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南东主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数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紧紧地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性、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141-01
1.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2.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三角形的认识"是一节比较枯燥的概念课,我让学生用彩色塑料条围成三角形,并投影到银幕上。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发现图1和图2是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图3虽用了三条线段,但首尾不相交,所以不是三角形。定义从直观的观察之中升华出来了:"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3.努力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好奇心是小学生的天性,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创新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诺贝尔奖获得者、法国心理学家贝尔纳指出:"创造能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被鼓励开发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使他们富有创造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创造性,努力培养和保護学生的好奇心。比如我在教"圆的认识"这课时,创设了如下情景:"同学们,你们家里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车,你观察过没有,他们的轮子都是什么形状的?"学生毫不迟疑地回答:"圆形的。"我又问:"为什么车轮都是圆形的呢?"这时候,同学们感觉到老师问得新鲜,产生了好奇心,开始交流、议论,争辩越来越激烈。有的说:"车轮如果不是圆的,就不能转动。"有的说:"车轮如果不是圆的,能转动,但是不快。"还有的说:"车轮如果不是圆的,而是长方形的、正方形的,或是三角形的,走起来就会上下颠个不停,车子不稳当。"我又问:"圆形车轮为什么能转稳呢?"这时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怎么回答好。我顺势引导:"你们可以根据实际的车轮想想奥秘在哪里呢?"听了老师的话,学生们兴奋了,好奇心更强了,有的拿着小车轮,翻来覆去地看,有的用手和尺子比划着,思考着,也有的拿绳子和尺子量起来……这时,我静静地看着孩子们,不去打扰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尽量满足他们"发现、研究、探索"的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4.注重数学复习方法
4.1精选习题。围绕复习的主题,通览教材,把其中经典的题目圈画出来单独呈现,让学生再次练习,将平时单元测试中学生出错率高的题目,单独摘抄出来,供学生反复训练。教师自己编写或者从资料中查找综合性强的典型题目,做有益的补充。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将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4.2复习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各种类型的题目全班都要意义过关,各别同学单独辅导,练习时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练习时注意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有竞争与合作的伙伴。
总之,只有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从教学实际出发,优化教学环节,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才能有助于主体意识的培养,推进现代化教学改革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