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月++陈春霞
摘 要:归有光的散文被称为“明文第一”,而《项脊轩志》是他的一篇名作。读者在解读这篇散文时,往往被归有光词短意长的真挚情感所打动,同时也感慨于这篇作品所表达的人生志向。笔者搜集了众多学者和语文教师研究《项脊轩志》的成果,拟从主题、写作特点和教学设计三個角度,对学界的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同时给出语文教师在设计《项脊轩志》时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项脊轩志》 主题 写作特点 教学建议
归有光被称为“今之欧阳修”,他的散文被后人称为“明文第一”。而《项脊轩志》作为归有光的散文名篇,无论是作品本身表达的情感,还是行文过程中所采用的艺术手法,都令古往今来的学者对其赞赏有加,因此长时间地被纳入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作为经典作品,《项脊轩志》的文章主旨与艺术特色具有复杂性,本文将从主题、写作特点和教学设计三个方面对学界的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并就该篇作品的教学设计提出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项脊轩志》主题研究
据田干生考证,《项脊轩志》的正文部分(“余既为此志”以上若干内容)写于作者18岁时,恰处于他到项脊轩读书(15岁)至考中秀才(20岁)之间。补记部分(“余既为此志”以下若干内容)写妻子魏氏,是在写了正文十三年以后才续写的,也就是说它作于1536年,其时归有光31岁。[1]由于文章分两个时间段完成,因此,在目前所见的研究成果中,对本文主题的解读是丰富而多层次的,总的来看包括:借项脊轩串起与之有关的家常琐事,表达怀念之情;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复兴家业、光宗耀祖的人生志向三个方面。
(一)借项脊轩串起与之有关的家常琐事,表达怀念之情
黄犁洲在《张节母叶孺人墓志铭》中提到:“余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来事无巨细,惟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2]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篇抒情散文是通过对项脊轩前后的变化和几件小事的描述,写出了亲人对自己的关怀和自己对他们的怀念。[3]也是一篇作者借一间狭小的旧屋而贯穿起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兴衰情、功业情等诸多复杂情感的作品。[4]
(二)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
清人梅曾亮总结本文是“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项脊轩志》即事抒情,真切感人,以“百年老屋”项脊轩的几经兴废,穿插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回忆,抒发了人亡物在、世事沧桑的感触。[5]同时将自己所遇到的归家三代“多可悲”的故事,放在“百年老屋”的历史背景下来表述,就使得归家三代的凄凉非同一般,三代的艰难苦痛别有一番深意。[6]而还有研究者认为归有光“居于此,多可喜”,不过是苦中作乐,是大悲中的自我安慰之喜,并指出《项脊轩志》中贯穿全文的是衰败之悲、身世之悲、抑郁之悲和孤独之悲,悲甚大矣。[7]
(三)表达复兴家业、光宗耀祖的人生志向
张延昭的《从科举角度解读<项脊轩志>》一文中认为:《项脊轩志》是一篇和科举及八股文有着密切联系的文章。因归有光作《项脊轩志》时,面对着衰微的归氏一门,回想早逝的母亲,又忆及祖母生前的嘱托,心中感慨万千。他所写的这篇散文就是为了表达他努力奋斗,重振归氏门庭的志向![8]文章正文部分写破败小屋,激励振兴家邦之志;诸父异爨,催发学兴邦知礼之愿;妪忆母亲,砥砺承继母志之心;大母持笏,激发承担入仕救邦之情;遭火不焚,强化进阶登室之念;补记忆妻,激奋孜孜不懈之毅。这五个片段,结合《震川先生集》中相关的文献来看,项脊轩只是作者借以言志之表,贯穿全篇的是重振家业的思想。[9]在面临科举考试的背景之下,可以在字里行间隐藏捕捉作者复杂的情感,因此,把《项脊轩志》的主旨还原为“托物言志”,即借助项脊轩来抒发自己勤学苦读的远大抱负。[10]
二、《项脊轩志》写作特点研究
《项脊轩志》以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行文角度为人们所称赞。目前所见研究成果中,对《项脊轩志》艺术手法的研究也大多集中于这两点。
(一)高超的艺术技巧
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在行文自然、情辞清丽。明人王世贞在《归太仆赞序》中称:“先生于古文词,虽出之自《史》《汉》,而大较折衷于昌黎、庐陵。当其所得意沛如也,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超然当名家矣。”[11]这是他对归有光文章的至高赞美。王世贞作为“后七子”的主将,他认为归有光在写文章的时候飘飘洒洒,毫无雕饰却自有一派风味。清人方苞更有“其发于亲旧及人微而语无忌者,盖多近古之文。至事关天属其尤善者,不俟修饰,而情辞并得,使览者恻然有隐,其气韵盖得之子长,故能取法于欧、曾而少更其形貌耳”的赞词。[12]他认为归有光的文章通过平淡流露的情感而感人至深。唐时升在《太仆寺寺丞归公墓志铭》说:“先生于书无所不通,然其大指,必取衷《六经》,而好太史公书。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嗟叹之,淫泆之,自不能已已。”[13]
