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
【摘要】8月23日刚刚结束的第43届亚太广播发展机构(Asia-Pacific Institute For Broadcasting Development,简称AIBD)年会上,揭晓了亚太广播发展机构广播电视奖(简称AIBD 奖)2017年度最佳节目,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节目中心采制的广播特写《大手和小手,牵着一起走》获得关注“流动人口/移动的旅程”主题(也称选题范围)年度最佳广播节目奖。本期倾听世界栏目结合两位主创人员的创作感想对该作品进行了点评。
【关键词】流动人口 流动儿童 广播特写 音响 主角 留白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C
通常的广播电视节目评奖都是按体裁设项的,但亚太广播发展机构(Asia-Pacific Institute For Broadcasting Development,简称AIBD)广播电视奖(以下简称AIBD奖)是“命题作文”,每年规定主题(选题范围),参评者在规定的范围内采制节目。AIBD奖每年的选题范围都有变化,由亚太广播发展机构的决策层根据本地区广播电视的发展需要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而设置。2017年的选题范围是:流动人口/移动的旅程。作品征集通知中这样表述:“近期,流动人口/移民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通常的报道是冰冷的数字解读,很少能看到有人情味的故事。在追求光明前途、逃离苦难的路上,很多流动人口或者移民面临着不为人知的艰难险阻。主办方鼓励和期待作品讲述有关流动人口的喜乐与挣扎的个人故事。”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社教节目中心采制的广播特写《大手和小手,牵着一起走》(下称《手牵手》)获得这个选题范围2017年度的最佳广播节目奖。
一、选题独特 角度新颖 直指人心
“流动人口/移动的旅程”可写的内容非常广泛,但《手牵手》选择“流动人口”中很少被媒体关注的“流动儿童”,从“亲情”入手,展示三个打工家庭的孩子与母亲的故事,聚焦他们在“移动的旅程”中所感受到的身心苦难和渴望安定于都市的努力。孩子是需要保护的,苦难中的孩子容易引发社会的关注。选择这样独特的题材,又找到这样新颖的角度,使这个节目具备冲击国际奖的前提。
二、采访方式专业 深入扎实 音响有感染力
《手牵手》中每个人物都有让人听了难以忘怀的音响。三个孩子,邹涵说大大的“拆”字,肖梦蕊清唱《时间都去哪儿了》,李苏的“也说同一句话”;三位母亲,谭柳平说“糊糊虫”,胡艳“把一辈子的碗都洗了”,苏治玉讲阅读改变亲子关系,还有丰富且识别度很高的环境音响,等等。这些是节目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前提。而这些音响的获得缘于专业的采访方式、深入扎实的采访功课,缘于记者和录音师的完美搭配。
1985年,国际广播特写大师布朗先生(Mr.Brown)来中央电台讲授广播特写制作时,传授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和录音师一起去采访。这种方式促成了中央电台许多优秀广播特写的成功。《手牵手》的主创刘旻嘒和路菲,他们的合作可以说是近年来一次成功的实例。采访前两人就分好工,采访中一个与采访者面对面、专门提问,另一个坐两人侧面的中间位置专门录音,各司其职。这样的好处是:提问者专注于和采访对象的交流,从眼神到双手乃至整个身体语言,全部沉浸在真诚的倾听状态,成功地吸引了被采访者的注意力,极大地调动了被采访者“说”的愿望;同时,录音师专注于录音,像隐形人一样,坐在被采访者的视线之外;被采访者看到的是对面的记者,而忽略了话筒的存在。这种松弛的状态为深入被采访者的内心提供了可能,录音师的专注又保证了音响的质量和完整。此外,两位主创价值观的高度一致和性格上的互补,也是采访成功的重要因素。
当然,还有运气!两位主创通过第三位妈妈——创办“家长课堂”的苏治玉幸运地找到了另两位妈妈。真是天助自助者!
