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国庆
摘要:生本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一项具有进步意义的成果,其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更是推动现代教育事业发展重要动力。笔者在本文中以生本教育在小学高段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如何提升生本教育在小学教学阶段的效果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高段;生本教育模式;问题;解决对策
中国分类号:G4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环节中的起步阶段,该阶段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会对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涯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最为科学和有效的教育,生本教育模式得以应用,作为现代教育模式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教学方法,其所坚持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其成为了教育事业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部分小学高段已经开始采用生本教育模式,但从实效性来看,其尚未达到与之付出相符的教学效果,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小学高段生本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想要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育,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
一、生本教育在小学高段教学中的问题
1.“差别待遇”,全面教育难以实现
从目前生本教育模式在小学教育过程的状态来看,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教师对于生本教育认识的“差别待遇”,其所造成的影响就是生本教育效果偏低,难以发挥出实际功能性与作用。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过于重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在他们看来高分就是教学行为最佳效果的表现。在这一背景下,相比于新生代的生本教育模式,教师更依赖于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坚持自我教学风格,而置生本教育模式于不顾,最终导致只有部分班级开展生本教育模式,全面教育目标难以实现。
2.“循规蹈矩”,学习动力难以激发
自唐朝科举制度开始,我国以应试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就已经形成,其虽然为我国发展贡献了不少人才,但从现代教育的科学角度分析,其是存在一定片面性的,尤其是在小学教育这一初级阶段,此种教学思想、教学模式都是极其错误的。为了改变这一教育状态,生本教育模式得以研发。然而,由于长年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得此种教育模式逐渐成为了被学生、被教师、被家长、被社会所认可的教育模式,并形成了固有的学习思维。学生作为教学行为中的主体,他们对于学习本质的错误认识,使得他们在接受生本教育模式教学时的学习动力不仅难以激发,甚至会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这使得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育模式很难真正展开,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3.“水土不服”,实践效果低于期望
这里所说的“水土不服”并非成语之原意,而是指生本教育模式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为了便于理解,统一称之为“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表现之一:学校教育環境与生本教育模式需求不符,以至于难以有效展开;
“水土不服”表现之二:教师教育理念与生本教育模式存在差异,以至于难以落实到教学当中;
“水土不服”表现之三:学生学习思想与生本教育模式存在差距,以至于难以激发学习兴趣。
二、提升小学高段生本教育效果的措施
1.构建良好的生本教育环境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都离不开良好的教学环境支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学校作为最为基础的教学环境,其必须要构建起良好的生本教育环境,才能够为生本教育模式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持。为此,学校可以为教师开展一些生本教育模式的研讨会,来帮助教师正确的认识、理解、重视并掌握生本教育模式,必要情况下,学校可以以教学考核的模式来将生本教育模式硬性的落实到各班级当中,让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逐渐发展生本教育的优势所在,为生本教育模式构建基础教育环境。
2.树立教师的生本教育理念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角色,其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会对学生的学习理念产生影响。在这种客观前提下,教师必须要树立起正确的生本教育理念,才能够为生本教育模式在小学教育中的有效开展提供助力。想要达成这一目标,单纯依靠学校的教学研讨、硬性考核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作为教学知识的传授者,必须要深刻考虑生本教育为什么能够在我国教育事业当中掀起如此之大的波澜,为什么就能够获得如此高的期待。正所谓“存在既有价值”,生本教育既然能够被我国教育界如此重视,那么其必然有之道理,即使我们尚未理解其中一二,也应该去尝试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因为“惊喜”也许就藏在其中,等待我们去发现。
3.培养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
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围绕学习主体展开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事业进步的表现。想要让生本教育真正的落实、开展,并发挥其有效性,做好对学习主体正确学习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需要身为教师的我们从教学思想上、习惯上、方法上逐渐的转变,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与帮助,让他们在生本教育模式下逐渐发现以自我为中心学习模式的益处,从而对生本教育模式予以肯定,并在其影响下将学习兴趣更好的激发出来,将学习思维更好的调整过来,为自己当下与未来的学习道路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总结:
综上所述,生本教育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其对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升学校课堂教学效果的确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但从其目前在小学高段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其优势及作用尚未得到真正的发挥,这与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校、家庭的教学氛围都有着相当程度上的联系。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真正的发挥出生本教育的作用,就必须要对其予以重视,将其真正的应用到教学行为当中去,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钻研与探索去提升生本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效果,积极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为生本教育模式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持,为小学教育效果的提升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莉,关敏,孟伶俐.一步一步走向学生好学的境界——沈阳市皇姑区宁山路小学生本教育侧记[J].现代教育论丛,2011,Z1:60-65.
[2]汤小竹.生本教育与导师制——对中小学生本教育评价机制的一种思考[J].文教资料,2011,05:159-1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