鉴于前人对《项脊轩志》的研究,后人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罗亚熊提出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运用白描的典型篇,归有光在作品中不用富丽堂皇的词藻、繁琐的铺陈,而是抓住融有感情色彩的事物的本质和特征,运用最简炼的笔墨描绘出一种场面,或绘画出一种渲染气氛的景色,从而给读者一种生动、形象、内涵丰富的艺术感受。[14]从语言特色来看,郑荣馨认为《项脊轩志》的语言于简炼中见准确、于细腻中见清淡、于变化中见自然,表现出了内在的朴素美。[15]而许炜认为《项脊轩志》的语言不仅表现在质朴美、还有含蓄美、音乐美、以此进入由语言创造的美的世界,能够深刻领会人物性格、场景和意境等形象的意蕴。[16]还有学者指出《项脊轩志》的句式取法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散骈相间形成句式参差之美;前后呼应形成文脉贯通之美;细节连缀形成情感流转之美。[17]从用词的角度来说,《项脊轩志》篇幅不长,总共运用了六个双叠词,且意味浓郁,透过这些“绘声绘色,形神兼备”的叠词,一位面对家道日渐衰落知识分子形象展现无遗,也把思念亲人的情思表露了出来。[18]
(二)独特的行文角度
林纾曾评述《项脊轩志》:“余读震川之文,一往情深,每以二三事见之,使人欲涕。”[19]归有光抓住了看似平常,实则感人肺腑的细节,运用传神之笔,使悲苦而香甜的母爱、细腻而厚重的祖母之爱、温馨而清凉的夫妻之爱躍然纸上。正是这些逼真的家庭琐事传达出亲人间的真情,让人读来哀婉悱恻。[20]还有学者提出,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将平凡之事赋予了不平凡的意义,运用直述、转述、回忆、追忆的形式,将“一间屋,三代情”真切地流淌于笔端,虽事细,却情深。[21]也有学者从美学角度指出,《项脊轩志》的细节美的描写具有精练美、情韵美和诗意美。细节描写的精练美表现在叙事细节精练和写人细节精练;细节描写的情韵美表现在言语细节吐真情、动作细节含深情和神色细节传浓情;细节描写的诗意美体现在意境的营造与意象的选择。因此,《项脊轩志》是一篇凄婉动人、美在细节的抒情散文。归有光的这篇不朽之作还表现在,抒情的笔调是通过写景、叙事、写人的相互融合,看不出文章的刻意修饰,却有它精致的修饰。[23]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新的角度对《项脊轩志》进行了研究。胡才众从对比艺术的角度分析,他认为《项脊轩志》独特的对比艺术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对比之中运用对比;二是显性的叙述中包含着隐性的对比。作者运用独特的对比手法,借助一座项脊轩把这些记忆的碎片完全串联起来。[24]刘宏图从留白艺术的角度出发,他认为大音稀声,大爱无言,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由景及人、由果及因、由表及里、由静及变、由此及彼、由物及情,是一篇巧妙利用空白艺术的典范作品。[25]孙文辉从冰山艺术的角度考察《项脊轩志》诸种细节背后所省略或淡化的“实体经验”。他认为项脊轩里的人事若放在一个家庭成员健全的语境里,极易被熟视而无睹;而一旦将其置于“死亡”的经验底座上,碎片所蕴含的生存意义便被充分照亮。[26]
三、《项脊轩志》教学研究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项脊轩志》时遵循的教学模式。但是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不再循规蹈矩地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进行大胆尝试,在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有所创新。
“知人论世”是文言文散文的一般阅读方法,有教师尝试三次介绍作者串起教学环节,从文章的语言出发品悟情感,理解归有光是一个在哀乐中前行的失意书生。[27]这个教学案例用归有光的生平遭遇、文学成就、解说亲情三个主片段构架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逐渐理解作者,走进文本,进而领悟作者的情感内涵。
字词的解决也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部分,童志斌在执教《项脊轩志》时有意识地将“言”和“文”融合在一起,并且各有强调,以“含义”一词引入文章的言语,以“含意”一词引入文章的意蕴,在语境中理解字词语义,由字词“细读”把握文本内涵。[28]这种教学方式既解决了文本中的疑难字词,同时梳理了文本结构,真正做到了“言文并重”。
