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共性与个性兼容原则

2017-09-29 12:33丁春茹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共性个性

【摘要】寝室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地位。本文以“共性与个性兼容原则”为主旨,从“建设原则”、“共性元素”、 “个性特征”、“建设途径”四个方面对高校寝室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寝室文化建设 ; 共性 ; 个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227-02

寝室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和第三课堂”,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及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阵地,是培育健康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基地。寝室文化是基于大学生寝室这一特定空间,依托社会文化背景,因寝室成员与外部环境以及成员之间的社会互动而形成的物质环境、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即包括寝室布局、规章制度、卫生状况、审美情趣、道德标准、人际关系、学识智能、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作为校园文化的子文化,对大学生寝室成员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丰厚学识的累积,有利于和谐美好校园环境的打造,有利于学生高雅品味情操的培育。湖南信息学院近年来在以打造“三室”建设(即“和谐之室”、“求索之室”、“精神之室”)为主要内容的寝室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深切地认识到,只有兼顾“个性”与“共性”,才能真正打造出符合“和谐”、“求索”、“精神”要求的先进寝室文化。

一、个性与共性并存:优秀高校寝室文化的建设原则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毛泽东《矛盾论》

从毛泽东同志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共性和个性是每一事物固有的本性。共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共性是绝对的,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共性只能在个性中存在。任何共性只能大致包括个性,任何个性不能完全被包括在共性之中。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这个深刻的哲学原理同样适用于高校寝室文化建设:寝室文化建设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通过个性和个性并举来寻求共性与个性矛盾运动平衡点实现和谐共荣的过程。

从湖南信息学院近年来寝室文化建设实践来看,共性代表必须遵循的基本底线原则,包括寝室全体成员必须遵守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共同约定的行为准则,如“作息制度”、“安全制度”、“卫生制度”、“文明公约”等等;个性代表寝室文化建设中蕴含的适度自由原则,如相对独立的私密空间、各具特色的装饰摆件、风格迥异的言谈举止、无伤大雅的个人爱好等等。

缺位了共性元素,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寝室成员各行其是、互不相让,就会彼此妨碍伤害、行为失控,造成在法纪法规、道德水平、安全和谐方面“出位”。在该校就发生过一名男生不顾室友反对违规豢养宠物狗导致的“同室操戈”斗殴事件;也发生过因不堪忍受室友“二手烟”残害强烈要求换寝导致同学之间关系紧张的案例。这种情形下,“和平压倒一切”,低水准的“停战”就会成为寝室第一要义,高层次的寝室文化建设就会遥不可及。

丢失了个性特征,所有寝室“千室一面”,就会单调乏味、毫无魅力可言,失去对寝室成员的吸引力,使之“乐不思归”。当置身于精心设计、亲手布置、符合自己审美要求而又舒适温馨的寝室之际,时下大多数高校常见的学生夜不归寝、随意损坏寝室设施、寝室脏乱等现象就会遏制。2015年11月,该校某二级学院在寝室文化建设中,大学生们对寝室室内、外墙过道进行了极具个性化的美化装饰,该院寝室文化的特征和品位得到提升,寝室各项工作在全校排名也随之大幅攀升。

因此,个性与共性并存应成为高校优秀寝室文化建设中需遵循的基本准则。

二、优秀高校寝室文化的共性元素分析

1.以生为本

寝室是学生之家,优秀寝室文化必须要以生为本,为学生的生活起居带来更多的方便舒适。缺少人性化的“游戏规则”是得不到学生拥护和执行的,如一味追求美观整洁而不顾学生的生活需求和正当的个人爱好,不允许寝室出现卫生工具、不允许无课的学生在寝室睡觉、不允许床头出现毛绒玩具或者睡前阅读的书籍、任何时候寝室的垃圾桶都不能看到杂物等等。到头来,规定成了一纸空文,管理的权威也会受到严重削弱。

2.依规合法

遵章守法是公民的底线和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落实在寝室文化建设上,意味着所有寝室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坚决杜绝一切打着“个性化”旗号触碰法纪“红线”的言行,如涉黄涉毒、赌博酗酒、私拉乱接、非法传销、高空抛物、打架斗殴、吵闹喧哗、私自留宿、盗窃行骗等。

