培训任务(培训过半+基本完成);有30%的县仅接近完成一半培训任务;特别是还有6%的县才刚刚开始培训。

2.参加培训比例分析

从图1可以分析出,还有近36%的县(不足半程+刚刚开始)一半以上乡村教师没有参加培训。如果不考虑培训以外的因素的影响,以往我们组织的培训有没有影响教师参训的积极性呢?他们对参加学习一定存在很多的困惑和问题,特别是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应用氛围上,他们有哪些培训需求,这都是我们应该研究和捕捉的重点。

(二)培训内容的现状与需求

(1)从宏观层面调研统计情况来看,教师们对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感兴趣的方面依次是:技术获得占68%,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占68%,提供专业发展支持占44%,网络学习模式占32%,理念更新占24%。图2是调研统计的结果。

图2 培训内容宏观需求

从图2可以看出,需求最大的还是如何获得技术,并使技术能与教育教学融合。这说明教师对培训需求由过去单纯获取技术、不顾教育教学需求机械使用技术,转化为怎样恰当地应用技术、让技术为教育教学目标服务。另外,脱离教育教学应用实际的所谓理念更新的培训已经不受教师欢迎了。

(2)从微观层面调研统计情况来看,在当今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认为对课堂教学行为影响较大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依次是: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和处理能力(资源下载、视音频材料的处理等)占84%,多媒体设备使用能力(扫描仪、摄像机、交互白板等)占80%,文字和图片的编辑处理能力(Word、PPT、WPS等)占64%,数字化课程平台的使用能力占40%,简单计算机维护和故障处理能力占32%。图3是调研数据统计结果。

图3 培训内容具体需求

由于我省乡村教师大多处于边远地区,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较城区教师薄弱,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不足。因此,我们多次直接对乡村教师进行了调研,他们对培训内容的需求还是围绕平时课堂教学所需的文字和图片编辑处理、多媒体设备使用等常见技术问题。在本次调研增加了培训需求分析系统中的“组织”及“任务”后,笔者发现,他们对信息的采集和处理需求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列到了本次需求分析的最高值(84%)。另外,对多媒体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欲望比较强烈,他们已经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乡村教师的理念正在发生变化,这也正是今后在培训中要重点培养的方面,而计算机维护与故障处理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

(三)培训方式的现状与需求

在以往的教师全员培训中,无论选择集中培训还是远程培训的方式,效果都不太理想。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培训方式既能符合全员培训要求,又能满足广大教师的个体培训需求,特别是条件较差的乡村教师呢?我们在调查中设计了五类方式,按之前对乡村教师直接调研的情况应该是“送培下乡”和次之的“ 网络研修与集中辅导”两种培训方式最受欢迎。图4是调研统计结果。

图4 培训方式需求

从图4中发现“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才是乡村教师最需要的培训方式(达到72%)。这充分体现了教育部《意见》中提出的“各地要根据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特点,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要求的正确性。但这一强烈需求在之前直接面对乡村教师进行的调研中从来没有清晰呈现。而“送教下乡”与“网络研修与集中辅导”培训形式在本轮培训中并没有受到特别的关注。

(四)创设应用活动的现状与需求

由于本次培训是以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一次培训,所以,要求研修学习与实践应用同步进行。各地通过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和优秀课例征集等活动,能创设良好的应用氛围。本次调研以县级活动为例,对我省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氛围现状进行了调研和统计。关于参加信息技术应用示范课或教学技能大赛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县内各学科都有人参加过活动的占28%,县内各校均有人参加过活动的占16%,没人参加过活动的为零(如图5)。

图5 创设应用氛围活动现状

图5表示的现状是县级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应用活动已经普及到乡村学校各学科的占28%,普及到各乡村各校的占16%,县域内乡村各学科都没开展活动的为零。

从图5可知,还有84%的县没有做到将应用活动普及到乡村各学校(100%-16%),72%的县没有做到将应用活动普及到乡村学校的各学科(100%-28%)。由此可见,大部分县都存在一些乡村学校参加活动困难的问题,大部分县的乡村学校有些学科一直没开展应用活动。由于参训教师不了解具体的宏观情况,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只选择人员(参训教师)一种方式进行调研是很难发现的。

三、改进培训工作的建议

(一)培训需求总量方面

从本次调研反映出的教师参加培训比例现状来看,全省还有近36%县的一半以上乡村教师没有参加培训。这既说明过去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找准教师的培训需求,培训的吸引力不够,同时也预示着今后的培训工作还要面临很大的需求量。因此,要想在短期内完成培训任务,一是要认真反思过去的培训工作,找到过去在培训需求上的瓶颈。二是要针对未参加培训教师人数众多的这一特点,从团队研修的角度重新对培训进行总体考虑。三是要吸引教师参加培训,充分调动教师学习的主动性。

(二)培训内容需求方面

根据调研结果来看,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并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是广大教师的普遍需求。只有信息技术能够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整合,教师才会喜欢学习这些内容。具体来说,当下他们认为与教育教学融合最为迫切的是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以及新型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我们可以在培训中重点设立这方面的内容,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和现场实践指导的便利为他们实现这一目的提供理论指引与实践支持。

(三)培训方式需求方面

从调研结果来看,教师对培训方式的认识不约而同地都集中到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上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其他培训方式或多或少地存在效率不高、培训方式单一、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等问题。要实现大家的诉求,关键的问题就是要防止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脱节,决不能再出现网络培训机构只负责远程培训,当地或学校负责现场实践培训这种互不相干的两层皮现象。要充分体现网络研修为实践服务、现场实践检验网络研修成果的目的,把网络研修的内容落实到教育教学课堂中,真正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

(四)培训应用氛围方面

从调研统计结果来看,各地还没有真正形成有利于全面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良好氛围。具体表现为:一是宣传组织创设应用氛围的活动不够;二是参加活动的学校和学科不全;三是参加活动的教师不多,特别是乡村教师参加的机会更少。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加强宣传,增强创设应用氛围活动的时效性和影响。其次,扩大有特色的创设应用活动的范围,在活动中向乡村学校及学科倾斜。再次,增强教师参加活动的机会,特别是为乡村教师参加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以外,还要及时总结推广经验,萃取和推广一批乡村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活动的培训成果。

[1]教育部教师厅[2013]13号.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S].北京,2013.

[2]赵德成,梁永正.培训需求分析:内涵、模式与推进[J].教师教育研究,2010,(06):9-14.

[3]唐前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与培训需求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02):136-140.

[4]杨莲芳,黄宇星,张雯.福建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与提升对策[J].教育评论,2014,(06):147-149.

[5]黄海忠.区县教师进修院校职能沿革和新课改背景下的功能定位[J].教师发展论坛,2013,(12):8-10.

[6]黄映玲.粤东乡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9):65-68.

[7]教育部教师厅函[2014]7号.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S].北京,2014.

[编辑:郑方林]

G434

A

1671-7503(2017)17-0003-03

猜你喜欢
参训研修调研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山东莱西加强公务员试用期培训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师太”扛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