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摘要:卡列宁与安娜同样是《安娜·卡列尼娜》中富有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但却一直背着“官僚机器”的骂名,贴着虚伪、冷酷、自私的标签,历来被指控为安娜悲剧的罪魁祸首。与此同时他身上还表现出工作认真负责、勤于学习、对人富有同情心甚至突破底线等一系列与之相左的性格特点。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批评入手,对卡列宁人格特质进行剖析可知,卡列宁人格中本我力量的缺失及超我成分占据主导地位,使得他处处遵循理想的标尺,最终成为为异己力量所折服的复杂人物。
关键词:卡列宁;本我;自我;超我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处于最原始、最难接近的底层,但它极端有力量。本我不考虑客观现实环境,只一味地直接追求满足。自我是处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协调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使本我满足。超我则高居其上,是社会道德的代表和本我处在直接冲突中。”①正常的,这三部分是统一协调的,人格呈现一种健康状态,否则表现为病态人格。卡列宁的人格结构则因缺失“本我”、“超我”力量膨胀发展,“自我”力量又不足以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而导致其人格畸形。
一、“本我”的缺失
“本我中充满本能的精神力量,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隐蔽的部分,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对个人行为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不在乎社会道德、社会秩序,完全由本能所控制,趋乐避苦。”②本我中的本能性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人格发展随之呈现出一种阶段性。如某方面得不到满足,不能顺利度过该阶段,会对此后的人生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知,人类需求发展表现为一种阶梯状: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层次。前三种需求对人的影响很大,称之为“缺失性需求”,且各层次的需求力量具有不平衡性。“卡列宁从小就是个孤儿。他还有个哥哥。父亲他们从小就不记得了,母亲死时卡列宁才十岁。”卡列宁从小缺失双亲的关怀,叔叔将其抚养长大,唯一的知心人哥哥也长期在国外并去世。缺乏来自家人关爱的卡列宁因父母早逝造成安全感的缺失与爱人能力的弱化。除原生家庭影响外,家庭外部的人际关系对人的成长而言也很重要。同伴同事的融洽关系可成为一个人精神压力的缓冲器。没有享受到亲情关爱的卡列宁,还没有朋友。不论在中学,大学,还是任官职时,卡列宁都没有交过一个知心朋友。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也止于同事关系。和谐人际关系的缺失使其面对困难时无法及时获得有效帮助。与安娜的结合,也仅因其地位被安娜的姑妈相中而被迫做出的选择。
可见,正常人格发展所需满足的“缺失性需求”卡列宁基本没有得到满足。缺乏来自生命的原初动力,既无爱人动力,也无被爱的渴望。婚后又将对安娜的迷恋代替了与人交往的需要。仕途顺利填补其满足感、自信感,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里,日渐成为一架冷漠、无生命力的“机器”。
二、“自我”的无法调和
“自我是可以意识到的、能够进行思考与判断的人格部分,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但又与现实条件联系在一起。它尽量满足本我的需求,为本我服务,同时又要遵循现实原则。根据外部的需要来行动,执行超我的任务,又要费尽大部分能量来压抑和控制本我。”③卡列宁因本我能量的缺失,其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不需费劲儿就可使自我轻松执行来自超我的任务。他人格结构中的自我甚至就是超我的化身,以追寻道德完善为目标的超我作为其行事准则。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按社会要求实现本我需要。卡列宁将自己在官场上游刃有余的生存状态带到家里。如在车站接到妻子时说:“我要向你再说一声‘谢谢,我的朋友,你给了我面子,提早一天回来”同妻子的平常交谈似乎是他同自己同事讲话,显得疏远而生硬。甚至儿子也觉得“父亲对他说话,总是对一个凭空想象出来,只有书本里才有的孩子说话,完全不像对他谢辽查说话。谢辽查也总是竭力装得象书本里那样的孩子。”人无完人,如自我一味追求超我,最终可能表现为一种虚伪。谈到安娜哥哥时,卡列宁竟站在一个道德评判者的角度去评论奥勃隆斯基,不为他解决家庭矛盾出谋划策,只是向妻子展示他刚正不阿的作风。
