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渗透德育的几点方法

2017-10-09 19:45赵冠玲
读写算·教研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科学课德育工作有机

赵冠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045-01

课程改革要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即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又体现时代的要求,使我们明确意识到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样是一大基本任务,而且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完善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促使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是中小学德育的根本目标,可见德育是一个直接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过程。怎样利用科学课教学帮助学生塑造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是我关心和研究的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认真的实验和探索,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下面就科学课与德育的有机结合,提出一些粗浅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在科学教学中必须充分运用这方面丰富生动的内容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同时,还要结合科学实验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二、紧扣教材,有机渗透

科学教学中进行德育,关键是渗透到当中,这中间贵在有意,重在有机。我们不主张“穿靴戴帽”式教育,也不同意認为讲了知识就等于进行了德育的观点。

我把科学课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课前总是认真备课,多角度思考,在备科学教材的同时,着手于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在备课的同时备德育工作,尽力做到德育与学科教育水乳交融,都尽可能触动学生的思维意识。

三、多种渠道,密切配合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渠道,科学竟赛、课外实验、参观访问等,也是进行德育的很好阵地。精心组织这些活动,就能做到知识教育和德育双丰收。

在科学教学中进行德育,要注意优化德育环境。在介绍某些内容时,可利用图表、挂图、教学电影,有时也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校内外结合进行。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师生的双向交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四、爱国爱民,增强自尊

结合所教内容,给学生重点介绍中国是世界上对化学工艺发明和使用最早的国家之一,许多发明创造对推进世界精神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是有卓越贡献的,这是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最好素材。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东汉蔡伦造纸术推广后,我国造纸工业已很发达,而欧洲人还在用非常厚重而又昂贵的羊皮作书写材料,他们为写一部《圣经》用了三百张羊皮。由于中国纸的发明,文化读物日益增多,文盲减少,文化科学才日益繁荣起来。黑火药也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恩格斯高度评价为:“火药和火器的应用,决不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是一种工业的,也是经济的进步。”黑火药的发明和运用,不仅具有实际意义,而且充实了化学理论。此外,我国的瓷器工艺,酿造技术,冶金技术都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在现代,我国的化学和科技都取得了伟大成就,随着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我国又成功地爆炸了氢弹,发射了洲际导弹和人造卫星。现在不仅能发射自己的卫星,而且还为其他国家发射卫星。这些都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实践证明,在科学教学中,爱国主义素材有机插入,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只要细心发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溶为一体,都可以让学生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教育作用,而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很好地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猜你喜欢
科学课德育工作有机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如何养一条有机鱼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