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爱
【摘要】反思性教学法具有以思促教的作用,可以有效督促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结果,提升课堂教学成效。本文主要分析了反思性教学法的特点及优势,并着重探讨了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高中生物;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42-02
反思性教学是反思文化发展的产物,作为适合素质教育需求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其实质就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对已完成的教学行為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再度审视,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以矫正和补充教学的不足。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反思性教学方法,将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创新思维与自我发展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反思性教学法的特点
第一,反思性教学具有创新实践特点。反思性教学是一种可重复实验的操作反思,坚持科学评价与人文评价的统一、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统一。教师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出发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指导等进行反思,并据此对教学工作进行及时调整。反思性教学的反思,不是单纯的经验总结,而是通过创造性思考来探寻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具有较强的创造性色彩。
其次,反思性教学强调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在反思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反思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更合理的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新问题,这会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激励其不断改进教学,从而使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框架、教学观念、考核评价等实现最优化,促进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提高。
第二,反思性教学强调两个“学会”,即“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学会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习教学的技术,还要增强教学思维能力,学习教学伦理与道德知识,将自身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融合起来。“学会学习”不仅有技术内涵,也有人格蕴意,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会“学会教学”,加强与社会多阶层的合作与交流,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宽自己的思维和眼界,将个人教学思想和行为,与社会总体教育目标保持一致,从而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学者型或双师型教师。
第三,反思性教学注重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感”。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将自身完全融入课堂教学中,自觉、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这将有利于培养教师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
二、反思性教学法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高中生物反思教学的设计
教学过程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在实施反思性教学之前,高中生物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特点存在脱节或悖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环节设计。要注意遵循如下几点:一是要与高中生物学科的总体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指向性要明确,从而使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控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教学目标应能成为教学设计的操作性指令,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三是要体现全面性与有效性,留出足够的反思空间。高中生物课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教师可以从此角度进行生活情境导入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二)反思性教学有效策略选定
在制定教学策略的时候,教师需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制定不同教学策略,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通常来说,反思教学的教学策略选择包括两个环节,首先,高中生物教师要综合考量高中生物教材、高中学生的特征,做好课前“三备”,即备教材、备教学、备学生;其次,反思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思维、探索能力、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想象能力,在实施反思性教学策略的同时,教师也要及时反思教学策略是否适合教学实践,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以及学生与教师的配合度,及时评估学生的课堂学习结果。如果发现采用的教学策略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就应及时改革与创新教学策略与方法,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针对重难点进行反思
对于特别难理解的知识点,生物教师可以借助微课、PPT等方式,进行分散讲解,化繁为简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内容。例如,在教授《生物的变异》一课时,针对单倍体育种及多倍体育种的相似性和区别,生物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单倍体植株在培育和改良新品种的捷径”讨论,将问题细分为多个小问题:普通杂交育种要想获得一个纯种需6-8年,单倍体育种为什么只要几年?其后代选择为什么要采用纯合?表现型又是怎样的?其满足生产需求的基因型特点是什么?这样,将能使学生养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思考、严谨分析的生物科学基本素质。
(四)利用反思性教学拓展知识
教师在生物课的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来进行知识拓展和探究,帮助学生建构起已学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使他们能在批判性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生物学中更高层次的知识。例如,在伴性遗传内容中,关于基因的基本分离规律和减数分裂,二者之间就存在比较密切的关系,生物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假如某种基因只有X染色体,在这种情况下,其遗传状况将会如何?所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将会怎样?所占比例又将怎样?这种环环相扣的反思引导,能够使学生逻辑清晰地将X染色体上的显隐性基因问题理解透彻。在拓展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举一反三地挖掘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重难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反思性教学是帮助教师和学生自我塑造的过程,为教师的研究教学、学生如何学习提供了方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反思性教学方法,教师将能更加客观地评估自己的教学过程,学生将能更好地认知自我、学会学习,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学生学习效率,促进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活动质量不断优化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漫漫.高中生物教学中反思教学方式的运用分析[J].亚太教育,2015,(13):35.
[2]郝建华.高中生物教学反思性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9):222-223.
[3]吴华.反思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3,(0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