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晶晶
摘 要:中考压力下,初三历史教学课堂一定会显得枯燥无味,学生提不起精神便不利于学习和复习。为此,本文详细探究了中考压力下初三历史教学的突围路径,以期为初三历史老师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中考;初三历史;路径;翻转课堂
一、中考压力下初三历史教学的突围路径
(一)用特色的开场白引起学生的兴趣
新课导入时如果为学生创建精彩且有趣的教学情境,一定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继而引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初三历史教学中有一课是讲述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如果老师一开始就照本宣课,势必会让课堂气氛瞬间变得枯燥,学生也会一开始就对这堂课没有兴趣,学习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探究性地对学生提问:谁看过电影《西线无战事》或者《偷袭珍珠港》?这种看似与课堂无关的提问能够直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相对于枯燥无味的课堂内容来说,学生当然更愿意探讨电影中的各种镜头,很容易让学生投入其中,讨论起来津津有味,这种带入方法使得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活泼,学习效率自然快速提高了。
(二)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因为中考历史考试涉猎的范围非常广泛,且涵盖内容特别多,而历史课程的安排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非常少,有的学校甚至一周只安排两到三节课,这样计算,一个学期的课程中,很有可能在节节必争的条件下也无法将历史课程的全部内容完全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此时,老师可以不用注重用一个课时上一节课的局限,可以将两到三节课的内容综合起来,用一个课时将其讲完,不必注重细枝末节的讲解,可以直接把每节内容的主线抽出来重点强调,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的培养。例如可以把《“解放者”的风采》《古老印度的抗争》这两部分内容放在《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这一节课中一起来讲解。具体的引入可以这样开始:18到19世纪世界资本慢慢发展和趋于成熟,这一时期也是近代社会非常动荡的时期,例如西方殖民主义的盲目扩张、亚非拉人民为反抗侵略而进行的各种斗争等,我们今天学习的19世纪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就包含在其中。以此自然而然地把两个课时的内容归纳在了一个课时里面,讲完以后可以让学生来讨论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又加深了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各个课时知识点的串联也直接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初三学生都非常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对于老师讲的内容一般会提出其他的看法,这时老师不必盲目强调尊师重道之理,可以适当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思考、讨论来探究出问题的答案。这种方法有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响应了新课改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课堂翻转过来,从以往的老师教变成现在的学生学。让学生把握学习的自主权,自主地对学习内容提出质疑,在问题的驱动下互相合作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理解互相协作的力量,同时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也提高了课堂氛围的活跃度,使得历史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对自我价值更加认可,从而有信心继续接下来的学习和实践。比如在学习《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这节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借助上网等方式来查询相关资料,学生很有可能发现课本以外更多的对于此课时的详细描述,比如如何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怎样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生产技术的成熟、自然科学正在进步等各种与之相关的内容,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查找出来的内容,让他们找到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这些说法,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一定会继续寻找相关事例进行佐证,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在学生探究式地学习告一段落以后,基本对工业革命的成果也很了解了,此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出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学生在分析时可能会发现蒸汽船和火车的发明,同时也使得环境造成了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等,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困难时更有成就感,对于他们自己发现的学习成果会记忆深刻,灵活运用,使得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四)合理调节枯燥的复习气氛
初三整个下学期全是复习相关的课程,让学生觉得异常枯燥。老师可以适当地采取一些办法,将复习氛围变得轻愉悦一点。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组,借鉴电视游戏节目的答题方式来引导学生答题。老师在各个选择题中加入复习的知识点和重难点,将其显示在电脑屏幕上,支持学生通过安检的方式来选择答案,在答案模棱两可时可以使用求助现场观众、行使剔除错误答案的权利、选择具有一定历史基礎的同学帮答等各种方法,最终答对题目多的组可以得到一些奖励。可能奖励不太珍贵,但是这种分组竞赛的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为了赢得胜利,他们一定会加倍投入到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中。
二、结论
中考压力下的初三历史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一定倍感枯燥和烦闷,对于初三历史老师来说可能也会束手无策,老师无法代替学生去考试和学习,却能够想方设法让学生的学习和复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只要初三历史老师勇于探索和发现,一定会在日常的枯燥教学中找出让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得老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有趣,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徐兴亮,让学生登上“历史”舞台——浅谈初中历史课堂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
[2]杨思伟,高中历史课堂之活力策略探微[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