3.健康向上

凡有利于个人、家庭、国家、全人类的和谐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使人们在心灵自由、身体健康、财富自由等方面获得最大满足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反映在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上,凡是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文化就是每个寝室都必须做到的带共性的先进文化,如环保节约、按时作息、文明帮扶约定等。

4.学习成长

大学最具创造力,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开阔眼界、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是大学生的职责和使命。寝室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所有软、硬件设施都要考虑到学生发展需要。如社团、艺术类专业学生需早训,学校的热水供应、寝室门禁等制度就应该灵活执行,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方便;某些专业的学生在寝室布置时突出专业特点,只要不破坏寝室设施、造成安全隐患,就应该给以积极的鼓励支持。

三、高校优秀寝室文化的个性特征

1.地域特征

寝室成员来自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这种差异性也会在寝室文化中得到体现。从寝室的装饰品来说,西北的剪紙,西南的蜡染,瓷都的瓷器;从寝室的地方食品来看,酱板鸭、东江鱼,酸萝卜,琳琅满目,品尝分享,妙趣横生。

2.性别特征

男寝从色彩到造型到摆设都有明显的阳刚之气,常以“华山论剑”、“英雄联盟”、“笑傲江湖”等自命名;女寝通常温馨雅致,粉色、紫色广泛运用,绒毛玩具、风铃、植物、软装饰等时有可见,常以“漱芳斋”、“淑玉居”自命名。

3.专业特征

设计专业的寝室布置有很强的色调感,放置画板等用品的空间必不可少;电脑是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寝室的必备品,寝室布置要考虑到电线插座一类的安全美观;体育类专业学生寝室一定要有运动器材放置区和更多的服装运动鞋洗涤晾晒场所等等。

4.才艺特征

大学人才荟萃、藏龙卧虎,“身怀绝技”的大学生大多都喜欢在寝室上演“才艺秀”。而且往往“传染”室友,形成鲜明的寝室文化特色。如某女寝的四位同学都是热衷“十字绣”的“绣娘”,导致五彩缤纷的寝室成为远近闻名的“绣阁”

5.审美特征

寝室文化建设没有固定程式,只有相同的志趣。湖南信息学院的寝室文化建设就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色调桃红柳绿、摆饰独具匠心、风格各有千秋,表现出强烈的审美差异。

6.发展特征

大学生对职业生涯都有着各自的规划。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寝室的学生往往相互影响,走上相仿的人生道路。如27栋212寝室软件专业李菲等四名女生,情同手足,你追我赶,全都达到国家奖学金的评审条件,以“琴棋书画”命名的寝室高雅向上,在学校寝室文化建设展示中赢得了高度好评。

四、建设个性共性并存的高校寝室文化的途径

1.优化评价机制

坚持“个性共性并存”原则,完善寝室文化建设评价机制。针对共性设置底线并做出底线不可逾越的权威性规定,同时针对个性设计温馨线并允许温馨线异彩纷呈。

2.开展专业指导

寝室文化建设是件“技术活儿”,单靠学生的能力难以全部独立完成。寝室文化建设应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倚靠专业老师、辅导员、宿管员的指导进行。

3.拓展活动载体

寝室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是实践育人,要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如打破学院、班级的界限,以楼栋、寝室为单位开展设计装饰、文体竞赛、争先创优等活动,既体现“底线”共性,又张扬“温馨”的个性。

4.提供优质服务

寝室文化建设牵涉到多个职能部门,要全员育人,齐抓共管,为学生开展寝室文化建设提供必备的制度规定、考核评价、后勤供应、专业指导、设施维护等保障,使寝室文化建设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高端大气,又落到实处。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小寝室彰显大文化。“美就是和谐”,作为高校的学生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寝室文化建设的共性与个性并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寝室文化建设工作予以正确的引导,科学的评价,积极的参与,充分的保障,使之进一步趋于完善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王立革.《大学寝室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人格成长》,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2]李成华.《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研究与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7期

[3]刘玺明,刘薇,张罡.《新时代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8)

[4]曲琳璐.《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科教导刊2015年第7期

作者简介:丁春茹(1964.2—),女,汉族,高級讲师,主要从事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研究。

猜你喜欢
共性个性
浅谈书法与城市雕塑之间的联系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浅谈幽默式教学在中学生物课堂中的作用
语言表达重“个性”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V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