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生一禀赋

2017-10-14 11:51祖力皮亚古丽·卡迪尔
魅力中国 2017年23期
关键词:禀赋犯错误后进生

祖力皮亚古丽·卡迪尔

摘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要有大爱,要善待每一位学生,要做到树立自身对职业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热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关键词:爱;班主任;学生

佛经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万物都有自身天生的佛性,只是自己没有发现。学生也是一样,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智慧和禀赋,优等生有,差生也有,只是我们没用心去发现而已。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像阳光普照大地那样,把爱均衡的洒向每一位学生,用心去发现他们各自的闪光点,用爱去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使他们茁壮成长,快乐学习。

一、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并加以正确引导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班主任要做的,就是以敏锐的触觉去感应每个孩子,当学生进步时,给予热情的表扬与鼓励;当学生犯错误时,以豁达的风度、宽容的心去巧妙引导;当学生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热情的双手。”魏书生老师说:“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 , 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要珍惜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以他们自己的光芒,照亮他们的黑暗。”班主任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班主任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班主任的爱能把全班几十颗纯洁的心编织在一起,迸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前进的力量。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二、班主任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义务教育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小学班主任更要树立人人平等的教育思想,对所有的学生都要公平、公正地对待,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因学生的家庭地位、经济状况或者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私人关系而进行有重点地关心、有选择地爱护。因为无论学生的家境如何、智力高低,都是班主任的学生,都需要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只有给予所有学生同样的关心和爱护,才能体现教育的伟大。

1.对后进生要有爱心。过去,人们常把那些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欠佳的学生称为“差生”,而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人们普遍认识到这种称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按照素质教育的标准,这类学生通常是一些在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都相对滞后的学生,是相对于某个学生群体而言的,故不再用不具有科学性的旧称形容这一类学生而将其命名为“后进生”。“后进生”与“非后进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辩证矛盾的统一体。完成二者之间的转化,是一项不可一日而就并且需要班主任和所有教师投入很多心血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我认为,一个班主任若要完成这项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所谓“爱心”,简单而言,就是指班主任要在对后进生的教育中投注爱。夏丐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育中,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应如古训中所说的“润物细无声”的爱一般默然而宽宏,要善待每一位学生。班主任不能因为后进生一时的落后就讽刺和歧视他们,真正的爱实则是一种宽容和耐心。班主任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般关心后进生,尊重后进生,了解他们内心的动态,获得他们的信赖,再逐步消除他们心中的戒备心,从而获得他们的尊重。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后进生都比其他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內心更为细致敏感。如果班主任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之中,对后进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后进生感受到老师所给的爱,从而消除隔阂,突破心防,接下来再有针对性地督促他们改正缺点、发扬优点、获得进步,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会容易很多。

2.对学优生要多谈心。每一位教师都不能回避喜爱学优生的心理事实,班主任更是如此。这种喜爱并非坏事,可若变本加厉转化为溺爱就不可论了。自古慈母多败儿,溺爱会使人骄纵自私,不可一世。在教育现实中,许多学优生被教师宠坏后,达到发展“瓶颈”,失去了进步的机会,甚至从学优生落后为后进生。所以若要让学优生更加优异,共同进步,我们应该正确地对待他们,时刻记住“爱是好事,但溺爱就不是了”,不包庇他们的错误,激励他们追求卓越。如果学优生经常得到别人的表扬,自尊心极易受到伤害,一旦受到挫折就会产生比后进生更甚的消极的心理倾向。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心理的成熟度与承受能力都更加脆弱的学生时,要用更加艺术的手段去鞭策和激励他们。教育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我们要多采用鼓励、谈心的旁敲侧击的方式来指导他们而非用批评、责备的直接的方式来教育他们。诙谐幽默,有的放矢,从而让被教育的学优生心服口服。

3.对犯错误的学生要有耐心。犯错误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无意的即失误,一种是有意的即明知故犯,我们的学生一般属于失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是人,而且是未成年人,不是圣人,在成长过程中有待于我们教师去培养造就,难免会有失误、会犯错误,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并和学生一起分析,怎样做才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实践证明:只要教育、教学得法,没有一个中学生是不可救药的。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善于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帮助学生体味到上进及学习取得时的欢乐,诱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取得更好的成绩。

结语:

一花一世界,一生一禀赋。每位学生都有其优于别人的地方,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挖掘,关爱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班主任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班主任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班主任的爱能把全班几十颗纯洁的心编织在一起,迸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前进的力量。我坚信: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当您走过,请您驻足静静聆听,你会发现每一朵花开都有声。

参考文献:

[1]石璐琦.浅析班主任应如何辩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J].学周刊,2013,(03).

猜你喜欢
禀赋犯错误后进生
完形乐园趣多多
从《黄帝内经》“治病必求于本”探讨禀赋与病机关系
要素禀赋论的局限:个体与企业家才能缺位
智珠二则
浅谈转变“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一种改善学生学习品质的价值取向新模型
犯错误找家长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
康德论根本恶和心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