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越 陈文瑞 伍中信,2
(1.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2; 2.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财贸研究 2017.1
产权保护、二元计量与会计稳健性
曹 越1陈文瑞1伍中信1,2
(1.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2; 2.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会计在市场经济的良序运行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产权保护的有效性依赖于会计计量财产权利的准确性。以产权保护为逻辑起点,考察计量模式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发现:现代市场经济中实体产权和虚拟产权并存的“二元”产权结构决定了“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二元会计计量模式的形成。实体产权经济的最佳计量基础是历史成本,虚拟产权经济的最佳计量基础是公允价值。会计稳健性包括非条件稳健性和条件稳健性:前者适用于实体产权,与公允价值计量相背离;后者适用于实体产权和部分虚拟产权,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契合。就计量基础而言,历史成本与会计稳健性相契合,公允价值与非条件稳健性相背离但与条件稳健性相契合。
产权保护;历史成本;公允价值;会计稳健性
随着金融市场信用膨胀、金融工具创新泛化,实体经济被资本化、信用化和虚拟化,虚拟经济逐渐形成,规模日渐增大并与实体经济脱节。虚拟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虚拟经济的繁荣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广阔的融资渠道,使得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增强;同时,又使整个经济系统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产权经济(张维迎,2011;郭道扬,2004;曹越 等,2014)。市场中的商品交换,实际上是一种权利交易,正是权利的价值决定了商品的价值。会计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处于最基础、最重要和最具操作性的地位,是良序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
会计与产权紧密相连,两者在发展中彼此交叉、渗透而进步(伍中信 等,2006)。产权界定和产权保护是现代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曹越 等,2011),会计确认与计量规则提供了市场主体之间交易的财产权利分配规则。界定产权是保护产权的基础,而准确界定产权必然涉及到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计量是会计的核心(井尻雄士,1979)。如何选择恰当的计量属性是准确界定产权和有效保护产权的关键,而现行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对计量以及采用何种计量方法的指引十分有限。公允价值进入财务报表是财务会计不可避免的趋势,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选择(葛家澍,2009)。历史成本计量始于会计产生并沿用至今,而针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则发轫于20世纪初。Paton(1922)主张使用资产的市场价值而非资产的成本进行计量。Canning(1929)将经济学思维嵌入财务会计理论,主张依据期望收入(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对资产进行计价。1975年12月,FAS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下同)正式发布涉及公允价值的第12号准则《某些可交易证券的会计处理》。此后,学者逐步推进公允价值研究,集中体现在:一是通过实证方法关注公允价值对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如价值相关性(Eccher et al.,1996;Barth et al.,2001;Barlev et al.,2003;Danbolt et al.,2008)、风险相关性(Plantin et al.,2005)、可靠性(Khurana et al.,2003;庄学敏 等,2014)等方面;二是讨论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谢诗芬,2008;胡庭清 等,2011;Benston,2008;Leggett et al.,2015)。计量方式的选择决定了财务信息质量,而稳健性又是财务会计的重要信息质量特征。自证明稳健性的存在之后(Basu,1997),稳健性产生的原因 (Watts,2003)、稳健性的分类(Givoly et al.,2000;Beaver et al.,2005)、稳健性的计量(Beaver et al.,2000;Ball et al.,2005;Roychowdhury et al.,2007)、盈余稳健性(李增泉 等,2003;李远鹏 等,2005;毛新述 等,2008,2009)以及稳健性与企业行为(陈胜蓝 等,2007;罗斌元,2014;周玮 等,2015)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上述研究为本文奠定了重要基础,但鲜有文献讨论会计计量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财产权利与现代会计理论,以产权保护为逻辑主线,讨论二元产权经济结构的计量基础选择问题,并从条件稳健性与非条件稳健性两方面剖析计量基础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旨在挖掘二元计量与稳健性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以是否直接基于实物资产为标准,现代市场经济可以划分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大部分:实体经济是指商品销售、劳务提供涉及到的生产和流通等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是指以股票、期货、债券等衍生金融工具为载体的资本交易活动,它依附于实体经济而发展;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决定虚拟经济能否健康发展;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具有反作用,健康有序的虚拟经济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来源,助推实体经济持续增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相互配合是长期增长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是“产权经济”已成为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的广泛共识。