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几点不同见解

2017-10-14 11:49李秀会
魅力中国 2017年23期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有效性

李秀会

摘要:学困生的产生非先天性的智力原因,大多数都是后天因素造成的,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能一视同仁,要主动挖掘学困生身上的优点与潜质,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指导学困生学习,将其对数学学科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实现学困生转化的目的。本文就實践教学,从加强对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困生对数学课程投入满腔热情,倾注爱心,有效转化,发现闪光点,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增强家庭作业针对性,推行“套餐作业”,借助集体力量,增强学生的自控力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为同行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有效性

数学较之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困生普遍存在。学困生直接影响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能否有效转化“学困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数学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开展多元化教学,采取有力措施对学困生进行转化。那么,如何有效转化学困生呢?

一、加强对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困生对数学课程投入满腔热情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能够总结出这样一个经验:学困生普遍存在的一个特点是对数学学科毫无兴趣,数学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将主要精力转移到与数学课程无关的事物上。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宝贵的心理因素。鉴于此种认识,教师要注重挖掘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使学困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兴趣。这是实现对学困生转化的基础保障。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采取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比如游戏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方式等,化抽象的知识为生动具体,让学困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丰富多彩,改变学困生头脑中对数学学科枯燥、乏味的印象。另外,在教学中,让学困生回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不管答案正确与否,都要给予其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的学习自信心,在此基础上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作用。激发兴趣有助于改善学困生的学习状况,提高学习效率。

二、倾注爱心,有效转化学困生

教师对学困生的爱不能是无原则的迁就,而是一种最深刻、最强烈的热爱,这种发自内心的、最真诚爱对转化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发挥着积极作用。赞可夫说过,“教师的爱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一种最佳营养剂”,没有爱也就无所谓教育了。实践证明,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情感与思想交流互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师要主动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热爱尊重学生,对这些学生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时,也会更尊重、信任老师,而且还会心悦诚服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从喜欢上教师所教学的这门功课,最后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

三、发现闪光点,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学困生也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也希望得到教师的欣赏与接纳,得到大家的认可。教师对全体学生的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消除对学困生的偏见,坚持正确的评价,以正面教育为主,多表扬,多鼓励,进行赏识教育,对激发学困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促进作用。举例说明:我们班A同学原本是一名学困生,数学学习成绩较差,上课不遵守纪律,不好好学习,但是他特别热爱劳动,也乐于奉献。发现这一情况后,笔者在上课时经常表扬他,还让他担任卫生班长。在他的带领下,班级多次获得了卫生先进班级称号,其他同学也都对他也刮目相看。这让他树立了学习数学学科的信心,学习成绩也在教师和优生的共同帮助下不断进步,最后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教师与同学。

四、增强家庭作业针对性,推行“套餐作业”

在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要针对学生作业齐步走,效率低,缺乏针对性等问题进行分析,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层设计练习题,采取共性与个性灵活配置的办法,推行个人“套餐作业”,即对学优生布置基础作业与拓展性作业,针对学困生,多布置一些基础为主的作业,或者是补救性作业。学生在作业时遇到困难时,可通过QQ或微信向教师及时求助。待学困生完成作业后,要及时将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也能大大提高学困生的作业质量以及补差效率。现在,我还开辟出每晚半小时的“求助在线”“业务”,使得学困生及全体学生的数学作业质量极大地得到提高,而且积极性也越发强烈起来。另外,我还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将学生的作业情况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家长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

五、借助集体力量,增强学生的自控力

马卡连柯认为:教师在集体中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要求个人,在教育集体的同时还要教育个人,并对个人产生影响。可以说,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一个规律,有一定学习目的和团结一致的学习集体,对约束、影响学困生的行为等发挥重要作用。学困生在这种氛围中也能潜移默化地收到熏陶与感染,有些学困生还能转变成优等生。例如,我们班上有几位学困生,为帮助他们学好数学,我先从计算入手,科学系统地教学,比如在教学应用题时循序渐进,逐渐引导他们走向正规。再发挥班级学生的集体力量去帮助学困生,这样班级里学数学、用数学的气氛越来越浓。在这样的环境氛围的影响下,学困生也常常会不知不觉感受到集体的压力,进而产生自觉学习的念头。学好数学学科则会时常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时刻在体现着他们为学好数学学科不断努力。

综上所述,转化一个学困生和培养一个尖子生同等重要。数学教师一定要善于理解学困生的心理特点,以无私的爱去感化他们,用足够的耐心去引导他们,对学困生要寄以真诚的希望,尊重他们,培养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学习自信心,使他们真正喜欢上数学,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树立对数学学科的信心,由最初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参考文献:

[1] 王璐.促进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2] 张静.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6-21.

[3] 郎丽芳.幼师学生数学学习参与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转化学困生有效性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