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2017-09-30 12:34顾佳希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7期
关键词:文化融合中西文化文化差异

顾佳希

摘要:如何避免文化冲突并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当代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文化、交际以及跨文化交际的含义,其次引用实例,从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两方面具体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最后指出文化融合是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研究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旨在培养和提高人们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中西文化;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文化融合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由于习惯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及国家间的文化差异也较大,进而导致不同国家及地区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何避免文化冲突并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当代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从而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交际以及跨文化交际的含义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等均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界定文化的概念。广义上,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等。文化并非某一个体的具体特征,而是在相同地区共同生存的人们在生活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特征。该特征对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会产生影响,而不同地区以及民族所形成的心理特征是其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

交际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个人、社会团体、国家间互相往来、互相联系的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活动。交际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的社会本质的表现形式,是人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交际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交际是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赖以活动、文化赖以传承的重要机制。交际不仅受文化制约,也影响着文化,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跨文化交际指与不同文化背景以及文化认同的民族和地区进行交流和协作的过程。跨文化交际不仅包括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而且包括任何在语言及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社会语言学家D.Hymes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交际能力学说”。他认为:语言能力是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讲什么话,以及对谁讲与怎样讲的能力。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若只站在自身的文化角度,而不能融入对方的文化背景中,就极易产生不解、误解,甚至冲突,从而导致交际失败。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表现在诸多方面。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深入研究,笔者试图从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两方面具体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对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影响

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并能表达人类思想的指令系统。作为文化的重要体现和载体,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关键手段。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最直接的影响就体现在语言交际上。语言包括词汇、短语、句子、语篇等层面,本文仅以动物词汇和恭维语为例,具体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影响。

中西文化中均包含大量与动物相关的表达,动物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它折射出不同民族对动物的爱憎。中国人崇敬龙,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龙是神圣、高贵的象征,汉语中也相应出现了“乘龙快婿”、“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等褒义表达。而在《圣经》中,龙却是罪恶的象征。因此,在西方,龙的形象是可怕的,带有贬义色彩的。不同于龙,西方人却有爱狗的传统,含有狗的词句大都含有褒义,如a lucky dog(幸运儿)、a big dog(重要人物)、an old dog(经验丰富的人)、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与之相反,中华民族对狗却有种厌恶心理,因而汉语中与狗相关的词句常含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狐朋狗友”、“狗尾续貂”等。此外,中西方语言中还有大量与动物相关反映中西文化差异的表达:孔雀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而在西方文化中则表示洋洋得意、自我炫耀,如as proud as a peacock(孔雀般的骄傲);蟋蟀在中国文化中常使人产生孤独寂寞、忧伤凄凉的联想,而在西方文化中则表示快乐,如as merry as a cricket(蟋蟀般的快乐);猫头鹰在中国文化中象征不幸,而在西方文化中则表示智慧,如as wise as an owl(猫头鹰般的聪明)。因此,如果不了解中西方动物词汇内涵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就极有可能造成交际障碍甚至交际冲突。

恭维语是人们在日常交际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礼貌语言。中西文化差异导致了恭维语在使用规约中的差异,具体表现为恭维内容及应对策略方面的差异。一方面,中国人趋向相同性的思维方式,因此某种变化和差异受到恭维的程度远低于西方人,一般只有在突出的成就和显著的能力方面才会受到称赞,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趋向差异性,因而在发生某种变化、产生某种新意时都会受到恭维,恭维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小至外貌、所有物,大至成就、能力等,如衣着变化、烹饪佳肴、工作表现等。另一方面,中西方文化在恭维语应对方面均遵从礼貌原则,但中国人注重谦虚,主要体现为“尊人卑己”,而西方人则是“尊人不卑己”。中国的恭维语应对遵循礼貌原则中的谦逊准则,即对恭维语采取含蓄接受、非赞同或推托的方式,如“你做得也不错啊”、“哪里,哪里,我觉得一点也不好”、“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等。與中国不同,西方的恭维语应对遵循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准则,即以接受的方式应答,一般只需回答“Thank you”即可。若在跨文化交际时,交际双方只站在自身的文化角度,就无法理解恭维语在内容及应对策略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影响交际效果。

(二)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影响endprint

非语言交际指除了语言之外的所有交际手段,包括肢体语言、时间学、空间学等。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的差别,因此中西方有着各自的非语言交际方式。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交际方式,非语言交际不仅能够传达信息,而且蕴含强烈的情感,往往带有较为特殊的含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中西方非语言交际的差异。

人们若不了解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时将不可避免的出现诸多误解和阻碍,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双方矛盾及冲突。“点头”这一简单的肢体语言在不同文化中表示不同的含义。在表达观点时,中国人、美国人等大部分人群用点头表示认同,而尼泊尔人、斯里兰卡人等少部分人群却用点头表示“不”。这一相同的肢体语言,在不同文化中却表示截然相反的含义。不了解“点头”这一肢体语言的文化差异,必将影响有效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此外,中国人在表达对小孩的好感和喜爱时,往往会拍拍或抚摸小孩的头部,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说,这种拍打、抚摸小孩头部的行为却是不尊重小孩的表现,因此一些欧美民众对这一肢体语言有时甚至会异常恼怒。

因中西文化差异,不同民族在人际交往时所保持的距离也有所差异。1966年,美国人类学家Edward Hall博士将人际交往划分为四种距离,即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如阿拉伯人和英国人交谈时,阿拉伯人会一再往前移,英国人却会一再往后退。这是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所产生的影响。阿拉伯人按照自己的民族习惯认为站得近些表示友好,而英国人却认为保持适当的距离才合适。如果人们不了解空间这一非语言交际方式,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就有可能造成交际障碍,进而影响交际双方间的良好交流。

三、结语

社会学家认为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在交往期间,因中西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不可避免地会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造成交际障碍,甚至交际冲突。一方面,我们应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是由于中西方在习惯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另一方面,我们更应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意识地注意中西文化差异对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方面的影响。

中西文化差异虽客观存在,但却可以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需站在对方的立场,理解并认同对方的文化,在各自文化的基础之上求同存异,促进中西文化的融合,并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才能避免文化冲突,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

[2]胡超.文化思维模式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外语教学,2010(5).

[3]黄燕云.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之中的具体表现和内在影响[D].语言研究与国际交流,2009.

[4]王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及文化规约[D].内蒙古大学,2009.

[5]谢琼.对《跨文化交际学导论》课程设置的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10).

[6]张志勇.中西方文化差異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语言研究,2009.

[7]钟燕.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研究和分析[D].国际交流与合作,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融合中西文化文化差异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文化认同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研究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Conflicts and Blending in Guasha
中西文化大对比之“交际语言”的差异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