产权是指围绕财产而内化的一系列权利束的总和,它包括人与物之间的经济权利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权利关系(伍中信 等,2007)。产权也是一种受益或受损的权利。市场经济的特征是一种商品交换经济,而商品交换的前提是必须拥有明晰的产权。商品交换过程实际上是交易双方让渡产权的过程,正是权利的价值决定了商品的价值。因此,市场经济本质上属于“产权经济”。鉴于“市场经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且“市场经济=产权经济”,所以“产权经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实体产权经济+虚拟产权经济”,即“产权=实体产权+虚拟产权”。由此形成“二元”产权结构。
虚拟经济的出现源于社会分工与技术的进步,其发展经历了闲置货币资本化、生息资本社会化、有价证券市场化、金融市场国际化和国际金融集成化五个阶段(成思危,1999)。在生产力低下、资源匮乏的早期原始社会人类的经济活动中,人类通过分工结成稳定的氏族公社,增强了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提高了生存能力。对自然的依赖及利用促使农牧业发展并分离成农业和畜牧业。工具的使用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手工业逐渐与农业分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Engels,1884)。交换的发展使贵金属成为占优势的货币商品,并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随着剩余产品逐渐增多,社会财富开始积累,此时社会经济形态属于典型的实体产权经济。生产力发展与生产技术进步使得人类征服自然和获取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铸币逐渐被纸币所取代,这成为实体财富虚拟化的又一新起点(崔祥龙,2014)。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形成了高度专业化和复杂协作的生产方式即机器大工业生产,这需要大量的灵活的运营资金,催生了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积累了大量社会剩余财富。存款、小范围流通的有价证券逐渐增多,虚拟产权经济开始萌芽与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再次强化了金融创新和经济全球化进程,虚拟产权经济在资本市场上的存量和增量不断增加、流速不断加快,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会计计量模式
从会计历史演进过程可以看出,无论是记录行为的产生,还是单式簿记向复式簿记的转变,都源于产权结构的变化及对产权保护的需要(曹越 等,2011)。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经济的转型引致产权结构的变化,会计制度也应做出相应调整。计量是会计的核心,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对于产权的界定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会计计量模式是对准则中起主导、基础地位计量基础的总称,可以分为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二元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财务会计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强调“成本”,反映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强调“价值”与“预期”,反映资产或负债现在和未来的预期价值;二元计量模式则是既采用历史成本又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两种计量模式并存。两种计量基础的主要差别在于对后续计量的处理: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在计量日一般不考虑资产或负债入账价值的变化,而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在计量日一般需要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资产或负债,并将重新计量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是一种复合的计量属性,若历史成本、现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的后续计量都可以反映计量日的市场价格,则属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反之则属于历史成本计量基础(曹越 等,2009)。会计的对象是产权价值运动(施先旺,2006),其异质性是选择计量模式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实体产权与虚拟产权具有不同的特点且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计量需求,探寻与实体产权和虚拟产权相匹配的计量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会计计量模式演进
