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燕
摘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自试点以来面临企业机制不全、培养标准不一、师资水平不齐、学生目标不明等困境,尤其是酒店管理这类技术要求不高的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难度更大。本文提出双主体、双身份、双本位、双选择的“4DS”人才培养模式,从企业和学校双主体、学徒和学生双身份、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双本位、就业岗位和职业发展双选择等方面系统阐述如何解决困境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4DS”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9-0036-05
2014年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明确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意见[1]。2015年8月,教育部遴选首批165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包括17个试点地区、8家试点企业、100所试点高职院校和27所试点中职院校。全国多个省份、多所院校也开始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实践模式,但因为各地企业现状、专业特点、生源条件等诸多因素不同,现代学徒制尚有许多难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难点
(一)企业参与的长效机制不全
高职院校热火朝天地参与现代学徒制,但很多企业对现代学徒制的认知并不全面,认为现代学徒制与传统的顶岗实习没有区别。究其原因,校企深度融合模式下培养人才成本大大提高,而企业受益前景不够明朗,而且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责权利不够明晰[2],企业对学生培养后留用企业的信心不足。
(二)学徒出师的鉴定标准不一
西方国家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统一标准,国家根据就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不同要求获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我国2016年共取消了114类职业资格证书,酒店服务类的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前厅服务员等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也取消。为此,如何鉴定学徒培养标准,每家企业都不同,且目前由企业和行业组织自主开展技能评价的形式尚未正式推广,因此,同一所学校的学生在不同企业做学徒,企业以自己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则难以保障人才培养过程的规范和培养质量的统一。
(三)导师团队的水平参差不齐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但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学团队实践能力有待加强,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多从事管理岗位工作,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酒店行业优秀员工难留,不少部门老员工的平均工作年限不到一年,师傅的流动性很大,学徒三年期间,师傅工作可能不到一年已离岗,因此,选择合适的企业师傅也较难。
(四)学生职业愿景与企业现实不一致
不少学生在入学时选择酒店管理专业并非第一志愿,部分学生是通过专业调剂而入校。现代学徒制强调招生即招工,由于酒店工作性质,许多学生并不喜欢从事与酒店相关的工作,尤其是学徒期间,有些学生深入了解酒店工作情况后更具排斥心理,其职业理想与企业现实不一致,导致三年学徒结束就与企业解除合同。也有部分学生对合作企业发展前景不认可,担心在企业的学习投入会变成沉没成本[3],不愿过早放弃就业选择权,对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兴趣不大。
二、现代学徒制需要解决的三个关系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难点,探究其区别于传统学徒制的特点,需要处理三个关系:企业与学校谁是主体?学徒和学生谁为前提?教育和培训何为标准?
(一)企业与学校谁是主体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以教育为首要功能目的的社会制度[4]。因此,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的区别之一就是企业与学校谁是主体的问题。传统学徒制强调企业是主体,而现代学徒制则强调学校是主体。现代学徒制更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多岗迁移能力,强化文化基础、职业素养、通识能力的培养,其功能从重生产性到重教育性,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学徒和学生谁为前提
教育部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提出各地要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所以,学徒和学生谁为前提就要先回答现代学徒制培养采取哪种招生政策的问题。目前,广东省主要有三种招生形式:一是先招工再招生;二是招生和招工同步;三是先招生后招工[5]。但不管采用什么招生形式,现代学徒制强调学徒是前提,学校和企业联合招收学生,同时企业也招其为员工,共同培养。现代学徒制要实施的前提就是在校期间企业要提供学徒岗位,毕业后要提供就业岗位,因此,学徒身份是前提,如果没有学徒身份,现代学徒制培养与传统的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则没有区别[6]。
(三)教育和培训何为标准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实施如何把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有机结合,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各自的内容、职责和标准是什么,教学形式又该如何开展,最终技能标准如何鉴定,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和企业。从两者结合形式看,不同阶段可采取不同形式,即使同一阶段也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入岗初期,以学校教育为主,结合部分企业师傅培训;入岗中期,则采用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并重的方式,边学习边实践。企业实践时可由校内导师到企业授课,校内学习时可请企业师傅到学校教学;入岗后期,则以企业培训为主,结合学校教师的实习指导。总之,现代学徒制应关注企业培训、师傅指导、顶岗实践等“工”的比重,要保持在40%以上。
