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华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向塘分院 (江西 南昌 330201)
下肢关节持续被动活动训练器对骨科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罗文华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向塘分院 (江西 南昌 330201)
目的:研究下肢关节持续被动活动训练器(CPM机)对骨科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
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骨科患者1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锻炼恢复,治疗组在常规锻炼恢复的基础上,联合采用CPM机进行功能恢复,周期为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治疗组治疗优良率为95.12%,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86.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下肢水肿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术后患者采用CPM机进行关节功能恢复锻炼,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疼痛感,从而使患者的关节功能更快恢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骨科术后患者 CPM机 关节功能锻炼 影响
下肢关节持续被动活动训练器(CPM机)的主要设计原理为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理论,是对传统功能训练的改良,通过持续的被动运动增加关节的康复运动功能。并且可以通过人体自然运动的模拟,使患者获得最接近实际运动的代偿活动[1]。该训练器目前在医院骨科患者术后恢复中具有较多的应用,具有安全性高、痛苦小,骨骼活动范围大等优势。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一活动器的作用,文章将其与常规康复训练进行对比,并将效果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骨科患者1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2例。其中男71例,女93例,年龄20~64岁,平均(48.4±9.7)岁。其中股骨颈骨折41例,股骨干骨折32例,膝关节骨折2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4例,胫腓骨骨折12例;所有患者均行人工全髋关节手术。排除标准,对CPM训练者具有不良反应的患者、开放性骨折、严重感染患者予以排除。将本次收治的164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2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的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下肢训练器的使用方法。①打开电源启动开关,绿色开关灯亮,启动仪器,正确设置程序,起始角度以行走范围;②将起始角度调节好,要求可以自由旋转0˚~110˚,打开20˚,则LED 20˚指示灯亮,用同样的方式调整终止角,确定仪器的选旋转范围。运行过程中LED光标指示灯可以随时发生变化并且正确显示位置,角度调整应在任何条件下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尽量在停机状态下进行;③开关的控制,手握手控鼠标开关,按住左档“s”,仪器支架停运。再按一次,支架将继续运行。同时仪器上从左到右设置有速度逐渐增大按钮,要求可以自动调节或者护士指导下进行调节。启动前,速度应为最低,启动后可以适当加快,结束下也应逐渐降低。调整仪器状态,防止框架等随意活动,导致受伤或不必要的麻烦。康复训练完毕,关闭电源。
1.2.2 观察与护理。①组织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到康复训练的作用,功能训练前要求护士指导患者康复流程,提高患者信息。了解相关知识,并且了解可能出现的不良症状,医院能够给予及时的防治和处理措施,消除患者的顾虑。在不影响固定的情况下,要加快肢肌肉、关节和韧带,肌腱的受损训练;②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制定锻炼计划,并且随时观察患者的表现,在不影响的患者行动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训练调整。根据患者的症状程度设置,对早期患者,骨折发生未超过半月的,局部肿胀明显,骨折愈合不佳,可以受外固定的限制妨碍了患肢和关节的活动。应固定肢体肌肉的等长收缩,每次5 min~20 min,次数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而定。活动范围是在外固定之外的肢体末端关节,骨折部位上下关节不能活动,其他部位关节可以进行训练。进入中期阶段就可以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中期:中期定位为骨折发生后2周,可进行上下关节的康复训练。进入晚期,则骨骼的康复程度较好,此时应以康复+治疗的方式进行训练,重点攻克患者的肌力、挛缩以及关节疼痛等问题,需要借助器械进行练习。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随时的指导,制定活动时间、范围以及强度,保证每天的运动量,如每日2次,每次活动0.5 h。
两组患者进行4周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住院时间、下肢水肿消退时间以及关节活动度。1.4疗效评价标准[2]
疗效评价标准分为4级,痊愈:患者骨关节外观良好,关节可以正常活动,无疼痛;显效:患者关节活动度>80˚,无明显的损伤痕迹,但是有轻微疼痛;有效:患者关节活动度为50˚~79˚,治疗后会时常出现疼痛,但是关节功能可见恢复;差:患者骨关节不能活动或者活动范围小于<50˚,功能未恢复,疼痛明显。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为t检验;数据以百分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比较 (d)
表2. 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疼痛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下肢水肿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治疗组治疗优良率为95.12%,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86.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骨科术后患者使用CPM机器进行康复训练可以降低关节黏连的可能性,并且使患者的骨骼恢复速度提高。可以用于下肢关节固定术后康复训练,另外对于脑血管后遗症及高位截瘫患者均可以使用CPM进行功能锻炼[3]但是对于感染严重,下肢关节松解术等情况不适用。可以实现对下肢的持续牵引久。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康复训练对于骨折患者是重要的,早期治疗时忽视康复训练,强度患者卧床休息,因此错过了最佳康复时期,导致患者的股中间肌和股骨骨折端纤维性粘连严重,容易出现一定程度的肌肉萎缩,髌骨活动范围缩小;近年来骨科术后康复训练得到认可,CPM机器开始应用于临床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4]。故骨折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对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使用CPM机期间,需要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配合抬腿、伸膝等运动,保证运动和康复训练的灵活性。在CPM机前,需要保证固定带的的稳定,如训练过程中固定带松动将导致患者与机器之间分离,影响整体训练效果[5]。锻炼时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先从小角度开始,短时间开始,逐渐增大角度,并正确控制活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优良率为95.12%,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86.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患者在疼痛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下肢水肿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CPM机对于骨骼术后患者的康复上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通过不同程度的训练来逐步完善患者的肌肉、关节,韧带活动度。提高血液循环程度,缩短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CPM机在骨科手术后患者的康复上具有积极作用,不仅降低了治疗时间,缓解了疼痛,还使患者的适应性更强,并且在基本操作上较为简单,应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1] 陆廷仁.骨科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5-176.
[2] 尹悦民.CPM机在膝关节镜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3(10):61-62.
[3] 邹科慧,汤六凤,黄秋兰,等.CPM机在骨科术后关节功能锻炼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0,29(12):80.
[4] 郁晓菊.CPM机在老年人股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1,24(3):461-462.
[5] 李霞,刘慧敏.多功能下肢康复器-CPM 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08,5(11):52-53.
1006-6586(2017)18-0107-02
R687.4
A
201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