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重要根源在于经济过度自由化导致必要的行业规范缺失,财务报表造假泛滥。1933年罗斯福新政给整个美国经济带来了转机:经济方面一改过去的自由放任,采用政府干预的政策;会计方面则在SEC的支持下,诞生了公认会计原则(GAAP),使得财务信息由无序走向规范。经济大萧条成为美国会计准则产生的导火线。GAAP重新确立了历史成本计量基础的主导地位。因为历史成本计量传递的信息是真实、客观的,相比胡佛时代的自由放任所带来的报表虚假以及审计失效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1938—1960年,历史成本计量一直是美国财务会计的主要计量属性,鲜有诟病。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处于高通胀时期,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一是历史成本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如物价变动显著时通货膨胀造成了虚盈实亏的假象;二是历史成本无法反映持有资产的利得,而资产的持有与占用变动是企业的重大决策,对监督和解除受托责任至关重要;三是历史成本仅提供历史财务信息(葛家澍,2009),难以提供面向现在和未来的有关企业经营业绩的预期,无法满足投资者决策的信息需求。于是,1978年FASB发布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号(SFAC No.1)《企业财务报告目标》,将会计的首要目标界定为决策有用,创造性地将财务报表发展成财务报告,提出了“财务报告=财务报表+报表附注+信息传递的其他手段”的报告形式(葛家澍,2003)。在财务报表“表内确认”的基础上将信息使用者关注的会计政策选择、或有事项报告、物价变动信息披露、石油天然气储备信息以及管理当局讨论与分析等内容通过“表外披露”(附注、报表注释、财务报表附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等)予以报告。这种“表内确认+表外披露”相结合的方法拓展了历史成本计量基础的应用空间,化解了利益相关者对历史成本的质疑。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金融创新使得衍生金融工具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证券市场投资者迫切需要会计提供反映企业现在和未来前景的财务信息。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主要是反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难以适应投资者着眼于现在和未来的信息需求,公允价值应运而生。FASB于1991年颁布财务会计准则第107号《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披露》(FAS 107),用于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外披露。公允价值正式引入表内确认并作为一种计量属性是FAS 115号准则《特定债权和权益证券的会计处理》。在经历安然事件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尽管公允价值引发质疑和反思,但美国SEC仍坚定地支持公允价值的使用并强化公允价值计量技术的可靠性。史实表明,过去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转变为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和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并存的二元计量模式,这是会计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调整。
(三)会计计量模式变迁的产权解释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稀缺资源的产权及其交换问题,核心是如何创建一套产权制度安排,使得资源配置效率最高。会计制度是产权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会计计量模式是会计制度的重要内容。会计制度的形成属于公共选择,是各利益集团之间博弈的结果。产权域秩序是不同的产权主体以其所投入的资源为依据而对分享产权界区内“价值流”和“权利流”的份额及比重进行冲突与协调的结果,是产权博弈过程中的动态均衡(伍中信 等,2007)。会计域秩序是针对产权域秩序中存量和增量财产权利的计量、反映及监督规则协调而成的一致意见(曹越 等,2013)。会计制度是会计域秩序中一致意见的制度化呈现。会计制度高度遵从会计域秩序,会计域秩序高度遵从产权域秩序,是会计准确界定产权和有效保护产权的必然要求。然而,产权域秩序是一种人类合作的自生自发的动态秩序,会计域秩序要实现对产权域秩序的高度遵从,须与产权域秩序保持同步调整,受限于一致意见的形成需要协调成本以及存在的时滞,会计域秩序偏离产权域秩序是一种常态,这是财务信息先天性失真的根源。会计域秩序受产权域秩序决定,也是一种自生自发的动态合作秩序。会计制度遵从会计域秩序的程度是判断会计制度有效性的重要标准:遵从度越高,会计制度越有效,个人收益率与组织收益率趋于一致,就越能促进生产性努力的增长;遵从度越低,会计制度越糟糕,个人收益率与组织收益率趋于分离,就越会引致分配性努力的泛滥。然而,会计制度的相对静止决定了其与会计域秩序的偏离在所难免,这是财务信息规则性失真的根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计制度就必须及时变迁以实现对会计域秩序和产权域秩序的高度遵从,确保有效性。
在会计诞生之初,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以其客观真实、可稽核、易操作等优点得到广泛运用。但经济环境变化引发的通货膨胀、金融创新使得“产权域秩序”率先发生变化,尽管会计域秩序会吸纳产权域秩序变化的信息,但调整必然滞后于“产权域秩序”。相对静止的特点使得会计制度偏离会计域秩序引致的“公共领域”不断扩大,引发分配性努力等寻租行为。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财务信息丧失相关性,减损了财务会计的信任功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成为弥补财务会计缺陷的必然选择,也是财务会计适应性变革的必然结果。公允价值进入表内确认是会计制度遵从会计域秩序和产权域秩序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会计制度有效性的恰当选择。尽管公允价值计量是面向现在和未来,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但是可靠性(如实反映)因为大量使用估计和判断引发计量的不确定性而遭受质疑。尽管如此,两种计量模式都有其优缺点,并存是一种理性选择,由此形成“二元计量”模式。如何协调两种计量模式是值得深思的重大课题。
实体产权与虚拟产权具有不同的特征,这决定了与其匹配的计量基础存在差异。厘清产权结构与计量模式的匹配原则,并合理修订现行会计制度,有助于充分发挥会计准确界定产权和有效保护产权的职能,使个人收益率接近于组织收益率,进而促进生产性努力的增长,助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下面将从个体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成本效益三个维度讨论实体产权与虚拟产权的计量模式匹配问题。