《项脊轩志》教学重难点是学习作者如何选取生活琐事、抓住生活细节表现人物形象以抒发感情的写作手法,并理解作者的深挚情感与人生志向。林燕芝的做法是以文中的人物细节描写为切入点,指导学生重点阅读分析、鉴赏文中描写人物的有关细节。[29]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教学,这个案例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的结合,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这点上,贾铖虎的从文体特征以及行文的情感线索出发,依托就物论物、由物及人两个板块解析归有光的写作特点,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30]此外,有教师从育人的角度考虑,在执教的过程中收集和整理学生的问题,只教学生的质疑点。在教学时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索项脊轩的环境,后设契机,因“言”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喜”与“悲”,最后巧搭支架,引被删除的部分,感悟作者的人生志向。[31]这个教学设计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目的出发,体现了语文的育人价值。既强调作品的“原生价值”,也就是文本的信息价值,也重视了本文的育人价值,即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家族逝去荣耀的叹惋。
(二)主线法
鉴于梅曾亮提出的“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大多数教师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为主线和切点,思考“可喜”什么,“可悲”什么,进一步感知文本文意和作者情感。而童志斌在讲解时,以“室”和“轩”的区别性名称为线索,重点讨论书房被称为“轩”时,这里发生的“可喜、可悲”之事,感悟青年归有光的心态和中年归有光的心态,从而体味归有光对于书房的情感和表达的内在主旨。[32]这种教学方式围绕一个关键的“点”展开,并使之成为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主线,有利于学生体悟文本主旨。
(三)自主、合作探究法
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成为促进国内课堂改革的契机,倪培艳运用这种技术设计了《项脊轩志》的学生自主学习学案,通过文学朗读、微课制作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3]这种教学方式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导致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个人魅力缺失,同时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欠缺。
(四)读写结合教学法
读写结合法也是近年来一线教师努力靠近的一种教学方式。读的环节层层递进,一读正音,要求读准字音,字正腔圆;二读通义,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落实文言文基础知识;三读晓情,通过诵读,将《项脊轩志》中的祖孙情、母子情和夫妻情溶于声音中,触发对于文本的理解;四读品韵,切要涵咏,细嚼慢咽,体味兰、桂、竹的情韵。写作方面的核心就是以情感生成为基础,再通从内到外、由句到段进行作文训练,让学生通过读一读《项脊轩志》中的句段,再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写一写,以求达到读写相为促进、情智共生。[34]这种教学的形式既能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也能提高学生写作技能,但是过多地强调读与写,教师不采取语言信息的指导,这可能会淡化对文本的解读,对文章主旨的体味仅停留在表面,“读”与“写”反而做不到相得益彰。
四、教学建议
鉴于《项脊轩志》的主题多重且写作的艺术手法巧妙精思,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时应大量搜集归有光的文集,通过“知人论世”解读作者文本。
(一)抓住关键词语,仔细品味
1.例如在描写母亲时,作者用“以指”“儿寒乎?欲食乎?”看似平淡,却有深意;描写祖母时作者只引用了祖母说过的三句话,其寓意深远。
2.补充留白之意。例如写诸父分家时用的“异爨”,以及描述庭院的空间变化时,记叙了篱笆到墙的过程,体味作者暗含的振兴家族的志向;写到妻子时,归有光引用妻子妹妹的话语,以及文章结尾时以“婷婷如盖”的枇杷树暗含的未语之言。
3.作者行文时通过三次改变对“南阁子”的称呼,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波动。
(二)结合背景,品味作者志向
1.引入《震川先生集》中的《先妣事略》《请敕命事略》《家谱记》《归氏世谱后》,通过知人,然后论世,体会作者在《项脊轩志》中自始至终贯穿的振兴家业、科举及第的人生理想。
2.《项脊轩志》是篇节选文,这个前提是需要对学生进行说明的。同时在讲解文本时加入编者删除的部分,即:项脊生曰部分,从而更深层次地了解作者的宏大志向。
3.通过简介归有光写作背景,明确文章行文的两个阶段,体味作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情感表达的方式。
4.设计教学和解读文本时应渗透归有光的人生志向,当然,对于文章中情感的表达并不是弃之不顾,可以说,在人生的而这条道路上,归有光的亲情依托和人生志向是殊途同归的,同时伴随着归有光的一生。
本文基于众多学者与教师对《项脊轩志》的研究现状,以及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建议教师在设计文本《项脊轩志》时应注重“言文并重”“知人论世”。这种方式既能实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高中语文文言文课程目标,也能为教学服务,使学生对文本的体味更加深刻。
注释:
