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奕奕, 唐 毅, 曾淑芳
(东华大学 外语学院, 上海 201620)
英语读写模式结合的实验研究
郭奕奕, 唐 毅, 曾淑芳
(东华大学 外语学院, 上海 201620)
本研究的设计是基于输入和输出的理论,旨在探索读写结合对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作文成绩的影响。实验对象为中国某大学82名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接受了两次当堂写作测验,即前测试和后测试。我们对学生的两次写作成绩进行了成对样本检验,观察学生写作成绩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读写模式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读写结合; 论证; 语言表达; 素材积累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读写方面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阅读理解能力差、写作基本功差和思辨能力弱。有些学生拿到作文题目后往往头脑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下笔,或是写完一句句子后不知如何进一步写下去。有些学生则是洋洋洒洒写了一大段,仔细一读却发现文章逻辑混乱、内容空洞、语言表达错误百出。大多学生的习作显现出他们缺乏分析、思考以及论证的能力,知识面狭窄和语言表达能力薄弱等特点。
20世纪80年代前,阅读和写作被看作是两个各自孤立的学习过程。学者们对它们的研究也是分为两个独立的领域,国内的很多英语教师也往往把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孤立起来。进入80年代后,研究者们开始关注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并越来越重视两者之间的结合。自90年代以来,国内研究者对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开展了一些以输入促进输出的教学实验[1]。阅读属于输入,而写作则属于输出,因此读写结合便是输入与输出结合的方式之一。谢薇娜对阅读和写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她认为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颇为密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进行。她指出写作是模拟阅读的过程,写作过程也就是模拟读者阅读的过程;而阅读则是模拟写作的行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揣摩作者的意图,扮演作者的角色并理解其意图。[2]目前,研究者普遍认为,英语写作教学应强调大量阅读,要建立起从阅读、讨论到写作的环节[3]。
输入假设认为:可理解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发生的重要条件,且以输入的语言材料的难度略高于学习者的现有语言水平(“i+1”语言输入)为最佳[4]。输出假设在承认语言输入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可理解语言输出同样是语言习得发生的重要前提[5]。阅读输入是写作输出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写作的输出。
我们主张学习者要进行大量有目的的阅读活动,鼓励他们从阅读中学习、分析、掌握并存储一定语言知识和信息,因为学生通过阅读存储的语言知识及信息越多,他们的写作素材也就越多。此外,阅读材料中蕴含的写作逻辑与行文条理也能被学生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众所周知,一篇文章论证的过程离不开举例,而一个精彩的例子能极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因此,对于写作者而言,积累一定的素材是必要的,因为很多文章都需要使用素材来举例,而例子的积累大多只能依赖平时的阅读,对阅读中遇到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分类,这样写作时才有可能做到灵活应对。
据此,我们设计了此次实验研究。根据输入和输出的两个理论并通过教学实验来探索读写结合对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英语作文写作的影响。
本实验在上海某211大学2015年入学的82名英语专业学生中进行,实验时间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这些学生就读二年级时。选择这段时间进行实验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在此时间段内,受试学生因要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四级的考试,学习积极性高涨,非常乐于与老师配合,期望能较快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成绩,这显然对实验的开展非常有利。二是在这个学期,学生开始上相配套的英语散文阅读课程。这门课程的阅读材料主要以说明文和议论文为主,此类语料的阅读输入对于学生把握篇章结构安排、确定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有条理的说明分析和论证有所影响,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向学生明确每篇文章的阅读目的并布置阅读任务。阅读的目的和任务共有三个:(1)积累语料。要求学生对阅读中遇到的地道的语言表达和句式进行总结,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库。(2)积累素材。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打造自己的素材库,以便在写作论证过程中能运用积累的素材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此外,教师还要求学生在课后阅读www.procon.org这个网站上的多种观点,增加阅读素材的输入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训练学生的说理论证能力。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注意分析文章提出的观点、采用的论据、采取的论证方式,分析论证过程是否合理等等。然后,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出文章的概要,锻炼提取观点以及转述的能力。简而言之,此实验旨在将阅读讲解和篇章写作相结合,检测读写结合对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