(一)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实体产权经济的最佳计量基础
实体产权经济主要指企业的经营性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具有主导性、基础性、稳定性的特点。这些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经营性资产具有稳定性,其使用、流转与处置均能有序进行,能够形成稳定预期,成为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基础。鉴于此,对实体资产的准确计量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现时的经济环境中与实体产权匹配的计量模式是什么?历史成本信息反映企业不可更改的事项(葛家澍,2011),具有以过去实际发生的交易为依据、计量结果客观稳定的特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是与实体产权经济匹配的计量基础,原因在于:
一是个体特征维度。历史成本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其计量结果是真实客观、可稽核的。在经济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市场无异常波动,企业中的实体产权价值稳定,这一特点也与历史成本计量基础的计量结果客观稳定不谋而合。由于实体产权具有基础性的特点,信息使用者希望看到报表稳定而非变动的数字与资产结构。实体产权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是企业核心业务和生产能力的象征,经营者只需考虑如何利用这些资产去创造利润而非通过出售资产获取利润。
二是质量特征维度。有用的财务信息必须具有相关性和如实反映的特征(para. 2.20)*本文的“para”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官方网站公布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征求意见稿》(截至2015年10月26日版,下文简称“征求意见稿”)的段落编号。para. 2.20指引用于《征求意见稿》编号为2.20的段落,下同。。相关性通过财务信息的预测价值(predictive value)和确认价值(confirmative value)来体现(para. 2.8)。虽然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基础无法提供直观的价值预测信息,但并不能据此否定其预测价值。财务报告设计旨在为信息使用者评估报告主体价值提供所需信息,并非以直接报告主体的价值为目的(para. 1.7),即财务信息本身不需要通过预测来获得预测价值。过去的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及资产的消耗中产生的信息可以被用作评估一个主体前景的投入需求、未来商品和服务供应中的现金流量或将要消耗的资产,因而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历史信息进行预测(para. 6.13)。如企业的经营性资产可划分为流动资产(如存货等)和长期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1)持有长期资产的目的主要是形成生产能力或满足正常的办公需求,并不直接贡献企业的现金流,对其按现行市价计量不能提供关于资产产生现金流的必要信息。但是,使用交易、资产消耗、资产减值、履行债务的相关信息却可以估算出企业现有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2)存货不能独立于其他资产,和存货有关的估值是通过过去的存货销售、销售成本及其它不断产生利润和损失的信息推断出来的,这些信息基于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存货能否顺利销售是有风险的,即使可以获得市场上同质或同类商品的报价,也无法从报价中反映销售环节存在的风险,更没有必要在每个计量日重新计量。即便采用公允价值在计量日重新计量,一般也不会改变企业管理层针对存货(实体产权)的投资决策。同时,通过以历史成本计量的收入和支出对先前的估计现金流或预测的利润产生反馈,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也具有确认价值。因此,按历史成本计量企业在用资产产生的损益比按公允价值计量资产产生的损益更具相关性和可理解性。如实反映的描述需要完整、中立和没有差错(para. 2.15)。历史成本计量以过去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为依据,其初始成本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因折旧摊销或减值进行调整,尽管这是一种估计,但其可以被清晰和精准地描述,同时估计程序的性质和局限性可以被解释,因而这种估计可以被认为是如实反映的。
三是成本效益维度。获取历史成本计量所需的信息简单、方便且易操作。据FAS 157《公允价值计量》可知,公允价值适用于拥有活跃有序交易市场、能够取得可观察的公开市场报价的资产。然而,多数企业经营性资产没有与之对应的有序交易的公开活跃市场。即便是资本市场成熟的发达国家,也仅有证券市场、期货市场才能称之为公开活跃市场,交易的标的物主要是金融产品,非金融产品很少。没有活跃市场的存在,即便寻求到同质或同类资产也无法获取公允报价。鉴于此,实体产权公允价值需要通过估值技术去获得:一方面,利用不可观察的输入参数获得估值势必要采用估值技术。对于某些资产而言,估值模型的复杂性和估值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使得同一资产的估值结果往往大相径庭,损害了财务会计的信任功能。即便是表外充分披露估值过程及参数选择,也会因为过于复杂而不符合财务报表具有可理解性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单个资产的估值过程往往忽视了资产之间的协同作用(para. 6.46)。另一方面,获得公允价值的过程应是一种市场参与者行为,而非特定参与者行为。但是,FAS 157规定第三级输入的最佳信息是特定主体所拥有的数据。因而,其他市场参与者无法验证估值结果的真实性与公允性,违背了“如实反映”的基本要求。即利用估值技术获取公允价值来计量实体产权的成本过于高昂,且无法满足“如实反映”的要求。综上所述,实体产权经济的最佳计量基础是历史成本。
(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虚拟产权经济的最佳计量基础