[1]田干生:《<项脊轩志>的写作时间及主题考辨》,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2]黄宗羲:《张节母叶孺人墓志铭》,转引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3]林旭芳:《情到深处归平淡 平淡之中见至情——从<项脊轩志>看归有光其人其文》,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4]刘祥:《<项脊轩志>抒情方式解读》,语文建设,2013年,第13期。
[5]高卫红:《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重读归有光<项脊杆志>》,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6]曹经纬:《<项脊轩志>里的“百年老屋”》,语文知识,2016年,第1期。
[7]薛冰:《偃仰嘯歌皆悲声——<项脊轩志>主题思想分析》,中国校园文学,2012年,第5期。
[8]张延昭:《从科举角度解读<项脊轩志>》,语文学习,2009年,第362页。
[9]袁菊:《从家世名作欣赏背景中揆察思想内核——<项脊轩志>教学的史料意识》,名作欣赏,2011年,第5期。
[10]满菊,许锡强:《是自我激励?还是自我愧疚?——<项脊轩志>文本构成辨别兼与郭天彪老师商榷》,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8期。
[11]王世贞:《归太仆赞》,转引自《中国古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6页。
[12]方苞:《书归震川文集后》,《方苞集》(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17页。
[13]唐时升:《太仆寺寺丞归公墓志铭》,《三易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793页。
[14]罗亚熊:《白描绘情似淡实美一谈<项脊轩志>的艺术特色》,丽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页。
[15]郑荣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谈<项脊轩志>的语言朴素美》,名作欣赏,1985年,第5期。
[16]许炜:《<项脊轩志>的语言特色初探》,读与写·教育学刊,2007年,第3期。
[17]李娜:《<项脊轩志>的语言美》,阅读与鉴赏,2011年,第7期。
[18]苏俊宝:《绘声绘色,形神兼备——谈<项脊轩志>中叠词的运用》,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2年,第8期。
[19]刘大櫆,吴德旋,林纾:《林纾论文偶记》,《初月楼古文绪论》,《春觉斋论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4页。
[20]张艳茹:《深情尽在细节中——谈<项脊轩志>的细节描写》,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年,第7期。
[21]陈宏宝:《<项脊轩志>细节传情艺术浅谈》,中学语文,2010年,第2期。
[22]张文颖:《<项脊轩志>的细节描写之美》,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3年,第4期。
[23]张玉琴:《浅论归有光<项脊轩志>的抒情特色》,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24]胡才众:《<项脊轩志>的对比艺术》,文学教育,2008年,第2期。
[25]刘宏图:《<项脊轩志>空白艺术教学设计》,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9年,第1期。
[26]孙文辉:《<项脊轩志>的“冰山”艺术》,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8期。
[27]周萌霞:《<项脊轩志>拓展教学案例》,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年,第8期。
[28]王荣生:《在语境中理解字词语义,由字词“细读”把握文本内涵—童志斌<项脊轩志>课堂教学研讨》,转引自《文言文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70页。
[29]林燕芝:《准教学切入点,提高教学实效性——教散文<项脊轩志>有感》,考试周刊,2012年,第24页。
[30]贾铖虎:《此“爱”绵绵无绝期—<项脊轩志>教学简案》,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第25期。
[31]童明辉:《发挥语文独特的育人价值——<项脊轩志>教学探究》,语文建设,2015年,第25期。
[32]童志斌:《室小乾坤大,方寸显真情——<项脊轩志>教学实录》,语文学习,2005年,第9期。
[33]倪培艳:《翻转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项脊轩志>实例分析》,现代交际,2014年,第10期。
[34]潘世流:《<项脊轩志>读写结合案例》,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年,第5期。
(李梦月,陈春霞 宁夏银川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7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