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懿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单一、媒体选择不当和效果评价欠缺三个方面。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以其在设计过程中“适当”的特点,对传统的课程设计模式进行了革新,以期可以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思想政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一、引言
高校思政课程开设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端正的思想政治观点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了要以加强高校网络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利用网络及新媒体手段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而混合式学习理论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环境发展起来的“新兴”教学策略,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二、混合式学习理论概述
“混合式学习”的英文是 “Blended learning”,在国内也被翻译成“混合学习”、“融合式学习”或“混成学习”。目前,学界对于“混合式学习”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意见,许多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比较著名的有学者Singh和Reed提出的5R定义, 我国学者何克抗教授提出的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等。本文的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黎加厚教授对于“混合式学习”的定义,即认为“混合式学习”是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最终目的,通过前端分析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模式、策略、媒体以及技术,以期使学习效果最大化的学习方式。
三、目前高校思政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我国的教育政策在制定时常常带有明显的“自上而下”的特征,忽视了教师教课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采用的教学模式沿袭着中国传统教育的“讲授”模式,也就是教师只注重讲课本身,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不能够真正了解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致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甚至学生上课出现“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现象。同时,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本身存在一定的思辨性和实践性,学生因为自身经验不足、水平有限,根本不可能只靠听老师讲就完全掌握课程所有的知识点。
(二)媒体选择不当
当今社会,教育技术手段已经从“黑板配粉笔”的时代来到了“新媒体、互联网”的时代,但是由于高校教师存在媒体素养缺乏、教育技术能力有限、教学媒体使用意识不足等问题,导致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并不能很好地利用新媒体与互联网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需要思辨和实践方面的内容通过微课及慕课等方法呈现出来可以更有利于学习者掌握,但是大多数高校教师并没有根据课程的特点及学习者的切实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
(三)效果评价欠缺
一般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结束后,教师都会用笔试作为评判学习者学习效果的主要依据。但是,思想政治类课程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理论、政策及法律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笔试考试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情况和某些方面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却无法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点,也不能有效地验证学生是否能够真正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更无法知道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笔试考试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但无法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而且无法客观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
四、混合式高校思政课程设计模式
(一)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包括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和教学环境分析。进行前端分析是为了更有效地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其中,学习者特征分析包括分析学习者的知识储备情况、认知能力、学习动机以及学习风格;学习需求分析则是参照社会需求或既定学习目标,与学习者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两者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学习目标;教学环境分析是建立在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基础之上的,从中选择更适合呈现教学内容的情境,如:物理环境、教学媒体及人际环境等。
(二)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要根据前端分析的结果来完成,也就是把前端分析的结果作为指导,再进行下一步的活动设计。活动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将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媒体进行呈现,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要将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评价
为了能够更好地呈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既要进行形成性评价,也要进行总结性评价。即在评价的过程中加入了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环节,并且通过这些评价和反馈使教师随时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并及时与学习者进行沟通、交流,从而逐步调整教学策略。边评边教才能实现教学过程中的良性循环,最终通过总结性评价,来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五、结语
互联网时代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微课、慕课等新教学媒体和手段的出现已经为教育信息化改革掀开了序幕。思想政治课程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課也势必会发生新的变化,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进行再设计也成为了变化中的一种新的可能性。相信随着更多老师的勇敢尝试与科学创新,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荣怀,马丁,郑兰琴,张海森.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 电化教育研究,2009(1).
[2] 吴晓威,陈旭远.“大数据”理念的教育应用与中国教育改革——从数据分类到证据转化的机遇识别[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