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梅++李国峰++王琳娜
摘 要: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转变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发展一大趋势,微课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表现,其凭借着讲解时间短、讲解方式新颖、重点难点突出等特点受到许多人的喜爱。然而,由于微课进入我国各个教育阶段比较晚,微课教学模式在教学当中的应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文章作者主要就微课教学模式在高职分析化学教学中的應用进行了探讨,也希望通过此次探讨能够更好地促进高职分析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为微课在我国教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微课教学模式;高职;分析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正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同时,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其很难满足当今教育多元化的需要,亟须拓展更多的教育方式,多途径提高教育效果。微课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表现,其凭借着讲解时间短、讲解方式新颖、重点难点突出等特点收到许多人的喜爱。其实,微课主要是将知识点的重点、难点、疑点部分通过10分钟左右的短小的视频并辅以动画以及电子黑板等形式展现给观看者。我们通过微课的学习方式,在零碎片的时间里对所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巩固,其对于学生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提高自身学习效率非常实用。
分析化学作为高职院校四大基础化学课程之一,其重点、难点、疑点非常多,再加上分析化学所使用的仪器更新换代快、操作区别大、实验精度高,其往往会造成学生对分析化学的理论和实践认识模糊,非常影响学习的效果。然而微课的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正好符合分析化学教学要求,教师将分析化学中知识点以及试验部分精心设计成微课,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能让学生充分利用利用学习时间,更有助于分析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然而,由于微课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少,微课教学模式尚不成熟,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微课对提高高职院校分析化学教学效率的作用,当前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微课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寻找出最适合高职院校的微课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分析化学的效率。
二、微课简介
1. 微课的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移动网络的普及以及各种移动终端产品诞生,促使越来越多的短小的视频通过互联网得以广泛传播,这样一些短小的视频不仅具备娱乐的作用,也具备很好的教育作用。胡铁生先生将微课定义为:“依据全国新课程教学大纲标准以及教学实践活动要求,基于教学的音频或者视频为首要载体,从而使教师对某些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某一课堂环节而进行教与学方式的各种资源的有机结合。”
2.微课的特点
首先,微课具有简短的特点,微课的简短体现在时间、内容以及篇幅上,微课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知识点的高效浓缩。讲师在设计微课时应将微课的授课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还需要突出知识点的重点、难点或疑点部分。事实证明这种简短的微课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其内容言简意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其次,微课具有精准的特点,微课突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部分,必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精准地将所需讲授的内容呈现给学习者。因此,在注重课程的简短的同时,要做到课程的精准需要教师对知识讲解顺序进行合理的安排,准确把握教学进度,并准确地将所需传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然后,微课具有灵活的特点。微课不同于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其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设备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些灵活性表现为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也可以在课下任意场合、任意时刻进行自我学习,可以是手机终端,也可以电脑终端,教师可以选用网络资源,也可以选用教材资源,其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必须在教室借助黑板和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非常适合学生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实际意义。
三、微课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1.分析化学微课教学内容和传授途径
微课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传统教学主要以老师作为教学中心,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知识传授,然而,当代教育提倡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而微课正是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现代教学方式之一。同时,由于分析化学知识点比较复杂、知识点之间联系模糊、计算精度比较高,而微课刚好能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设计微课课件时,可以将过去45分钟内需学习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若干个10分钟左右的小视频。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可以将知识点中重点、难点或疑点部分单独设计为一堂微课,也可以将大篇幅的知识分解,浓缩为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几堂微课,让学生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总之,微课教学内容的选定应围绕分析化学教学大纲,将教学大纲内容以微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利用时间进行更有效的学习。就微课教学传授途径方面,教师可以将微课课件课后拷贝给学生;上传学校课程网站让学生登录自主学习;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或者QQ等软件共享给学生,切实提高分析化学的教学效率。
2.分析化学微课教学资源和教学设计
微课作为分析化学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将传统课堂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便捷高效的学习模式,获得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微课不仅在教学内容上贯以微课的思想,在微课的教学资源与设计上也得如此。因此,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应摒弃过去传统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陈旧的目录结构和乏味的练习题目,以新颖的目录结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符合分析化学实际且学生喜欢的练习题目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在设计微课时可以将教学内容、习题、教案以及评教等设计为联系紧密的微课教学资源,并且可以将教学资源设计成视频讲授、实践演示、案例分析等多种微课教育形式,从各个环节提高分析化学的教学效率。总之,我们将微课运用在分析化学当中,应注重遵循微课思想,切实促进分析化学教学的发展,培养出有真才实干的分析化学人才。endprint
四、微课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微课这类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实际意义。将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分析化学教学当中对于分析化学更有着非常大的教学意义。首先,微课教学模式应用于分析化学教学当中有利于教学资源的统一。当下,分析化学的教学资源相对比较少,各个高校在分析化学教学资源方面没有一个健全的共享平台,然而通过微课形式则可以很好地解决分析化学教学资源较少的问题,微课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各方资源间的整合、各种资源的创新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其次,微课有助于提高分析化学的趣味性,微课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主要通过各种教学视频、网络平台或者二维动画等资源形式将知识点传授给学习者。不同于传统教学以教师为教学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微课不仅能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还可以让分析化学中涉及的实验仪器的原理及操作通过微课视频动画直观呈现,对于分析化学教学效率提高有着非常大作用。再次,微课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高职分析化学的知识点相对比较琐碎繁杂,学习内容又比较抽象,往往使得分析化学显得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对于分析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而微课整合了各种教育资源,能很好地将知识点以生动形象且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动画等方式展现给学生。同时,微课的时间比较短,学生利用课余零碎的时间对分析化学琐碎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不仅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有着很大的帮助。最后,微课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创新。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不仅将长课程缩短,更将课程精炼,时间短而内容精。它具有教学优势的同时也对教师的自身水平、素质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课越来越流行也会促使教师的教学进一步创新。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可以分享教学成果和经验,促进共同发展。
五、结语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微课作为现代化教育方式之一,其凭借讲解时间短、讲解方式新颖重点难点突出等特点受到许多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微课教学模式应用于分析化学教学当中是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微课使得原本枯燥难懂的分析化学变得生动、形象,对于分析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此,当前高职院校必须认识到微课对于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微课设计方法,从传授途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將微课应用于教学当中,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效率,培养出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祥龙,孟 清,钟 翔. 微课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山东化工,2016(23):150-151,156.
[2]贺德英.借助微课灵活形式创 新化学教学模式[J].内蒙古教育,2016(32):90.
[3]尹静波.探析微课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EB/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5):2.
[4]邵 华.微课理念引导的高职课题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成人教育,2014(5):99-101.
[5]樊 华.高职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模式探讨[J].科技风,2014(10):227-228.
[6]叶 飞.浅谈天然气管道运输中的水分对分输的影响[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3(10):258.
[7]简白羽,韩翠艳,马晓星,等. 浅谈微课在药剂学实验课的建设与应用[J].山东化工,2016(15).
[8]张叶臻,孙瑞雪. 微课在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广州化工,2015(12).
[9]尹 超,王继库.微课的介绍以及在课堂中的应用[J].山东化工, 2016(3).
[10]俞汝勤.漫谈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J].大学化学,2008(5):1-6.
[11]方明建.分析化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5(2):94-96.
[12]俞汝勤.漫谈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J].大学化学,200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