虚拟产权经济以高流动性、非稳定性和高风险为典型特征。虚拟产权是指以股票、期货、债券等衍生金融工具为形式的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高流动性表现在随着虚拟资本市场化、国际化、无纸化,虚拟产权经济在资本市场的流量与流速加快;非稳定性源于虚拟产权的虚拟性,虚拟产权是一种权利合同,其价值通过预期收益的大小及可靠程度决定,必须依赖于外界的资金交换才能维持相对稳定(成思危,1999),高流动性助推了非稳定性;市场的不确定性与复杂多变使得虚拟产权具有高风险性。高流动性和非稳定性加剧了虚拟产权面临的风险。虚拟产权经济主要包括会计学上的金融资产,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本文认为,虚拟产权经济的最佳计量基础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原因在于:
一是个体特征维度。公允价值的特点是以若干假设为基础、允许估计、根据市场变化而不断调整价格(葛家澍,2010)。公允价值是通过市场活动得到的定价,虚拟产权的高流动性使获得可观察的活跃市场中相同或同质资产、负债公开标价成为现实。在资本市场上,衍生金融工具的价格是由市场多方博弈而产生的结果,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因而虚拟产权经济的非稳定性与公允价值不谋而合。尽管风险难以观测,但是基于一系列假设、条件及模型获取的公允价值实际上包含了风险,公允价值的变动反映了市场变化和企业面临的风险,从而可以为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二是质量特征维度。相关性和如实反映是有用财务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相关财务信息是指能够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信息(para. 2.6)。公允价值强调“价值”与“预期”,是市场参与者依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针对某项资产或负债在未来期间的风险或现金流量的估计而产生的预测结果,具有预测价值;同时通过新的市场报价定期更新该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以确认利得和损失,即对之前的预测予以反馈与确认,具有确认价值(para. 6.28)。如衍生金融工具未来的现金流量和初始成本联系不够紧密,仅需投入少量资产后期便可获得巨大收益亦或巨大损失,其价值非成本和技术支撑而是由观念支撑的,即历史成本模式无法反映衍生金融工具包含的风险。相反,公允价值可以借助市场对风险的预估与判断预测并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提供与虚拟产权相关的财务信息。公允价值要求真实、公允,对虚拟产权价格变动带来的损益是平等、中立反映的,能够切实反映虚拟产权的风险。虚拟产权交易一般存在有序交易的公开活跃市场,通过第一二级估计*公允价值是一种估计价格,FASB在FAS157《公允价值计量》中提出三级估计。一级估计为:可观察的活跃市场中相同资产或负债的公开标价,如交易所的开盘价、收盘价和中间价,拍卖市场的出标价和投标价等,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的公开标价;二级估计为:所观察的活跃市场中的同类资产或负债的公开标价,应用时需进行必要的风险调整;三级估计为:由企业按不可观察的、自行输入的变量如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进行估计的价格。获取的报价(公允价值)可以得到合理验证,使得基于特定企业的第三级公允价值估计应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整体而言,公允价值可以如实反映虚拟产权。
三是成本效益维度。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能最大程度地呈现“已发生的经济真实”,最小程度地运用必不可少的“估计”(葛家澍,2009)。历史成本核算的是已发生的事实,显然获取真实、客观、可稽核的历史成本具有难度小、易操作的特征,成本最低。然而,运用历史成本计量虚拟产权时却无法及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市场参与者可能因无法识别其中的风险而做出逆向选择。因此,历史成本并不是虚拟产权计量的恰当选择。公允价值是一种估计价格,当经济运行稳定时,可观察的活跃市场是公开透明的。通过活跃市场的有序交易产生的公开报价获取公允价值也具有成本低、收益大的特点。当市场不活跃时,只能诉诸于第三级估计,该估计需要利用主体(企业)的输入值及估值技术(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市场法是指利用相同或类似的资产、负债或资产和负债组合的价格以及其他相关市场交易信息进行比较,得到两者的基本特征修正系数或基本特征差额,在参照物交易价格的基础上进行修正从而得到评估对象价值的一类方法;收益法是先计算被评估资产经济寿命期内预期收益并以适当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以此确定资产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成本法是指以评估基准日的现行价格重新购买或自行制造取得被估资产并使之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的全部成本及需承担的费用金额,是获得同样功能全新资产的全部投资额。)。企业只有在相关资产或负债不存在市场交易或者市场交易很少导致相关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一般为企业内部数据)来获取公允价值。利用第三级估计不可观察的收入值来获取虚拟产权公允价值的过程一般昂贵而复杂,主观性的增加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如实反映性,减损了财务会计的信任功能。因此,准则规定,在使用第三级估计时,为了获取相对客观的公允价值,报告主体应当采用多种估值技术,并对估值过程及结果的不确定性、合理性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予以披露。尽管采用第三级估计成本较高,但仍能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虚拟产权一般存在活跃市场,利用第三级估计的业务很少。因此,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虚拟产权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综上所述,虚拟产权经济的最佳计量基础是公允价值。
