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2017-09-30 21:18陈秀庭
教育界·上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小学数学

陈秀庭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分析了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并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心理品质;德育素材;激励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曾经说过:“取得成就的因素不在于智力、学历等,而在于是否具有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等健康心理品质。”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培养21世纪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是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小学生不良心理行为现象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化,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他们中的部分人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身上存在懒惰、怯懦、自私等缺点,给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将无法估计。

二、小学数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基本途径。而小学数学又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新大纲明确指出:“要根根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品质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现实教育的要求。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策略

(一)善掘德育素材,增强民族意识和危机意识

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因素。因此,教师要将小学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德育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让学生不但能够学到数学知识,还能感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和感染。一般的德育素材有以下几种。

1.数学史料。教材中的“你知道吗?”板块其中多为数学史料,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教学研究的突出贡献,能够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的丰功伟绩,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奋发拼搏的精神。例如:“我国在2000多年前就用算筹记数。”“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比西方国家要早一千年。

2.数据材料。在数学教科书的例题、练习中存在着许多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和说服力的数据材料,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在不断发展,社会竞争激烈,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祖国发展的时代脉搏,同时还认识到近代我国综合国力与世界强国的差距,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危机感与使命感,激励学生为富国强民而努力学习。

(二)善借科学性、实用性的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崇尚科学、努力学习的意识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为研究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习探究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决心和信心,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例如,学习土地丈量和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的计算时,让学生实地测量计算,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懂得这些知识在建筑工程、农田水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要善于观察,积极挖掘生活中、社会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

(三)善设小组合作,实践活动,培养合作、交流、创新的意识

小学生由于阅历浅,对于如何与人交往,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经常会出现与其他学生不和,与社会冲突等现象。因而教师应当结合新课改的教材和大纲要求,创设心理锻炼的机会,帮助小学生树立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意识,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探究环节,设计小组合作、小组竞赛等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还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走出教室,积极参与社会调查、课外阅读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例如:高年级学习“利息”知识后,组织一次“我是小小存款员”的数学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到银行调查利率情况,访问业务人员,填写调查报告;组织“业务小能手竞赛”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动手,动脑,动口,进行充分的心理体验,积累正反两方面经验,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培养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等,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善设练习,增强勇于进取的心理意识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人们获得成功所必具备的素质。如今一些小学生生活条件优越,缺乏吃苦耐劳的毅力,在学习上养成了怕麻烦、怕动脑的坏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数学学科逻辑性、严谨性强的学科特点,采用设难障碍法、竞赛提高法、条件限制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例如,可以设计一题多解、趣味数学的练习,对于善于思考的学生激励评价,引导学生多思,克服怕动脑的心理意识。又如,经常开展一些定时定量的竞赛活动,在这些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认识自我,磨炼自我,超越自我,克服怕苦怕累的心理,培养坚强的意志、勇于进取的心理品质。教师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自我修养、语言表达、人格魅力、耐心与责任心等优秀品质,同时还需要教师爱岗敬业,对教学事业热爱,对学生有充分的耐心,积极主动地帮助每一位学生提高他們的成绩。同时,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完善自我,对自己的教学学会反思,发现不足的地方应及时改正。

(五)善用激励手段,增强向上、向善的心理意识

从教师在孩子面前实施激励性的暗示与认可的那一刻起,就已在孩子身上种下了一颗向上、向善的种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行为表现,适时适度地使用好激励和暗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如: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给学生以更多的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机会;要善于使用赏识、赞赏、鼓励,当学生表现出色时要充满激情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当他们失败时,要张开有力的臂膀给予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面对学生,教师要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的榜样示范作用,用积极向上的做事态度、善良谦卑的做人态度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时刻给学生注入正能量,让学生认可自己,相信自己,挑战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教师可积极参与学生实践活动,如数学游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在数学游戏中鼓励学生,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如,“认识图形”一课中,教师可将学生分组开展一个课题小活动,每组5人,要求各组学生根据教师口号快速摆出相应的图形形状。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图形,还可以有效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友爱的品质。

(六)注重教师品质培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而且要求教师能够自我学习,自我改变。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为达到此目的,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品质,增强对学生教育的耐心。另外,对教师的高要求也正是对教学质量高要求的体现。传统理念下,只以学生成绩来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使得教师将工作重心都转到了提高学生成绩上,而忽视了自身心理品质的培养。于是很多教师对于成绩较差或是难以教导的学生选择了放弃,没有办法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学校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的职称评价制度,以此激发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地去培养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科学的职称评价制度不光注重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成果,对于教师的心理品质和职业素养也有着很高的要求。例如,学校可以建立“小学数学优秀教师”的职称评价,从多方面来对教师进行职称评价,在取得“优秀教师”的职称之后能够多领一份职称工资,以此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新课改理念提倡要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使学生的心理达到全面和谐地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将来参与建设祖国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炳荣.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15):123.

[2]李春霞.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4):80-81.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小学数学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江苏省儿童七项心理品质调查报告(下)
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培养策略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实践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