三、“4DS”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非高精尖专业,也非手艺传承型专业,其职业技能要求并不高,是否適合现代学徒制培养呢?纵观西方国家的学徒制在约150个专业领域内得到发展,其中包括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在酒店管理专业可以大胆实施,但如何破解企业机制不全、培养标准不一、师资水平不齐、学生职业目标不明等困境,确实是难点。笔者结合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情况,提出双主体、双身份、双本位、双选择的“4DS”高职酒店管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endprint
(一)“4DS”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框架
“4DS”,即双主体(Double Subject)、双身份(Double Status)、双本位(Double Standard)、双选择(Double Select),也就是从企业和学校双主体、学徒和学生双身份、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双本位、就业岗位和职业发展双选择等方面系统阐述解决困境的实施策略。其框架如下页图1所示。
(二)“4DS”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要素
1.精选合作单位,实施“双主体”人才培养
所谓“双主体”,即学校和企业。无论是利益诉求、组织愿景和发展方式,校企双方必须落实到两大治理要素之上——权利平衡与利益协调,这些要素决定了双主体办学治理结构的功能及其实现方式[7]。因此,校企双方要明确各自的权利职责,双方利益要相对均衡。以往,企业总认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事,企业负责用工,检测学校培养质量,教育行政部门要求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进行调查。而学校认为,把实习生或毕业生输送给企业,你是受益方,应无条件服务学校。而事实上,人才培养是校企双方共同的发展基石,社会责任是校企双方共同的组织愿景。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企双方应合作培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同开展教学实施,共同进行师资培养等。
校企达成合作意向后,需要顶层设计,多次洽谈,需考虑以下五个方面:设备场地的协调使用;学校导师和企业师傅的人选;学徒岗位及就业发展岗位的确定;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应用;教学进程的安排与调整[7]。笔者所在酒店管理专业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时,“就业发展岗位的数量和比例”是学校与企业协调的重点。学生如果三年学徒毕业后仅能成為一名普通酒店服务员,就业的吸引力不大,但如果有机会成为领班或主管,则可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甄选合作企业是关键。考虑酒店行业的现状,建议一个班可与两家以上酒店集团合作,每家集团确定两个及以上酒店,这样就能较好地解决就业企业单一、发展岗位不足的问题,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企业选择权。
2.针对学习阶段,重塑“双身份”角色定位
所谓“双身份”,即学生和学徒。对学徒和学生之间关系的理解体现在实践层面即采用何种招生方式。酒店管理专业可以依托原订单班或企业制学院,根据生源不同、企业背景及专业特色,逐步形成内涵丰富的两种招生方式。一是订单班或企业制学院紧密型学训交替的学徒培养,校企融合,招工和招生同步。学生在校学习和在企业培训交替进行,每学期都有学校学习和企业培训,不同学期两者所占比重不同。二是非订单班或非企业制学院松散型先学后训的学徒培养,学校主导,先招生再招工。学生先在学校学习一年半,然后到企业培训半年,再回学校学习半年,最后到企业培训半年。
在现代学徒制中,不管采用何种招生形式,3年间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共存。在职业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并以学徒为主,学生要从企业获得学徒岗位,也就是要有企业归属。“学徒”身份首先将学徒界定为“企业的人”,这样,企业对自己的“学徒”投入教育与培训的主动权和积极性就更大[8]。同时,学徒又与实习生和正式员工不同,在学徒期,学徒在企业实践,获得津贴。
3.立足“工匠精神”,形成“双本位”课程架构
所谓“双本位”,即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针对酒店行业人才培养标准,关注职业意识、职业态度等职业素养,课程架构由原来强调“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123”课程体系建设思路调整为立足“工匠精神”,使职业技术、思维、道德有机统一,采取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相结合的“双本位”课程导向,将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通识课、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第二课堂等各个环节,如下页图2所示。
如校内课程开设通识课“人文素养”“浙商文化”“酒店美学”等,专业核心课程增加了创新创业教学模块,第三阶段增开了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教学包,专业课与创新创业课程延伸到第二课堂,培育出“大堂吧运营”“会议服务队”“花艺服务”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全真实践项目。企业课程分认识企业文化、酒店品质服务、各岗位实操技能、基层管理艺术和方法等模块,使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有机结合。
4.提供多元机会,多通道“双选择”育人
所谓“双选择”,即就业岗位和职业发展的选择。为解决酒店业一线员工和基层管理者人才难求的困境,酒店管理专业在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时要根据学生特点给予多种选择机会。因此,通过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实施,打开“双选择”通道,包括学生就业岗位的双选择:前台部门和后台岗位。前台部门主要包括前厅部、餐饮部、客房部,后台岗位主要包括销售部、人力资源部。“双选择”还包括职业发展的选择:高级服务和基层管理,同时,学生学习轨道也有双选择:国内学习和国外交流。学生可在选择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和发展路径。
