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训练朗读

2017-10-14 22:27韩伟东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朗读语文课堂语文教学

韩伟东

摘要:《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历来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每篇课文都少不了,而且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朗读,可以促进感悟,朗读,可以提升理解,朗读,可以帮助学生走进人物。

关键词:朗读;语文课堂;语文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朗读方面,还存着很多问题。如唱读,拖音,缺乏感情等。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朗读课教学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读准,读流利

朗读要用标准的普通话,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得正确。做到不落字、不添字,这是对朗读最基本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读不准的生字、词查字典,注拼音,尤其对个别字的读音加强练习,力求把每个生字都读准确。在读准确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读流利,句子的节奏能够熟练地掌握,做出恰当的停顿,真正的达到抑扬顿挫的要求,避免出现结结巴巴等问题。

二、了解课文背景,掌握感情基调

能读准,读流利,这还不能达到高年级语文对朗读的要求,还要读出感情。人物的心理活动需要用感情来传达,或喜,或悲,或忧伤,或兴奋。读出不同的感情状态,就能深入地理解文章。这学期本人参加镇语文教学比赛,参赛课文是《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是有关抗日战争的故事,時代相对久远,学生虽然通过影像资料而有所了解,但对人物的内心还是难以把握。更为重要的是,语文课不同于思想政治课,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要更多的体现语文味,这是语文教师要把握的一条准则。课文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五位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词、语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学生对字、词和句的感受,是学生走进作者内心的桥梁。所以这节课我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1.教会学生抓重点词,细心品读。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抓住语句中的重点词进行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文字的敏感程度,达到训练目标。所以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抓重点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在指导学生朗读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部分,要抓住重点词“斩钉截铁”,“走”,读出班长的坚决果断,舍生忘死。同时抓住“热血沸腾”,“紧跟”,体会五位壮士没有丝毫迟疑的决心。这些关键词,最能反映五壮士的心理状态,让学生走进英雄人物内心,从而让学生融入文本,通过朗读理解中心思想。书声朗朗,抓住人物的描写方法,使课堂更具语文味。

2.教师示范读,学生模仿读。示范读是为了让学生在练习中有参照的标准,为了学生在练习中正确运用。而感悟与练习是同步进行的,只有一边感悟一边练习才能取得朗读上的一些进步。每一遍练习都要讲究实效,要有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指导与要求。学生可以先听教师来读,边听边体会,教师哪里读得语气比较沉重,哪里读得比较紧张,哪里读得比较欢欣鼓舞。为什么要这样读,要融入自己的思考,从而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收获。然后,可以跟读。跟读的时候,不能光等着老师读完,然后我就可以跟着读了,而要听好老师读到哪里停了一下,读到哪里拉长了音,哪个字轻声,为什么这么读,还有老师每个字的字音跟你读得是否一样。模仿完之后,就要检验学生自己的朗读水平了,和教师读的相差多少,哪里读得不同,原因何在,有没有真正走进人物,这些问题,都值得认真观察,仔细揣摩。

3.情感升华。通过朗读,带领学生走进英雄人物的内心,不仅仅停留在对敌人的恨,对人民的爱,在文章的结尾部分,这种爱与恨在英雄身上得到了升华,升华为对党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因此,五壮士的口号声要读得壮烈而豪迈,催人奋进。情感的升华可以提高作品的思想高度。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能够真正地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发出这样的呼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通过训练,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五位壮士为了战友,为了人民群众,为了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体会到英雄崇高的思想境界。

三、通过各种形式来训练

在朗读训练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首先,朗读形式的训练课前做到心中有数。是先自由读,还是先由教师示范读,先默读,还是先小组读,这些朗读方式都要先加以研究,再根据课文的内容安排。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课文时,在回顾上节课内容时,就请学生集体朗读第二部分“痛击敌人”。在讲授新内容时,就先请学生进行自由朗读,熟悉课文内容,在进行分析,感悟。在讲授“引上绝路”部分,就先品读重点词语,感受这些词语所传达的感情,再带着感情来个别读,通过朗读精彩的同学的带动,再全班齐读,这样朗读的训练就会呈现层次,以达到预期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在讲授“英勇跳崖”部分,采用配乐范读形式,因为这部分是课文的最为悲壮的部分,需要以音乐来烘托气氛。当缓缓的音乐想起,学生的思绪也似乎被教师的朗读带进了当时的环境中。对战友,五位壮士是脉脉温情,对敌人,是恨之入骨,对祖国,对人民更是无比热爱。情感的转换需要特别的注意。朗读的形式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热闹的层面,一定要注重实效,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能走进作者的内心,走进文章中人物的内心。朗读的形式一定要经过课前的精心设计,不能在课堂上浪费时间,而又达不到朗读水平的提升。个人认为,齐读课文要掌握好分寸,一定要在学生都已充分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上再进行。

其次,对学生的朗读一定要做好评价分析。学生的朗读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读得好,有的同学读得相对较差。那么对于好的同学,要给予肯定和赞扬,并且指出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要再改进。而对于读得相对较差的同学,尽量去挖掘他的闪光点,即使缺乏感情,那可以从读得是否流利的角度来评价,即使不流利,也可以从读得是否正确的角度来评价,找出可以肯定的地方,让所有的同学都愿意读,都愿意来参与课堂。同时,教师要客观。哪里读得不够好,也必须给学生指出,并且做出提醒,甚至示范,让学生再次读,力争在经过辅导之后有提高,让学生有收获,让学生学会朗读的方法。上完本节课之后,感觉基本上能达到教学预设,完成教学目标。朗读的训练,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英雄壮举的洗礼。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提高语言感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要采用多样的朗读方式,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读传情,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感受人文情怀,感受汉字的美妙与博大精深。endprint

猜你喜欢
朗读语文课堂语文教学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