会计稳健性源于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早期为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制度安排,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它是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传统和原则,是一种“国际惯例”。FASB在2006年明确指出谨慎或稳健性不属于可取的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学术界对稳健性存废问题看法不一。为进一步分析计量模式选择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本文将会计稳健性划分为条件稳健性与非条件稳健性:前者源于委托代理关系,指企业确认好消息和坏消息时的非对称行为(即及时确认坏消息,不确认或延迟确认好消息),如计量日实体产权后续计量计提减值准备但不确认升值,条件稳健性的存在可以增进债务契约、报酬契约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进而引起利益相关者行为改变 (Ball et al., 2006);后者是应税收和管制需要而产生的,指在取得资产或发生负债时就决定后续会计处理方法,如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研究阶段的支出费用化、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等,这些方法的采用会使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市场价值,一定程度降低财务信息的有用性。条件稳健性又称事后稳健性,即当外部信息证实资产的价值发生改变时就需要调整其账面价值;非条件稳健性也称为事前稳健性,是指资产在取得之初就确定采用的会计方法,并未利用除该资产或负债以外的任何信息。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利用了外部信息。
(一)历史成本计量与会计稳健性
历史成本计量是以事实为基础,强调成本。当纯粹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资产的账面价值由初始确认到后续计量这段期间内是不会改变的。然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环境密切相关,产权关系日趋复杂,加之财务信息受税率、通货膨胀率、物价变动指数等影响,资产价值改变是客观存在的。为了有效反映和控制产权经济关系,弥补历史成本计量缺陷、抵消过度乐观估计,会计制度引入稳健性原则对历史成本财务信息进行修正,如减值测试等。稳健性原则的引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历史成本计量的缺陷,提高了历史成本计量的适应性效率,进而确立了自身在财务会计中的重要地位。可见,历史成本与会计稳健性是相互依存、相互契合的。非条件稳健性主要是通过会计制度的强制性规定做到不多计资产和收益同时不少计负债和费用。这是一种事前的稳健,属于规则导向。非条件稳健性独立于外部信息(不考虑市场环境变化)的特点与历史成本计量的客观性不谋而合。条件稳健性则应用了资产未来价值的预期信息(如资产减值测试时都需要利用市场价格、现值等信息)。在二元计量模式下,历史成本计量适用于实体产权,若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实体产权价值偏离了入账价值时,就需要借助条件稳健性通过计提减值予以修正。值得注意的是,条件稳健性仅反映实体产权的减值但不反映升值,这种制度安排具有合理性,因为企业拥有实体产权的目的是创造营业利润而非获取处置利润,即反映实体资产升值并无多大意义。无差错、中立性和完整性是财务信息如实反映基本质量特征的三个次级特征。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中立性由稳健性支撑。正如无差错不要求在所有方面完全精确,完整性不要求反映完整到事无巨细,中立性也并不意味着即时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动。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实体产权并引入条件稳健性来修正,也是中立性的一种体现。综上可见,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与会计稳健性是相契合的。
(二)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
公允价值强调决策有用,要求满计损益,财务信息具有预测和确认价值。公允价值计量以“决策有用”为目标,强调会计的估值功能;而会计稳健性以“受托责任”为目标,强调会计的信任功能。当然,表面上看,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完全相悖。但现实中,两者都有存在的价值:财务信息要达至“决策有用”的目标必须以先解除管理层的“受托责任”为前提,否则难以满足大股东的投资决策要求;会计的估值功能必须以会计的信任功能为基础,否则估值的准确性存在质疑。非条件稳健性源于会计制度的强制性规定,会计人员判断的空间偏少(如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存货发出计价),主要应用于实体产权的计量上。这与公允价值计量主要适用于虚拟产权相悖,即非条件稳健性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冲突。条件稳健性又称事后稳健性,需要借助外部信息并运用明显的证据来判断资产价值损失,及时确认减值损失,是以原则为导向的。条件稳健性既可以适用于实体产权,也可以适用于虚拟产权。就实体产权(如固定资产、存货)而言,当存在减值迹象时,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对于固定资产而言,减值测试的标准是“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而可收回金额由“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孰高”确定,即可收回金额的确定需要借助公允价值计量。同理,对于存货而言,减值测试的标准是“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而可变现净值确定的一般原则是“完工产品的预计售价-在产品到完工产品的加工成本-完工产品预计的销售税费”,“预计售价”的确定遵循“签了合同的按合同价,没有签合同的按市场售价”。这个“合同价”和“市场售价”也是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数据来源。即对于实体产权而言,条件稳健性是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契合的。