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银月,黄国贤,詹和明,代希茜,王铁军**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01;2.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 芒市 678400)
玉米与大豆间作条件下不同茎叶处理除草剂的筛选**
赵银月1,黄国贤2,詹和明1,代希茜1,王铁军1**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01;2.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 芒市 678400)
选用五种除草剂在玉米与大豆间作田间进行茎叶喷施,调查不同处理对田间杂草的防效、作物的安全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0 g/L烟嘧磺隆和5%咪唑乙烟酸两种除草剂对杂草防效均在90%以上,而且对玉米和大豆两种作物安全。40 g/L烟嘧磺隆使大豆增产27.8%,玉米增产16.4%。5%咪唑乙烟酸使大豆增产42%,玉米增产16.4%。筛选出的这两种除草剂比较适宜于玉米与大豆间作时的茎叶处理除草剂。
玉米;大豆;间作;茎叶处理;除草剂
云南省以大豆为主的多熟种植不仅类型多样,而且模式多样。占全省大豆播种面积70%的夏大豆与玉米间作套种是主要的种植方式之一。根据上世纪90年代云南省主要作物草害损失统计,杂草造成玉米减产9.4%,大豆减产11.8%[1]。近年来云南外来入侵农田杂草的种类、数量、危害范围和严重性日趋加剧,居全国之首[2],不仅严重破坏了农作物的生态系统,而且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本研究在弄清了大豆田间主要杂草的种类、数量、发生规律及危害程度的[3]基础上,已经筛选出了几种不同封闭处理的除草剂种类及施用剂量[4-5],但由于封闭处理的除草剂在施用过程中受气候条件和药剂时效等诸多因子的影响而受到限制,因此本研究的重点是在以往研究基础上筛选出适宜玉米与大豆间作的茎叶处理的除草剂类型,以便更好地为云南省玉米与大豆间套种的生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供试药剂的名称,施用剂量及药剂生产厂家等相关信息详见表1。五种供试药剂分别为10.8%精喹禾灵,480 g/L灭草松,绿邦兄弟,40 g/L烟嘧磺隆和5%咪唑乙烟酸。
表1 五种除草剂防除玉米/大豆间作田杂草试验方案
试验地位于东经103°065′840″,北纬25°214′145″,海拔1910 m的嵩明县。土壤类型为红壤,粘土含量大于72%;土壤pH值6.5,有机质含量2.63%,肥力中等。
试验地主要杂草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牛筋草(Eleusine indica)、旱稗(Echinochloa crusgallivar.hispidula)、鬼针草(Bidens pilosa)、尼泊尔蓼(Polygonum nepalense)、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藜(Chenopodium glaucum)和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a)、牛漆菊(Galinsoga parviflora Cav.)、野荞麦(Fagopyrum dibotrys(D.Don)Hara)、繁 缕(Stellaria media(L.)Cyr)、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等。
供试大豆品种为滇豆7号,玉米品种为云瑞999。采用的间作种植模式为1.8 m幅宽,玉米与大豆2∶2宽窄行规格化种植模式。
试验随机区组设计,6个处理,分别是A、B、C、D、E、F(见表1),3次重复,小区面积28.8 m2。于2016年5月20日播种,6月19日在杂草3~5叶期进行茎叶除草剂喷施,对水量为450 L/hm2。用扇形雾喷头进行均匀喷施,避免重喷或漏喷。
喷药后15 d、30 d调查杂草株防效,观察大豆和玉米的生长情况和安全性,杂草按照禾本科、阔叶草和莎草科三种类型调查。调查方法为每小区调查3个点,每点0.25 m2,用药后不定期观察杂草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收获时各小区分别收获计产。所有数据采用DPSv9.01版软件进行分析。
药后15 d进行田间调查,5个处理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都有良好的防效(见表2),除了处理B总草防效略低外,其余处理总草防效均在90%以上。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最好的是处理C和处理A,株防效分别为99.23%和97.99%,其次是处理D和处理E,株防效分别为95.93%和95.31%,而处理B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较差。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较好的是处理C和处理B,株防效分别为96.36%和95.45%,其次是处理E和处理D,株防效分别为94.08%和93.97%,而处理A对阔叶杂草的防效较差。各处理对莎草科杂草的防效相当,株防效在80%左右。
