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017-09-29 06:22洪宗辉
读天下 2017年21期
关键词:空间观念小学数学课堂

摘要: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它是几何形体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间的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表象。它不是靠教师的传授就能形成的,而是学生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产生的体验和感悟。空间观念的培养有助于发散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帮助他们更顺利地解决立体几何知识学习中的困难。也有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更顺利解决数学问题。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个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学习立体几何的基础。是小学数学课堂教育的重要内容之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教育,使得小学生能够建立起基本的空间观念是当下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理应具备的基本数学素质之一。小学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要求就是能根据实际存在的物体形状想象出它的几何形状,也能根据已经给出的几何形状想象出实际物体的形状。能根据三视图、展开图等想象出实物的立体模型。

一、 联系实际生活,感知空间观念

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数学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小学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已经大量接触到了各种几何图形,比如书本,玩具球,积木等等,在他们的脑海中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小学教师可以在进行数学教育的过程中,联系学生日常所接触到的各种几何图形,利用他们的生活经验设计出各种直观易懂有趣的教学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们在玩乐中得到教育,也加深了他们对于各种立体几何图形的感知能力,从而进一步加深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联系课堂内容,对于所接触的各种事物进行联想,进一步加深他们的印象,使得学生在实际生活过程中积累到丰富的立体几何知识,帮助他们构建起一定的三维想象能力,为他们以后的空间观念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引导学生观察,建立空间观念

在学生对几何图形或者实际生活中的几何实物观察的同时能够透过实物表面现象,探究发现事物的本质。通过对一个事物站在不同角度的观察感受,逐渐得出对事物的纸上平面图的看法,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例如,在立体几何数学中把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对比,空间图形性质与平面图形的性质对比,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把物体或模型与所画图形进行对照,进行直观分析,在视图教学中可以通过活动影片与视图对照,分析视图的性质,在解析几何教学中把数、式与图形对照,使学生理解各种曲线的性质等等。对于一个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所观察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体会事物,在学生的脑海中构建起三维立体观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多引导学生在实物和平面图形中进行相应的转换,在一次次的转换中培养起空间观念。小学生的思维意识通常都比较直观,他们对于事物的印象都是来源于生活观察。因此在小学生的教育活动中,要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实物模型,让他们在对事物进行观察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空间观念。

三、 注重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

知识是有限的,而实际经验是无限的。动手操作的实际过程是小学生建立空间立体观念的重要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观察体会感悟,还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例如,教学《认识立体图形》时,教师让学生感知实物形体后,让学生分别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用手摸一摸,并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它们分别是怎么样的?在摸完长方体时,学生说“长方体是平平的,上下一样长,左右一样长,前后一样长”,为了验证学生的结论,老师又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让学生比一比,从而得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6个面,相对的面一样大。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教学正方体,得出:正方体是方方正正的,它有6个面,每个面大小一样。摸圆柱体和球体时,张老师还让学生把它们推一推,滚一滚来体会它们的侧面是光滑的没有棱角。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推一推等实际操作,抽象出这些几何形体的特征,使学生对这些几何形体有了较清晰深刻的表象。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更是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空间观念。

四、 借助多媒体,深化空间观念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活动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很多学校都会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进行教育活动。依赖于多媒体教学的简便灵活性,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立体几何。书本知识具有静止性,学生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能力来构建空间观念,而多媒体教学就具有灵动性。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变化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也加深他们的印象。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完整地展现立体几何图形的变化过程,从几张平面图变为一个立体图形。让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空间的力量,进一步深化了他们的空间观念,也增强了他们的认知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 精心设计练习,巩固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要求教师在学生建立了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还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对学生建立的空间观进行巩固,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练习,进行多角度的训练。张老师在上完新课后设计了多层次、多感观参与的练习,来巩固学生所形成的空间观念:一是神奇魔术师的游戏活动,让一个学生说想得到什么形状的礼物,另一生在魔盒里摸出相应的物体,以此来巩固学生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二是猜谜语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三是连一连活动,把各种形状的實物与相应的立体图形连起来,要求学生从实物形体中抽象出几何形体,以此来培养学生抽象能力。四是数一数,图中有几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通过辨认,学生对各立体图形的特征的认识得以巩固。

数学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服务生活。要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育中培养起学生的空间观念,就需要理论结合实际。引导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去联系数学知识,体会和了解到数学的乐趣,以及数学对于实际生活的重要性。帮助小学生进一步树立起空间思维,引导他们利用数学的思维来认识和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小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尽量丰富他们对于几何图形的认知,帮助他们建立起空间观念,便于他们更好地学习,也有助于他们日后在实际生活过程中认识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伍道来.小学数学几何空间观念教学培养探究[J].时代教育,2018,(2):199-200.

[2]朱华英.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8,(24):110.

[3]金海波.例谈空间观念培养的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7,(11):34-36.

作者简介:

洪宗辉,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大南坂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空间观念小学数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微探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