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迈越
摘 要:阅读推广是县级图书馆的基本职责之一,是推动整个县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其阅读推广路径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县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及阅读推广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县级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阅读推广;路径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事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对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县级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现状仍无法令人满意,县内并没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如何做好县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及阅读推广工作,是促进县文化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课题。
1正确理解建设数字图书馆的现实意义
纵观这几年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员工乃至馆长,对数字化建设的思想认识并不到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思想偏差。
1.1认为国家图书馆的总体规划离我太远,缺乏工作主动性
由于全国各地县级图书馆普遍存在基础薄弱的实际困难,对高标准、高要求、高科技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可望不可及”的思想,因而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总认为是“上面”的事,被动接纳这一事物。固守传统的思维模式,严重缺乏工作的主动性。
1.2认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好坏无关紧要,缺乏工作积极性
虽然经过多次的人事制度改革,但总的来看,目前县级公共图书馆的体制机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人还是吃财政饭的人,事还是那些事,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提不起积极性。即使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落到头上了,“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应附了事”的思想依然存在。说到底,认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好坏无关紧要,缺乏工作的积极性。
1.3认为接待好到馆读者是天职,创新可有可无,工作缺乏创造性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是以技术手段打破不同行业、不同地域图书馆之间的界限,使全国分散异构的数字图书馆系统能够连接为一个超大型数字图书馆,从而推动我国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这是实施文化兴国,惠及民生的宏偉计划。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到了县一级的时候,似乎成了“累赘”,因为受人员、技术、场地、经费等条件的限制,认为只要把日常工作做好、接待好现有的到馆读者就行了,不想谈创新。或者把“创新”搁一边,以后再谈。
都说思路决定出路。要想又好又快地推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有效促进图书馆的创新服务与推广,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因为主观是指被人的意识所支配的一切。而客观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一切事物。换言之,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是否知道它、是否承认它,它都照样存在,就是客观的。当主观正确反映客观、并作用于客观时,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推动作用;反之,对事物的发展会起阻碍作用。因此,县级公共图书馆要实现创新服务与阅读推广,首要任务是要尽快解决思想认识的问题。从馆长到员工,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通过不断学习、培训,真正意识到实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阅读推广,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是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
2数字环境下县级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
2010年,在文化部的领导下,国家图书馆实施了“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通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服务网络,将国家图书馆优秀的数字资源推送到全国每一个县,使全国所有县级图书馆都具备了数字图书馆服务能力。对县级公共图书馆来说,实施此项计划表面上看起来并不难,因为从2002年起到现在,县级公共馆均已建好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碰到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现有的从业人员年龄老化、知识老化。“老化”的队伍,每天面对几本“死书”借借还还没问题,要想把数字图书馆的创新服务与阅读推广工作做好、做出特色,若不采取有力的措施,恐怕难以完成。做好县级图书馆在数字环境下的阅读推广工作,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关键。如何在急需人才与人才缺乏的矛盾中“突出重围”?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2.1以培训为抓手,强化对现有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
县级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好每次培训机会,克服人少事多的困难,尽可能创造条件,让从业人员接受各种培训,实现知识的快速更新,以适应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要求。据了解,目前县级公共图书馆每年都参加一些省、市级的业务培训,但除了馆长和少数人参加外,还有一部分职工没有培训的机会。因此,只有在培训次数、覆盖面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大参训力度,强化对现有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实施好本馆的阅读推广工作。
国家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多开展面向省级图书馆的培训工作,省级图书馆要组织好本省内的培训工作。重点加强对资源建设、系统维护、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要通过上级对下级图书馆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建设一支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能兼备的高素质图书馆员队伍,为数字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2.2爭取政府支持,实现不断有新鲜血液的输入
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帮助与支持。作为县级图书馆,在人才的输入方面,如果没有尽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政府的支持,三五年都没有年轻人员充实,或者调进来的只是一些非图书馆专业的“关系户”,进到图书馆后一干就到退休,也就是说进来了就不走了。受编制限制,所以很难有“新鲜血液”进来,这样只能是“死水一潭”。常言说“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因此,作为县级图书馆的馆长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要多向政府汇报,争取编制,争取在政府制定公招的方案中有图书馆专业的名额。只有这样,通过几年的努力,不断输入新鲜血液,才能使图书馆充满朝气和活力,才能扭转死气沉沉的局面。
2.3创新人才流动,不断充实数字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
人才通过合理流动,可以始终保持人才创新的“峰值期”,能够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欲望,激励人才的创新精神,激活人才的潜在能力,发挥人才的创新优势。目前,在图书馆行业中,人才流动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导致了人才不能合理流动,影响了人才队伍的优化,影响了人才的自主创新。美国学者卡倍里曾说,不要把人才当作一个水库,应该当成一条河流来管理;不要期待他不要流动,应该设法管理他的流速和方向。人才的流动是必然趋势,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构建有利于人才流动的宏观预测、控制和法律机制,使得人才流动更加有序并且朝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进行。
笔者认为,可以打破条条框框,打破人才制约瓶颈。上一级图书館的人才可以到下一级图书馆挂职,县级馆的人员也可以到市级图书馆学习经验、取长补短;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到欠发达地区去“支馆”,时间可以半年一年。除此之外,还可以兼职、客座、联谊等形式,人才互动,让人才流动起来,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当然,要想办法处理好社会保障、工资福利、人事档案管理等相关事宜,不能让流动的人员吃亏。
3努力解决创新服务与读者需求的衔接问题
读者是图书馆服务的主体,然而不同的读者,由于其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年龄等各不相同,对数字图书馆也会有不同的需求。“读者是上帝”,读者的基本需求应该是数字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核心问题。应把县级数字图书馆的创新服务与读者需求有机衔接起来。针对读者所需开展服务。数字图书馆是网络环境下让读者获取信息的平台,是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地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有效载体。因此,掌握读者需求特征开展创新服务与阅读推广是数字图书馆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与国家级、省市级不同,与高等院校圖书馆也不一样。县级图书馆的读者文化素质、学历偏低,对知识的需求主要以实用性、便捷性为主。因此,在开展创新服务与阅读推广中一定要突出供给的内容具有实用性,在读者获取这些信息的时候力求便捷。除此之外,县级馆还有一个很大的农村农民群体,他们需求的信息大多是日常生活中实用型知识,比如,种水稻的庄稼人需要的是田间管护知识;养牛户希望得到相关科学养牛实用技术,而对他们无关的信息不太关心。因此,我们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时,要有争对性,侧重性,在资源配置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与此同时,要在让读者快速便捷地获取所需信息上下功夫。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读者以最简化的手续就能利用到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在此基础上,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搜索引擎及高效、快捷的新型电子服务交互性功能,使得读者能够直接进入信息查询系统,并充分利用电子论坛、电子公告、图书馆网站等,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
4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县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及阅读推广是提高群众文化素养,推动县内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县级图书馆要不断完善图书馆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并合理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对专业人才队伍的培训和建设,从而做好县级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促进县级图书馆的发展及县民文化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论县级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优化策略[J].胡天燕.贵图学苑.2015(02)
[2]县级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探索——以庄河图书馆为例[J].于立靖.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