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明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借助多媒体实施教学和基于教材提出问题这四个方面入手,探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6-0003-01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多过师生互动,教师对学生的成绩关注过多,采用题海战术训练学生,并把考试成绩作为重要的教学评价指标。虽然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但迫于升学压力,很多教师仍采用上述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无法得到提高,在课堂上跟着教师的节奏学习,形成依赖心理,缺乏学习自主性。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阻碍。创造思维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者想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必须让学生在学习中采用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变通,进行深入的自主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敏锐的观察力是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学生能否透过现象发现本质问题,直接关系着其创新能力的形成。教师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顺应新课标的教育要求,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并在思考中探索出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比如,讲解“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先讲解同一个空间内两个平面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学生通过探究会对位置关系进行总结,从而得出“面和面有平行和相交两种位置关系”的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须急于纠正学生的答案,而是让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如“除了这两种关系,面和面之间还存在其他关系吗”。通过思考,有学生说出了“重合”这一答案,而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得出答案会产生成就感。最后,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让他们了解探究面面关系就是在不考虑重合的前提下进行的。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巧妙设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立足于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进行设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比如,讲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研究垂直定理,然后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定理,而不是直接解释定理的含义。可列出题目:直线a垂直于平面α,直线b平行于平面α,那么直线a、b的关系是什么?有的学生认为垂直和平行都有可能,有的学生认为无法判断,而有的学生通过画图证明a和b是垂直关系。无论哪种答案,都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得来的。这时,教师可对定理进行详细解释,听过教师的讲解后,学生就会判断出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这样的过程,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三、借助多媒体实施教学
通常学生都很喜欢模仿教师,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影响,学生会从教师的创新思想中获得经验,然后再运用到自己的思维习惯中,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途径。如今,很多教师都使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这不仅是教学模式的转变,更是实现师生互动的有效途径。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比如,学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时,因为空间几何的内容较为抽象,很多学生无法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图像。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展示功能,利用视频让学生看清楚几何图形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讲解,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间几何这一教学难点。另外,除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也可以利用它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进行知识内化。很多学生已学会通过网络查找学习资料,解决学习困惑,使得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升。
四、基于教材进行合理设问
质疑是学生产生求知欲望的起点,也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教学中的设问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联系生活探索数学知识的意识,也是学生进行创新性学習的基础。比如,教授“统计”时,教师可以列举全国人口普查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普查和调查的区别,进而认识统计的价值。比如,在“全国高中生身高调查”“全国中学生视力调查”等活动中,如果采取普查形式就会遇到很多问题,所以应该选择抽样调查。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统计人口数量时,为什么要普查而不是调查呢?”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弄清楚了调查和普查的适用范围,最后成功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这种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结束语
高中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等特点,如果沿用初中阶段的教学策略是不合理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发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获得满足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学习,从而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佳.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1).
[2]杨春茹.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