表2 不同处理施药后的杂草防效
药后30 d进行田间调查,喷施除草剂的田间杂草明显比对照田少。5个处理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都有良好的防效(见表2),对总草防效均在90%左右。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最好的是处理C和处理A,株防效分别为96.72%和94.60%,其次是处理D和处理E,株防效分别为91.02%和90.93%,而处理B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较差。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较好的是处理C,株防效为92.22%,其次是处理E和处理D,株防效分别为91.11%和90.56%,而处理A对阔叶杂草的防效较差。各处理对莎草科杂草的防效相当,株防效在80%左右。
药后7 d,对玉米和大豆两种作物进行观察,各处理对大豆均没有药害症状,大豆生长正常。但对玉米的药害程度不一。药后15 d,处理C和处理A对玉米表现出一定的药害症状,小区大部分玉米叶片出现黄化,少部分已经死亡。药后30d,药害最明显的是处理C,小区死苗率在61.25%~95.0%,其次是处理A,小区玉米死苗率在68.75%~82.5%。其余处理对玉米基本没有药害症状。
喷施五种除草剂后,收获时通过对大豆和玉米产量的测定,由表3可知,各处理对大豆均具有不同幅度的增产作用。5个处理对大豆的增产率为22.7%~88.8%。但各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其中处理B、D、E使玉米增产8.6%~16.4%,而处理A使玉米减产69.7%,处理C使玉米减产77.3%。综合各处理对玉米和大豆两种作物产量的影响,处理D和处理E两种类型的除草剂对两种作物均较为理想。
表3 五种除草剂对玉米和大豆产量的影响
文章探讨了玉米与大豆间作时,喷施五种不同茎叶处理的除草剂,对田间除草效果和对两种作物的安全性及产量的影响。施药后15 d、30 d时,不同处理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防效表现较好,但对莎草科的防效不显著,其主要原因是莎草科杂草属于难防杂草。
五个处理对大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在22.7%~88.8%。但对玉米产量影响不一。其中处理B、处理D和处理E对玉米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玉米增产幅度在8.6%~16.4%;而处理A(10.8%精喹禾灵)和处理C(绿邦兄弟)对玉米减产幅度较大,玉米减产分别为69.7%和77.3%,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处理A(10.8%精喹禾灵)和处理C(绿邦兄弟)对玉米产生了严重的药害。
结合五种除草剂对试验田间杂草的防效及对玉米、大豆两种作物的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初步筛选出40 g/L烟嘧磺隆和5%咪唑乙烟酸两种除草剂不仅能有效防除杂草,而且对两种作物均安全,是比较适宜玉米与大豆间作田的茎叶处理类型的除草剂。但是,由于玉米和大豆两种作物一种属于“禾本科作物”,一种属于“阔叶作物”,在除草剂的筛选上难度更大,还需继续对本试验筛选出的两种除草剂进行进一步的试验和验证。同时,针对玉米与大豆间套种的多熟制种植模式,还需继续选择不同除草剂种类、适宜施用剂量和施用时期等。
本试验只进行一年,尚属试验阶段,其试验结果还需再进行试验后,才能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
[1]屠乐平,赵国晶.云南农田杂草的危害及防除策略[G].云南农科院植保所论文汇编,1991:208-213.
[2]申时才,张付斗,徐高峰,等.云南外来入侵农田杂草发生于危害特点[J].西南农业学报,2012,25(2):554-561.
[3]赵银月,王铁军,耿智德,等.云南夏大豆主要病虫草害种类及发生特点[C].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2:131.
[4]赵银月,耿智德,张莲芝,等.控制大豆与玉米间作田杂草的除草剂初步筛选[J].杂草科学,2013,31(1):30-33.
[5]赵银月,耿智德,詹和明,等.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不同剂量除草剂的效果研究[J].大豆科技,2014(5):17-20.
S565.1
A
1674-3547(2017)04-0019-04
2017-06-28;
2017-08-12
赵银月,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E-mail:yinyuezhao25@126.com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CES29)
**通讯作者:王铁军,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E-mail:wangdd518@s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