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依娜
摘 要:随着近年来国内兴起的小语种学习热潮,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德语课程,德语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大学阶段。从德国引进的教材《快乐德语》是目前国内中小学广泛使用的较为统一的德语教材。本文将教材分析专家Hermann Funk提出的教材分析标准作为理论基础,对此套教材从编排、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是否满足教学需要,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德语;教材分析;评价标准
一、引言
教材评估与分析是教学法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现阶段对德语教材的评价分析研究并不多,研究对象多是面向德语专业学生或德语等级考试的成人高等教育教材。2010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从德国康乃馨出版社引进并改编出版的《快乐德语》(Prima)是一套专门针对零基础青少年的德语学习教材,目标群体年龄为12-18岁。由于教学对象、教学要求都与以往的德语教材有一定差异,《快乐德语》在编写和内容的设置上必然会具有自己的特点。那么,该教材是具体通过哪些方式来满足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外语学习需要的呢?本文旨在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同时发现其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中小学在德语教材的选取上提供借鉴。
二、教材分析理论
在教学法中之所以要把教材分析列为一个研究重点,是因为教材编写与教学法研究成果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法研究成果影响着教材的编写;相反,教材作为教学思想的某种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又体现着教学法研究成果。①
教材分析在德国起步较早,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陆续有学者提出详细的教材评估标准。1977年出版的《曼海姆评估》(Mannheimer Gutachten)是德国第一本系统的有关德语教材评估与分析的著作。八十年代面世的另一部著作《语言协会评鉴》 (Das Gutachten des Sprachverbandes)则为针对外国人的德语培训班提供了评价标准。
进入21世纪以来,外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新的教材不断出现,教材评价标准也迎来了更新换代。Hermann Funk教授在2004年发表的《教材质量评估——一个方法上的建议》②一文中提出了12条教材评价标准:教材配套设备、教学大纲、教学机构的特点、听力、阅读、口语、写作、练习、语音语法、词汇、国情以及自我评价。Funk的评价标准较为全面,符合新时代德语教学要求。因此,本文以Funk的评价标准为基础,并按照常见的教材分析步骤分别从“外部”和“内部”对《快乐德语》教材进行分析。
三、教材分析实践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选取教材第一册作为内容和编排上的分析对象。在零基础教学中,教材第一册往往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也最具代表性。
1. 外部评价标准
1) 配套设备
《快乐德语》全套教材共五册,每册均配有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和练习册。学生用书和练习册配有CD光盘,包含课本及练习册中的听力课文和语音练习。从配套设备看来,该教材的多媒体支持手段比较单一,学生能获取的仅为音频材料;教师用书虽配有DVD,但也仅包括PDF格式的课堂指导和练习等,缺乏视听资源。对于年龄较小的学习群体,适当增加一些视频材料会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在配套光盘之外,书中给出了提供补充材料的网址,为康乃馨出版社的官网,全德语页面,学生显然没有能力自行浏览和获取资料。对于教师来说,网站上所能找到的与教材相关的教学内容也不够丰富。
学生用书为全彩印刷,丰富的插图是一大亮点。年龄较小的学习者难以保持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学习过程中与成人相比更易疲惫,用插图配合文字内容出现在教材中,一方面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另一方面也缓解了单一文字性内容带给学生的疲劳感。
2) 与欧标的匹配程度
教材是遵循“欧盟語言教学与评估共参框架”编写的,根据出版说明,学生学完一、二册可达到A1级,五册全部学完之后可达到B1水平,每一级别另配有试题集。但教材中缺乏关于欧标考试的针对性训练,从第一册看,整体内容偏简单。因此,对于单纯把德语作为二外或者兴趣拓展进行教学的班级,《快乐德语》可以大致满足教学需要,但是对于以考取欧标等级为目标的中德班来说,仅仅学习教材可能无法达到备考的效果。
3) 章节编排
《快乐德语》在每单元主题的选取上比较科学,贴近青少年日常生活,实用性强。第一册分为7个单元,主题依次是“相识”、“我的班级”、“动物”、“我上课的日子”、“爱好”、“我的家庭”、“这个多少钱”。每单元第一页为导学,主要以图片和关键词构成,并配有导学框“你要学这些”(Das lernst du),列出本单元将要学习的重要知识点。在单元结尾则是同样占一页篇幅的“你会这些”栏目(Das kannst du),对本课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回顾。三、四单元之间有一个“短间歇”(kleine Pause),第7单元结束后则有一个“长间歇”(groΒe Pause)。该部分为复习环节,包含漫画、语法游戏等富有趣味性的内容,让学生在复习的同时得到娱乐。总体来说,教材在章节的编排上比较合理,难度循序渐进,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明确,让师生都能一目了然。
2. 内部评价标准
1) 听说读写
由于教材面对的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且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德语的兴趣和热情,寓教于乐,所以教材的内容较为简单,更加贴近中小学生日常生活。考虑到低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在四项技能的训练上侧重有所不同,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
