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创新理念 开展数学教学

2017-09-30 00:18曹有荣
甘肃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灵感数学教学创新

曹有荣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灵感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7—0051—01

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这一过程任重而道远。课改的宗旨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目的,让学生从观察事物转变到探索事物的观念上来,从而培养学生包括数学知识在内的各种知识,并在学习生活的实践应用中,以创新能力为目的,形成一个探索性的学习空间,来适应推进现代社会的需要。

而我们原来一直奉行的教育理念,只是一味要求学生掌握书本上固有的知识,为学而学,为“分数”而学,即便是新时期教育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也依然如此:实践与能力脱钩,学生实践操作和实践能力几乎为零;教师注重的是学生接受书本知识而考得高分。这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已经明显地与当今时代不相适应。一个国家需要创新,西部边远地区的教改,更需要创新理念的春风。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数学课应体现数学的本质

教育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数学学习是涉及学生自我身心的一种智力活动,本质上是解决认识主体与认识客體之间矛盾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数学教学应注重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其特点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自己认知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如果作为发展变化主体的学生,态度消极、被动,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运用或者不能以正确的方法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身等,特别是不能或者不想动脑,去用心认识教师的所示所教,而是东张西望、心不在焉,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再好,也是对牛弹琴,不能促进学生的自身知识能力与发展。为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策略时,应注意把内容具体形象化,使学生愿学、乐学、爱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创新应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为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应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发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每一节数学课,教师都应善于结合课堂实际,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在数学教学中有机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而直观地呈现所学内容,使创新教学内容与创新教学方法相得益彰。

三、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当前,我们必须牢固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坚持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的的教育价值观。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另一方面,教师应想方设法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从生活中激发创造灵感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现实生活中蕴含的大量数据信息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合理猜测、寻求证据、做出证明、举出反例,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小组讨论,鼓励不同的见解等等。这样,学生在数学课上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全方位的收获和体验。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使得他们乐于参与到探索中去,从而有了亲身体验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经历。

如,学习了“神奇的计算工具”后,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今天虽然是利用计算器计算,但古人最初计算时是用石子或结绳的方法,后来用到了算盘等计算工具,直到现在用了计算机。学生会体验到这个发展过程融合了多少先人的聪明才智,汇集了多少先人的辛勤劳动,我们也应时时处处留心生活中的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可外向可内汇集”,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从中寻找相关的数学问题,使数学课堂在生活中得到延续和拓展,这样,不但数学课上“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更上一层楼。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灵感数学教学创新
游走在音乐创作间的顿悟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