根据实验设计,我们对学生进行两次当堂写作能力测试:前测试和后测试。前测试的时间安排在学期第二周,后测试的时间安排在学期的第十一周。两次测试的要求相同:要求学生在35分钟之内完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两次作文的要求和难度相同,均属于英语专业四级作文。每次测试结束后都邀请两名资深的老师进行评阅,评阅出每篇作文的总分、每篇作文的论证和分析部分的得分以及每篇作文的语言得分。为计算方便,各部分均以100分为满分。同一份试卷经两位老师评阅,评阅老师均无法得知每篇作文的写作者,也不知道另一老师给出的评分,最后得分为两位评分者各自给出分数的平均数。
我们将三部分的前测试和后测试的分数用SPSS15软件进行处理,进行成对样本检验,检测学生写作能力的变化差异。本研究的重点是考察读写结合是否能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论证和思辨能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版)明确提出了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抽象思维的发展是评价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维度。[6]文秋芳和刘润清基于大学生英语议论文的语料分析,提出了英语专业学生抽象思维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7]。本实验借鉴了他们的抽象思维评价模式,在每篇作文的论证和分析部分,依据“文章切题性”、“论点明确性”、“篇章连贯性”与“说理透彻性”四个参数对作文进行评价。每项参数满分为25分,共100分。
成对样本检验的结果用三张表格显示。第一张表是成对样本统计量的基本统计分析,包含均值、样本数、标准差和标准误,其中对比1是学生前测试作文总分和后测试作文总分的对比;对比2是学生前测试作文论证部分的得分和后测试作文论证部分的得分的对比,对比3是学生前测试作文语言方面的得分和后测试作文语言方面得分的对比。
表1中的数据显示学生的后测试作文成绩与前测试作文成绩相比有很大提高,写作平均总分增加了7.79,写作论证部分的平均分增加了11.68,学生语言表达的平均分则增加了6.04。我们注意到由于教师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中注重指导论证的各种方法和论据的收集,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对阅读材料以及学生自己撰写的文章在发展逻辑方面进行讨论,学生的论证能力提高最快。另外,由于学生积极准备四级考试,在这期间努力和老师配合,在阅读中积极收集和记忆大量常用的地道表达,在语言表达方面也有所提高。当然,语言表达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也解释了学生语言的分数不如论证的增加幅度那么大。
表1 成对样本统计量
表2是成对样本t检验,含均值的检验结果、置信区间95%的上限和下限等。成对样本检验结果,双侧显著性为0,符合p<0.05,显示两次测试的均值的差异非常显著,即学生前测试总分和后测试总分、前测试论证和后测试论证、前测试语言和后测试语言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证实学生的写作分数变化非常显著。在评阅学生的两次作文时,我们注意到较多学生通过读与写的结合教学初步掌握了各种常用论证方法,写完一句句子后知道如何进一步写下去了,在写作中也开始注意文章的逻辑性和论据的充实性了。语言表达方面也有一定的进步。这应该归功于教师在读写教学中指导学生对阅读素材和语言表达进行一定积累,保持对论证和逻辑的关注。
表2 成对样本t检验
表3是成对样本的相关系数,表3显示总分、论证和语言的sig值分别为0.255,0.513和0.945,未达到小于或等于0.05的显著性水平。所以前测试总分与后测试总分、前测试论证与后测试论证、前测试语言与后测试语言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关联。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和学生在两次测试中的身体状态、对题目的熟悉程度等因素相关,这也是未来研究有待探讨的问题。
表3 成对样本的相关系数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输入和输出的两个理论,通过教学实验来探索读写结合对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英语作文写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读写模式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因此,我们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表达和论证素材,学习写作论证方法,注意行文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并通过写作与习作讨论帮助学生写出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富有逻辑性、条理性以及语言通顺流畅的文章。
[1] 刘伟,郭海云.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外语界,2006,(3):14-18.
[2] 谢薇娜.谈阅读与写作的交融性[J].外语教学,1994,(4):50-51.
[3] 徐昉.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143.
[4] Krashen, S. D.TheInputHypothesis:IssuesandImplications[M]. London: Longman, 1985:2.
[5] Swain, 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 In S. Gass & C.Madden (eds.).Input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C].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1985:235-253.
[6]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 文秋芳,刘润清.从英语议论文分析大学生抽象思维特点[J].外国语,2006,(2):49-58.
2017-02-11
郭奕奕(1965—),女,广东潮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和教学法。E-mail:yiyiguo3@dhu.edu.cn 唐毅(1967—),女,四川遂宁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阅读教学研究、文学研究和翻译研究。E-mail:ytang@dhu.edu.cn 曾淑芳(1966—),女,江西吉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和心理语言学。E-mail:sfzeng@dhu.edu.cn
H31
A
1009-9034(2017)01-0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