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课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2017-09-30 23:55赵凤敏
教育界·上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行为科学课心理

赵凤敏

【摘要】小学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学科。为了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科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文章从身边的问题入手,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科学课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科学课;动手实践能力;心理;情感;行为

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这便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因此在科学课上,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方面。

一、从心理入手,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

《科学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提出:“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手奥秘的欲望。”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时刻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的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以奇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最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例如我在讲《今天刮什么风》一课时,首先问学生:“你觉得今天天气如何?”并且带学生到室外感受天气情况,回来之后让学生再谈谈感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奥秘的欲望。学生只有对某事感到新奇,才会动脑筋思考,亲身实践,探索奥秘。

(二)以新激趣

新东西往往会激起学生探索事物的欲望,这是教师挖掘教学内容的新意,使之更有新鲜感。如在讲《大脑》一课时,我让学生利用Ipad自己去收集关于大脑的一些资料。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动手中得到了知识,在实践后得到了结论。

(三)以情激趣

在教学中,很多内容都包含着一定的思想性,教师要努力去拨响学生的“情弦”。例如《国旗怎样升上去》这课,可以先让学生猜测,讨论,然后设计一个模拟升旗的小环节,当国旗伴随着激昂的国歌缓缓升起时,学生的情感瞬间被点燃。学生动了情,有了与教师同频共振的情趣,这时教师再展示一段关于动滑轮和定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课件让学生认识,以情造像,图情并茂,诱发了学生研究兴趣,并突出了滑轮的实用价值,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以美激趣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讲授《建桥梁》时,我收集并制作了大量美观的桥梁课件,如赵州桥、舟山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武汉二桥等。当这些美不胜收的桥梁映入学生眼帘并且学生惊呼“太美”时,不仅达到了认识桥梁的目的,更使学生从课件中欣赏到人们在生活中创造的美,为学生顺利进入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学当中,教师应充分发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和审美潜能,让学生通过动手参与体验教材之美。如能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就会收到“唯恐聆听不周,不知铃声之响”的效果。

二、从情感入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意识

(一)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实践表明,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主动参与的强度和实践,距离越大,教学的难度就越大。因此,教师一定不要固定在讲台的一点,要在教室里来回走动,主动接近后排的学生,缩短与他们的空间距离,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为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二)给学生一种安全感

绝大部分学生对教师都有一种畏惧心理,他们不会主动热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为使这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从内心感到是安全的,要让学生明白所做实验结果的好坏都不会影响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做得不好时也不会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嘲笑。教师在课堂上要多观察,尽量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去欣赏学生,赞美学生,肯定学生的能力,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使用一些轻松愉快的语言给学生以安全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三)树立学生自信心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每通过努力完成一项任务都会产生成就感,而一旦动手操作遭到其他同學的嘲弄,他们便会丧失信心。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估计每一个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适中。如果学习任务的难度定得过低,学生不费力就能够完成,那么学生便会产生轻视心理;如果难度过高,学生会因为无法完成而丧失信心。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教师要把难度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如何控制这个标准,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随机调节难度。当学生失败时,教师应给予帮助和鼓励;当学生成功时,应给予表扬和肯定,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树立信心,愿意动手、动脑参与创造。

三、从行为入手,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一)注重观察能力的训练

实验课首先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在观察中掌握实验步骤、方法。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良好观察习惯的培养,把实验过程与指导观察方法联系起来,从而发展学生的动脑分析、动手参与能力。例如在教学《大脑》一课时,教师出示大脑模型,学生通过有序观察,初步了解大脑的基本结构,然后通过自主探究收集资料,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大脑的形态和结构,从而了解人体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

(二)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是锻炼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在分组实验前,科学教师要根据学情分配好小组,并让学生明确实验目标、要求、步骤、方法,让学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愉悦的心情下进行实验,以提高分组实验质量。在学生动手操作中,教师应发挥引领作用,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引导使学生获取新知。

(三)学生动手设计实验过程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大都是由教师精心设计实验活动,并一步一步演示实验步骤,学生接受很被动。为打破这种禁锢,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创造条件,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在教学《电磁铁的磁性》一课时,先提出“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在分析“由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三个因素有关,至少要做六个实验,每个实验要考虑变量和不变量,哪个是变量,哪些是不变量”之后去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最后动手实验,以验证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实验过程中,不仅要动手,而且要仔细观察,还要认真地填写实验记录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团结意识。

(四)开展课外动手实践活动

学习科学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课外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广阔天地,学生能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开展课外动手实验,给学生创造想象和动手的空间,挖掘他们的动手潜能,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比如课后让学生进行科学小种植实践;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利用好家庭吸盘挂钩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行为科学课心理
难忘的科学课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心理小测试
这样的科学课,我喜欢!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