就虚拟产权而言,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而言,不需要减值,即条件稳健性不适用;但是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而言,当存在减值迹象时,需要进行减值测试,此类金融资产适用于条件稳健性。具体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测试的标准是“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孰低”,而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测试的标准是“账面价值与现值孰低”。鉴于现值的获取实际上是公允价值计量估值技术的一种运用,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条件稳健性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契合。综上可见,条件稳健性适用于实体产权和部分虚拟产权,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契合;非条件稳健性适用于实体产权,与公允价值计量相背离。
上述分析表明: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与会计稳健性相契合;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与条件稳健性相契合但与非条件稳健性相背离。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若废除或淡化“会计稳健性”这一会计惯例,将使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难以成为正当会计行为规则,也会影响其国际趋同进展和准则实施效率。基于产权保护的理论逻辑,本文揭示了二元计量形成的必然性及其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为将“会计稳健性”这一国际会计惯例融入会计准则体系提供了可行路径。市场经济中具有不同特征的实体产权和虚拟产权并存形成的“二元”产权结构,决定了“二元计量”模式的形成:实体产权经济的最佳计量基础是历史成本,虚拟产权经济的最佳计量基础是公允价值。将稳健性划分为条件稳健性和非条件稳健性并结合计量基础的分析发现: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与会计稳健性相契合;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与条件稳健性相契合但与非条件稳健性相背离。因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保留“会计稳健性”的可行路径是:对于涉及实体产权的交易或事项,准则制定或修订过程中应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同时保留稳健性会计原则;对于涉及虚拟产权的交易或事项,准则制定或修订过程中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同时采用条件稳健性原则,剔除非条件稳健性的规定。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属于正当会计行为规则体系,从而为国际会计理事会构建一套全球公认的会计准则体系和实施国际趋同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曹越,伍中信. 2009. 产权保护、公允价值与会计改革[J]. 会计研究(2):28-33.
曹越,伍中信,张肖飞,等. 2014. 两大法系会计法律制度:架构、特征与适应性效率[J]. 会计研究(10):13-19.
曹越,伍中信,赵西卜. 2011. 现代会计理论的产权基础[J]. 财经理论与实践(5):60-64.
曹越,张肖飞. 2013. 产权保护、公共领域与会计制度变迁[J]. 会计研究(6):26-32.
陈胜蓝,魏明海. 2007. 董事会独立性、盈余稳健性与投资者保护[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6-102.
成思危. 1999. 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 管理科学学报(1):4-9.
崔祥龙. 2014. 起源、演变及实现:虚拟经济研究[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葛家澍. 2003. 财务会计的本质、特点及其边界[J]. 会计研究(3):3-7.
葛家澍. 2009. 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J]. 会计研究(5):6-13.
葛家澍. 2010. 正确认识财务报表的计量[J]. 会计研究(8):3-8.
葛家澍. 2011. 公允价值会计研究[M]. 大连:大连出版社.
郭道扬. 2004. 论产权会计观与产权会计变革[J]. 会计研究(2):8-15.
胡庭清,谢诗芬. 2011. 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相关问题研究[J]. 当代财经(7):110-121.
井尻雄士. 1975. The Theory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 [M]//葛家澍. 2011. 公允价值会计研究. 大连:大连出版社.
李远鹏,李若山. 2005. 是会计盈余稳健性,还是利润操纵?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7):1-31.
李增泉,卢文彬. 2003. 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发现与启示[J]. 会计研究(2):19-27.
罗斌元. 2014. 非条件稳健性、条件稳健性与企业投资效率[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119-127.
毛新述,戴德明. 2008. 会计制度变迁与盈余稳健性:一项理论分析[J]. 会计研究(9):26-32.
毛新述,戴德明. 2009. 会计制度改革、盈余稳健性与盈余管理[J]. 会计研究(12):38-46.
施先旺. 2006. 产权价值运动:基于会计对象视角的分析[J]. 会计研究(6):35-40.
伍中信,曹越. 2007. 产权保护、“三域”秩序与审计信息真实性[J]. 会计研究(12):82-87.
伍中信,张荣武,曹越. 2006. 产权范式的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 会计研究(7):83-89.
谢诗芬. 2008. 价值计量的现值和公允价值[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7-12.