在听力方面,听力课文的设置有所欠缺。虽然前几课课文都是简单的短句对话,但是语速过快,而且对话之间没有停顿,不利于学生跟读。只有少数对话后设有针对重要句型的跟读练习。
口语方面的练习较多,形式丰富。许多口语练习以游戏的形式出现,且多为全班一起参与互动的游戏,比如学习数字时有“打电话”的练习,学习动物时有在全班征集喜欢的动物的练习等等,容易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调动课堂氛围。
2) 語音和语法
与多数引进版教材一样,《快乐德语》的原版没有语音训练,在引进时由国内学者配套编写了语音单元。与专业德语教材不同,这里的语音部分没有设计为涵盖所有语音音素,对每个音素逐个详细讲解的系统语音教材,而是重点突出了德语较为简单的拼读规则。语音练习回避了大量的语音规则描述,意在让学生在模仿和操练中自觉归纳出德语的语音特点。这种方式较为符合青少年认知语言的思维模式。
另外在后续的单元中也有延续的语音训练,包括长短音区分、变元音的发音等。为了便于理解,加深印象,还会配以图片。
语法在第一册中所占比重不大,仅仅包括最基本的冠词和名词、动词现在时变位、人称和物主代词、第四格等。在每一单元课文和练习中间会穿插橙色框标记的“开动脑筋”(Denk nach)栏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出现的语法现象。在单元结尾则设有本单元语法点的归纳总结。
另外,对于一些较抽象的语法同样采取配图的方式,更加生动直观。如在引入可分动词这一语法点时,可分前缀与动词之间设计成一把剪刀剪开的形式。然而此处的不足是动宾结构与可分动词一起出现,容易让学生产生混淆,不利于学生认识到两者的本质区别。可见,教材第一册在语法方面有些薄弱,虽然是出于对低龄学生理解能力的考虑,但是一些重要语法点讲解过于浅显和粗糙,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
3) 词汇
教材在每单元的最后按照出现顺序列出生词,并且通过字体区分只需要理解的单词和要求掌握用法的单词。在课本的最后另编有总的词汇表,以字母顺序排列,并在每个单词后标注出现的单元数与页数,方便学生查找。除此以外,生词常常以单词和图片匹配的形式在单元练习中出现,并且辅以音频,同时刺激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
4) 国情
教材中设计了绿色方框标记的“风土人情”(Land und Leute)栏目,介绍德语国家的国情知识。第一册中的国情知识大部分关于中学生学习生活。除此之外,教材中还穿插有对德国著名城市的展示,但是这部分内容相对较少。笔者认为教材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德语国家风景名胜方面的介绍。
另外,教材中较少涉及到跨文化交际内容,编者在引进时其实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近年来外语教学中的热点话题,为了符合时代潮流,教材应当带领学生去了解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中国人与德国人在思维方式、处事习惯上的不同,引导学生去思考,理解并接受这些差异,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5) 自我评价,学习方法与自学能力培养
教材有比较完善的自我评价体系,如上文提到过的“你会这些”栏目,处于每单元的结尾,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思考。
此外,教材是否具有足够的启发性,能带给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评价教材的一条重要标准。《快乐德语》每单元包含“如何学习”(Lernen lernen)环节,为学生提供学习德语的思路和窍门。比如在教授新知识点时常常采用英语与德语对照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们带来了学习思路上的启发:学生通过引导发现两种语言的相通性,在之后的学习中可以举一反三,有意识的通过联想英语来记忆德语。
不过,由于教材为全德语,许多练习的说明非常复杂,虽然在书后的附录中给出了练习要求的德汉对照表,但学生翻看查找起来不是很方便。还有一些关于关键知识点的小提示书中并没有给出中文解释,只能依赖教师进行提点。这给学生自学本教材造成了一定难度,许多练习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较好的发挥作用。
四、总结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快乐德语》教材在主题的选取、章节的编排和各项技能训练上都考虑到青少年学习者的特点,采用了多配图的排版,以听说为重,适合强调趣味性的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引进版对外德语教材,在改编上做的也比较成功,增加的语音部分与后续教学内容相辅相成,添加的生词表更加符合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当然,这套教材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1. 多媒体支持可以进一步完善,增添一些视频资料和便于师生利用的网络资源。
2. 听力的语速应放慢,特别是在作为起步阶段的第一册。最好能在正常语速播放第一遍之后增加句与句之间有停顿的版本,便于学生跟读。
3. 第一册语法点数量不多,在此基础上每个语法点的讲解可以更加细致,让学生真正通过理解来掌握语法规则,而不是靠死记硬背。
4. 在国情方面适当增加中德跨文化交际的内容。
5. 练习题目和学习贴士最好能中德对照,给学生创造自学的机会。
《快乐德语》自引进以来成为多数中小学使用的较为统一的德语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学德语教材良莠不齐、更换频繁的问题。期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为中小学德语教学者和教材编写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也希望未来能出现更多、更好的满足中小学外语德学需要的教材。
[注释]
①武陈:《德语教学中的教材评估与分析》。载:《陕西教育(高教)》,2015(1),第35页.
②Hermann Funk: Qualittsmerkmale von Lehrwerken prüfen - eine Verfahrenvorschlag. In: Babylonia, 2004(3): 41 - 4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德)金黛莎等:《快乐德语学生用书. 第1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武陈:《德语教学中的教材评估与分析》。载:《陕西教育(高教)》,2015(1).
[3]Hermann Funk: Qualittsmerkmale von Lehrwerken prüfen - eine Verfahrenvorschlag. In: Babylonia, 2004(3).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