三、找到主题 让节目有魂
第一次听这个节目,标題叫《我想要爱》,非常惊喜:这绝对是一个获奖的选题!有特别独特的内容、特别珍贵的音响。可惜,没有被充分地运用,就像珍珠落在土里。独特的题材只在表达“呼吁社会关爱流动儿童”这个主题,流于一般。其实,这个节目的光彩在于三位打工妈妈积极向上、笑对苦难的心态,在于社会对于移动人群的帮助和移动群体的自觉、自助。我所要做的是:把主题从普通的“秀苦难以求关注”升华为展示移动人群自身的美丽和社会的关爱。
这个主题主要通过三位妈妈来表达,其中第三位妈妈苏治玉是最重要的,是“灵魂人物”,但《我想要爱》里展现得最少,平面、死板、说教,需要还原生活中的苏治玉的形象,需要为她的自助和助人寻找心灵动机。好在记者的采访很深入,有这样的素材,只是没有选用而已。只要苏治玉的形象立起来,这个节目的主题就升华了。此外,我还从中拎出表达主题的另一个重要人物——社区学校的志愿者刘雄,他是曾经的流动儿童、现在的大学生:“就是因为我小时候的这种经历,我就想让更多的孩子避免这种遭遇,给他们一些安全感和归属感。”把刘雄从第一个故事的串场角色单独提出来,成为联接三组家庭、贯穿整个节目的暗线人物,让他悄悄地不留痕迹地丰富着主题,增添了节目的真实性、可信度。
当节目从《我想要爱》变为《大手和小手,牵着一起走》后,同样的选题、同样的素材、同样的人物,所表达的主题已经完全不同,《手牵手》不再只是呼吁流动儿童需要妈妈的关注和社会的关爱,还表达出流动人群自身的奋斗和互相的支撑,更重要的是突出了稳定人群对流动人群自觉自愿的帮助,在富有人情味地“讲述有关流动人口的喜乐与挣扎的个人故事”的同时,自然地呈现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心灵、中国社会的和谐安宁。节目有了更高的格局、更高的境界。
1.让音响成为主角 让解说回归原位(配角)
《我想要爱》中特别有感染力的音响被掩藏在大段大段的感受表白、煽情的转述和总结性叙述的解说词里,音响成了解说词的旁证。修改后,音响成为节目的主角,而不是记者解说的佐证。让人物直面听众,而不是通过记者的转述。让解说退回陪衬音响的配角地位,而不是凌驾在所有音响之上的“第一主角”。endprint
解说只有在音响不能表达而又必须与听众交待的时候才出现,所有可以用音响表达的全部用音响表达,这是广播特写的基本样态。解说词之所以被称作“旁白”,是因为被采访者的声音、现场的音响才是广播节目的主角。解说词一定要尽可能地少,说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平和地说,陪衬着音响说,不越位;与音响相融着说,不突出。
2.架构节目——形式上平行展开 内容上层层递进
《手牵手》主要讲述三位打工母亲与孩子的故事。作品采用平行的结构,三位母亲和自己的孩子一组一组地出现,但是并不单一、枯燥。三位母亲有共同的特征,但又有各自的特色。从觉醒到要把孩子带在身边(第一位母亲谭柳平),到为孩子提供自己的房间(第二位母亲胡艳),到帮助孩子创造内心的丰富与安宁、并由己及人创办“家长课堂”(第三位母亲苏治玉),最后,这三位母亲都出现在同一个场景——“家长课堂”,三个不同的故事在形式上平行展开,在内容上却深度关联,层层深入地表达着主题,推动着主题发展。
3.架构节目——开头先声夺人 结尾意味深长
节目开头,笔者建议用邹涵说大大的“拆”字那段音响,就是因为这段音响具有听觉冲击力。且“拆”的敏感和热传,会放大这段音响对听众的吸引力。
而把肖梦蕊清唱《时间都去哪儿了》从正常时序的中部抽出,放到最后做结尾,并混出胡艳对“未来打算”的回答,让孩子催人泪下的清唱和着妈妈爽朗自信的笑声,构成一个温馨温暖的场景,营造一个让听众回味、釋放情感、引发思考的氛围,意味深长。
广播是线性结构,如何让听众知道这个节目是三个故事,吸引持续收听,除了在每个故事的讲述上尽量用最有吸引力的音响外,节目还设计了一个一分钟特写,放在节目的开头:浓缩整个节目的精华,展示节目的主要人物,并留下最精彩的音响,提升坚持到最后的听众的收听满意度。
把最精彩的音响放到最后,需要不功利的克制和坚强的专业自信。坚定地相信精彩的内容、专业的编排制作技巧会让听众听到最后并且意犹未尽。
4.留白 给听众回味思考和想像的空间
这是我国广播人普遍忽略的问题,甚至是认识上的误区。记者把音响接得很紧,显得自己节目做得出色;录音师认为节目中出现“空白”是失误。其实,广播节目中适当的留空,可以让节目更完美,就像音乐中的休止符一样,有了“休止”,才显出整体的流动和丰富。少,反而更多;空,却更丰盈。特别是广播特写,忌讳把节目做得紧、满,一定要留被采访者说话时的气口,特别是人物情感的停顿,还有转场的自然空隙,让节目听起来从容、流畅。《手牵手》最后一版修改做的就是这一工作。其实只是节目时长多出了十几秒,却让节目更像精品。最重要的是,让听众听起来更舒适,为听众营造了回味、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此外,适当的配乐,会提升节目的可听性。新闻类节目在使用广播特写的形式时,选择要不要用音乐、用多少、怎么用,要特别谨慎,只在必需的时候再用。《手牵手》只在第三个孩子李苏说“也说同一句话”后配了一小段情绪音乐,帮助听众体会李苏与妈妈的隔阂和妈妈无法表达的伤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