张维迎. 2011. 市场的逻辑与中国的变革[J]. 探索与争鸣(2):8-11.
周玮,吴联生. 2015. 管理层判断对会计稳健性的替代效应[J]. 会计研究(5):3-12.
庄学敏,罗勇根. 2014. 公允价值可靠性、相关性与内部控制质量:基于公允价值层级理论的经验研究[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12):71-80.
BALL R, SHIVAKUMAR L. 2005. Earnings quality in UK private firms: comparative loss recognition timelines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9(1):83-128.
BALL R, SHIVAKUMAR L. 2006. The role of accruals in asymmetrically timely gain and loss recognition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44(2):207-242.
BARLEV B, HADDAD J R. 2003. Fair value accounting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firm [J].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14(4):383-415.
BARTH M E, BEAVER W H, LANDSMAN W R. 2001. The relevance of the value relevance literature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setting: another view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1(1-3):77-104.
BASU S. 1997.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and the asymmetric timeliness of earning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4(1):3-37.
BEAVER W H, RYAN S G. 2000. Biases and lags in book value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ability of the book-to-market ratio to predict book return on equity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38(1):127-148.
BEAVER W H, RYAN S G. 2005. Conditional and unconditional conservatism: concepts and modeling [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10(2):269-309.
BENSTON G J. 2008. The shortcomings of fair-value accounting described in SFAS157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27(2):101-114.
CANNING J B. 1929. The economics of accountancy [M]. New York: Arno press.
DANBOLT J, REES W. 2008. An experiment in fair value accounting: UK investment vehicles [J]. 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 17(2):271-303.
ECCHER E A, RAMESH K, THIAGARAJAN S R. 1996. Fair value disclosures by bank holding companie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2(1-3):79-117.
GIVOLY D, HAYN C. 2000. The changing time-series properties of earnings, cash flows and accruals: has financial reporting become more conservative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9(3):287-320.
IASB. 2015. Exposure draft: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available at:http://www.ifrs.org/Pages/default.aspx.
KHURANA I K, KIM M S. 2003. Relative value relevance of historical cost Vs. fair value: evidence from bank holding companie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22(1):19-42.
LEGGETT D, WILKINS A, CLARK S. 2015. The frequency magnitude and measurement subjectivity associated with liabilities reported at fair value [J]. Academy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Studies Journal, 19(1):160-170.
PATON W A. 1922. Accounting theor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corporate enterprise [M]. Montana: Kessinger Publishing.
PLANTIN G, SAPRA H, SHIN H S. 2005. Marking to market, liquidity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J]. Monetary and Economic Studies, 23(S1):133-155.
ROYCHOWDHURY S, WATTS R L. 2007. Asymmetric timeliness of earnings, market-to-book and conservatism in financial reporting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44(1-2):2-31.
WATTS R L. 2003. Conservatism in accounting Part 1: explanations and implications [J]. Accounting Horizons, 17(3):207-221.
(责任编辑 张建军)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Mixed Measurement Attribute System and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CAO Yue1CHEN WenRui1WU ZhongXin1,2
(1.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2.Hu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angsha 410205)
Accounting plays a basic role in the orderly running of market economy.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depends on the accuracy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 This paper takes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and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xed measurement attribute system and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 “property dualism” including entity property rights economy and fictitious property rights economy determines “accounting measurement bases dualism” which contains the historical cost measurement(HCM) bases and the fair value measurement(FVM) bases. It argues that the best protection way for entity property rights economy is historical cost measurement bases, while the best protection way for fictitious property rights economy is fair value measurement bases.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can be categorized as two forms: conditional conservatism and unconditional conservatism. The former applies to the entity property rights and it′s contrary to FVM, while the latter applies to entity property rights and part of fictitious property right and fit with FVM. As for the measurement bases, History cost and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are connected. Fair value is reversely connected with unconditional conservatism while linked with conditional conservatism.
property rights; historical cost; fair value;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2016-08-08
曹 越(1981-),男,湖南衡阳人,管理学博士,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陈文瑞(1994-),女,河南信阳人,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 伍中信(1966-),男,湖南祁东人,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院长。
本文为财政部全国会计科研课题重点项目“审计监督治理功能的作用机理、实施路径与促进机制研究”(2015KJA017)和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新常态下审计监督治理功能研究”(15YBA079)的阶段性成果。感谢财政部会计领军(后备)人才项目的资助。
F233
A
1001-6260(2017)01-0101-10
10.19337/j.cnki.34-1093/f.2017.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