即便面对危及切身利益的事情,卡列宁也会将现实利害冲突抹去调和矛盾。看到妻子同伏伦斯基独坐且交谈热烈,自觉猜疑是对妻子的侮辱而不放在心上。聽到妻子遭部下骚扰的事情,非但不关注,反而将其看作鸡毛蒜皮的小事:参加社交活动的女人都会遇到的。当迫于压力解决妻子出轨问题时,他采取公事公办的态度“是的,这事一定要解决,要制止,还要说出我的意见”将妻子出轨这件事看作影响自己事业飞黄腾达的一个无聊的烦恼,并很快将其归入宗教范畴,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起草公文似的组织好了谈话的内容与形式。想到离婚,“他的自尊心和宗教信仰不允许他随便控告人家通奸,更不允许他已得到饶恕的心爱的妻子遭到告发和羞辱。”因此决定无论如何也不离婚,维持好当下的状态。出于体面的考量,他规定自己一周去看妻子一次。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对有损自身利益的事会异常敏感,同时会想法设法将损失降到最小。对卡列宁而言,他已失去为本我满足需求的需要。强势的超我力量作主导,其人格当中的本我与超我之间并不能构成对抗形势。因而自我也就自动站向超我一边,剥夺了他身上到生命力,表现出的行为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三、“超我”的膨胀
“超我,也称理想自我,是人格中最为崇高的部分。超我是从自我中心分化出来的被道德化了的自我,它根据社会道德的规范和约束来行事,遵循的是道德原则。超我是个体将道德规范、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进行内化而形成的,它的目的就是追求完美,要求自我按社会所认可的标准与行为方式去满足本我的需求。”④卡列宁以完美的道德标准苛刻要求自己,无论工作、学习、还是生活,甚至情感亦是如此,一切都以各种条条框框来约束自己。
工作中的卡列宁一切都按部就班,即使妻子出远门才回来也不例外,刚从车站接到妻子就立马赶回单位。下班回家后照例没有时间去看安娜,而是直接走到书房去见客人,忙公务。晚饭后“又笑嘻嘻地握了握妻子的手,乘车去参加会议。”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半,他才有时间去“关心”妻子。谈话内容不涉及安娜,除了奥伯伦斯基的家事,就是公事。卡列宁读书也违背自己的兴趣与实际需求。虽然公务几乎占去他的全部时间,但他自认为有责任关心知识界的一切大事。虽然他真正感兴趣的是政治、哲学和神学方面的著作。艺术与他的天性格格不入,反而从不放过艺术界发生的任何重大问题。虽然对音乐等艺术领域一窍不通,他却总有自己明确而坚定的见解,并对各种文艺流派都作了分类。endprint
压抑本我的正当需求及自我的无力调和而一味满足超我,践行现实中不存在的虚幻原则,最终他所崇奉的“道德完人”准则只是成为他安慰内心痛苦的精神麻醉剂。安娜得产褥热生命垂危之际,卡列宁“在妻子的病榻旁生平第一次被怜悯心所支配。这种感情是由别人的痛苦引起的,以前他把它当作一种有害的缺点而羞于承认。”此时他因怜悯、饶恕获得心灵的宁静,体验到精神的快乐而暂时忘记之前的种种不快,他饶恕了妻子、饶恕了伏伦斯基,且比以前更加怜爱儿子,还责备自己不太关心他,对新生小女儿不仅怜悯,且充满了慈爱。
超我力量主宰下的卡列宁似乎像个圣人。对圣人而言,人们只会敬而远之。对他表现出的宽宏大量,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伏伦斯基认为他高尚、善良而朴实,有着他这种世界观的人所无法理解的崇高感情。病愈的安娜则害怕他,看见他就觉得痛苦,不敢正视他的眼睛。尽管卡列宁一味追求精神上的宁静,但“他感到除了支配他心灵的善良的精神力量之外,还有一种粗暴甚至更加强大的力量在支配他的生活,这种力量不让他保持他所渴望的内心宽厚的平静。”这就是无处不在的社会习惯、舆论暴力,最终逼迫他不得不打破自认为的和谐心境。
四、小结
卡列宁因从小的特殊经历:父母早逝、寄人篱下,长大后又缺乏真正的友谊、爱情,使其人格中本我缺失、超我力量不平衡,最终导致人格发展偏离常态。仕途顺利所获得的成就感又填补了他的自我认同感。日渐把工作当作人生唯一的使命,在官途上越走越远。与此同时,他也偏离了正常的人生轨道,成为一个为异己力量所折服的复杂人物。将其简单看作“官僚机器”,其实简单化、标签化了这一复杂人物形象,从而也就忽略了这一人物身上所承载的重要意义。
注释:
①李思孝著.简明西方文论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103页
②汪新建主编.西方心理学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第138页
③汪新建主编.西方心理学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第139页
④汪新建主编.西方心理学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第139页
参考文献:
[1]列夫·托尔斯泰著,草樱译.安娜卡列尼娜[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2]李思孝著.简明西方文论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汪新建主编.西方心理學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4]金龙英.自我、本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评安娜、渥伦斯基和卡列宁的三角关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
[5]吴静.精神分析视阈中的《安娜卡列尼娜》[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5).
[6]马秀丽,孙颖,刘凤丽.安娜·卡列尼娜婚姻和爱情悲剧的剖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