(三)“4DS”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组织
根据“4DS”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对课程内容、课程设计、企业培训、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重新架构。
1.创新课程设计理念
围绕专业特色建设,立足酒店业发展新趋势,拓展课程设计理念,提出三阶段定制化课程,分三个模块,分别为:核心能力课程、支持能力课程和拓展能力课程,其中,核心能力课程由技能操作课程和企业专项课程两种类型组成,其教学场地分为校内实训和学徒初入岗的企业短训及学徒定岗后的顶岗实习三个环节,教师包括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
2.形成“4+3+N”的课程群架构
根据培养目标定位,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形成“4+3+N”的课程群架构。编写课程标准、校本教材、课程技能包、课程数字资源等,酒店管理专业把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管理4门课程作为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同时把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英语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并开出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包括调酒、茶艺、咖啡技艺、民宿服务、高级宴会服务、日语、酒店美学设计、酒店连锁经营等三十多门专业限选和任选课程。endprint
核心课程结合学徒制企业的要求,进行课程规划设计、确定课程内容、组织实施教学,探索政策支持、校企合作、师资建设和教学条件在课程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并建立完整的核心课程工学结合教学体系实施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不管是核心课程还是专业限选和任选课程,均采用校内导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授课方式,根据校企双方的优势,确定教学组织形式。
3.开展轮岗见习
企业培训环节,采用每个岗位定师傅的方式,师傅不变,学生进行有效轮岗,根据岗位学徒可以有多个师傅指导。学徒初期,需要熟悉企业各岗位情况,便于行使选择权。通过轮岗让学生对岗位工作情况有所了解,结合自身特点,为最后的定岗打下坚实基础。
4.搭建网络教学和移动学习平台
结合现代信息化手段,校企合作开发特色教材及网络学习和移动学习平台。学生在企业学徒顶岗期间,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和移动平台开展学习。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的特色教材,包括纸质印刷教材、教学软件、实训软件、多媒体课件、实训教学任务书、实训教学指导书、前厅、餐饮、客房技能点学习动画与微视频等,形成系列特色教材资源,从而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和移动平台开展学习。
5.建立质量监控与技能鉴定体系
现代学徒制培养需要校企联合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校企多元评价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技能鉴定评价体系,包括校企联合的过程性评价、校企参与的多元质量反馈评价和企业主导的技能鉴定。依托指导委员会,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四、具体实践情况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依托雷迪森酒店管理学院和洲际英才学院,选定两家集团旗下4家酒店为合作企业,展开现代学徒制培养。在旅游大类招生基础上,第二学期根据学生意愿,重新组建了酒管1552班为现代学徒制项目试点班。21名学生与雷迪森酒店集团签约,20名学生与洲际酒店集团签约。学生选择企业前先到4家酒店参观学习,并举行现代学徒制班的啟动仪式,由4家酒店管理人员及16位师傅代表参加启动仪式,签订合作协议。第一阶段,41名学生赴4家酒店进行2周短期学徒见习,酒店管理教研室与4家酒店负责人多次商议见习方案,每家酒店安排2位校内导师负责,每天反馈学生见习情况。如杭州国际假日酒店给每位见习学生选定师傅,召开拜师大会,雷迪森龙井庄园安排每位学生轮岗见习,2周结束后,每家酒店结合学生见习情况,评出优秀学生,发放奖学金,学院教师参加4家酒店的总结表彰大会。第二阶段,在延续第一阶段2周见习的基础上,每周由企业师傅到校内授课,把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有机结合。第三阶段,学生在企业顶岗实践,由师傅带学徒学习,学校教师每个月下发学习任务书,到企业授课一次。3个月后由酒店方进行评估,选拔表现优秀者加入酒店优秀学徒发展计划。6个月后,未列入第一批发展计划的学生,经本人申请,可以根据酒店实际岗位需求再次评估,选拔优秀学生列入发展计划。9个月后,优秀学徒直接晋升领班岗位或享受领班待遇。
参考文献:
[1]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 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EB/OL].[2014-02-26].http://education.news.cn/2014-02/26/c_119519457.htm.
[2]吴晶.我国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1):20-24.
[3]张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3):45-51.
[4]关晶,石伟平.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辨析[J].教育研究,2014(10):97-102.
[5]郑文,赵鹏飞.广东省特色高职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1):12-14.
[6]漆军,吴念香,李海东.我国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1):41-44.
[7]庄西真.职业院校与企业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结构:逻辑与框架[J].中国高教研究,2016(12):94-98.
[8]关晶,石伟平.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77-83.
(责任编辑:王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