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婧涵
《镜花缘》异物母题的神话渊源考
——以《镜花缘》中才情小说观点为例
○由婧涵
李汝珍的《镜花缘》是清代四大“才学小说”中将“才学”在小说中的呈现进行得最为彻底的作品。其在文本的实践层面,贯穿了明晰的“才学本位”意识,而在叙事过程中亦致力于展示“才学”的道德性及寻求适宜的叙事法则,从而为“才学”作为叙事对象提供了价值前提和美学可能。①
李汝珍的《镜花缘》前四十回尽情地描写了众多具有神异色彩的花草树木,这些奇花异草,并非出自作者本人的虚构,多是取材于神话类古书的记载,尤以《山海经》居多。这些奇花异草可分为两部分:以显示作者深厚学养为旨归的草木意象和展现作者思想和文学功底为宗旨的草木意象;它们都是以展示创作者的才学为宗旨的。
《山海经》等古书中的神话之有意义,就在于其神秘性,“因为对原始人的思维来说,对自然界中的人和物的乃是彻头彻尾神秘的直觉”②,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或是荒谬的。所以,《山海经》等古书中所记载的草木多是先民对自然界的一种虔诚而客观的记载,“这一‘人天交感’的通俗信仰投射到文学,便体现在小说中对神话频繁的运用上”③,这些植物神话在后世《镜花缘》中也有所体现。但李汝珍只是将古书中的植物神话作为材料,加以自己娴熟的写作技巧,在“暗寓劝善”之外,实现创作者显示才学的宗旨。
《镜花缘》中的部分草木以愉悦读者为旨归,这些草木多是三位主人公对游历过程中奇花异草的简单再现,其中并不含有过多的写作技巧和思想见解。《镜花缘》则是一部真正具有才学本位意识的小说。李汝珍对才学的态度,可从他虚构的这个神话、现实和叙事的三重世界中去寻绎。④如《镜花缘》第九回“服肉质延年益寿,食朱草入圣超凡”,写林之洋吃了几枝“宛如韭菜,内有嫩茎,开着几朵青花”的青草后顿觉腹中饱足,期间唐敖说到:“小弟闻得海外鹊山有青草,花如韭,名祝余,可以疗饥。”这段话就是引自《山海经·南山经》:“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⑤《山海经》更多地表现为植物的原始状态和先民的原生态认识。“原始初民创造神话没有明确的审美目的,神话本身,从它产生之始,也不是纯粹的审美艺术,而是一种综合的意识形态。”⑥
除直接引用单一古书中的记载外,作者还将诸多古书中对同一植物的不同记载进行重构组合,最终形成更具神异色彩的植物物象。《镜花缘》中的部分草木是以《山海经》所载为基础,糅合其他古籍中关于此类草木的记载编撰而成的。《镜花缘》第九回中提到一种叫做木禾的谷物,“木禾状如大树,长有五丈,大有五围,上无枝节,惟有无数稻须,如禾穗一般,每穗一个,约长丈许”。《山海经·海内西经》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⑦《穆天子传》卷四载:“黑水之阿,爰有野麦,爰有答堇,西膜之所谓木禾。”可见,《镜花缘》中的木禾是对《山海经》及《穆天子传》中所载木禾融合后的演绎,作者依据《山海经》中木禾高大的特点,糅合《穆天子传》中木禾的答堇(唯一之堇),最后再加上自己的想象,从而形成了《镜花缘》中的木禾——拥有无数硕大稻须的参天神木,使其在不失神异色彩的基础上,更具视觉的真实性和现实的功能性。
这一类型的草木“大都能从古书的记载中找到根据,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学养。”⑧不含有作者过多的思想见解和写作技巧,只是对古籍所载植物神话的直接引用或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当时以考据为学问的风气引起的。李汝珍生活于乾嘉时代,“那个时代是一个博学的时代,故那时代的小说,也不知不觉地挂上了博学的牌子,这是时代的影响,谁也逃不过”⑨,李汝珍本人也在《镜花缘》中借用他人之口讽刺了那个时代的读书人:“自从得了功名,就把书籍撇在九霄云外。幼年读的《左传》右传、《公羊》母羊,还有平日做的打油诗、放屁诗、零零碎碎,一总都就了饭吃了。”(第二十二回)“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⑩(第十八回),足见作者对空疏不实学风的讽刺和抨击,表现了其求博求实的治学精神。
《镜花缘》中的清肠稻“宽五寸,长一尺,煮出饭来,虽无两丈,吃过之后满口清香,精神徒长,一年总不思食。”清肠稻出自晋人王嘉的《拾遗记》卷六:“宣帝地节元年,乐浪之东,有背明之国,来贡其方物……其国昏昏常暗,宜种百谷……清肠稻,食一粒历年不饥。”这种吃一粒便可饱足一年的清肠稻“寄托着作者希望百姓安居乐业,不受饥馁之苦的愿望,是儒家文化赋予知识分子的一种时代使命感。”⑪小说中,唐敖与多九公还将清肠稻与上文提到的木禾做一比较,并借用这两种米的大小来戏谑射鹄者口中“相差一米”的米,讽刺他们的箭明明离鹄相差甚远,却只自道“相差一米”,这“米”一定是清肠稻之米,足见相差之远,在讽刺之中彰显出作者的才学和思想。
在三人游历之际,独唐敖有缘吃了一枝约长二尺,赤若涂朱的红草,吃后精神百倍,甚至在一阵浊气下降之后,将旧日所作诗文忘却了九分,只留下一分好的于腹中。唐敖“端详多时,猛然想起服食方内言‘朱草状如小桑,茎似珊瑚,汁流如血,以金玉投之,立刻如泥。投金名叫金浆。人若服了,皆能入圣超凡’”,这里的朱草与《山海经》所记朱木样貌十分接近,“朱木,赤枝,青华,玄实”(《山海经·大荒南经》),“有树,赤皮,枝干,青叶,名为朱木”(《山海经·大荒西经》),可见,朱草的形态是脱胎于《山海经》中的朱木。而指明朱草可“入圣超凡”的服食方则是引自晋人葛洪的《抱朴子·金丹》:“又和以朱草,一服之能乘虚而行云。朱草状似小枣,栽长三四尺,枝叶皆赤,茎如珊瑚。”联想唐敖的早年功名心胜,屡屡应试,岁岁青衫,多年后终中“探花”,又因被告发,仍降为秀才的为人及经历,和“终日思思想想,遂有弃绝红尘之意”,最终遁隐小蓬莱,永世不出的结果来看,唐敖此行已有游仙之念。另外,小说中出现的“刀味核”“肉芝”“祝余”等都是道家典籍中具有特异功能的仙果仙草,“多九公道:‘此果名叫刀味核,其味全无定准,随刀而变,所以叫做刀味核。有人吃了,可成地仙。我们今日如得此核,既不能成仙,也可延年益寿。’”多九公口中可使人益寿成仙的刀味核出自汉《神异经·南荒经》“南方大荒有树焉,名曰如何。三百岁作花,九百岁作实……味如饴,实有核,形如棘子。长五尺,围如长,金刀剖之则酸,芦刀剖之则辛。食之者地仙,不畏水火,不畏白刃(刃刀之属。言地仙者,不能飞在地,从人去也)。”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作者本身就有着远离红尘、求仙访道的愿望。
蹑空草又名掌中芥“其叶如松,青翠异常。叶上生着一子,大如芥子……取子放入掌中,一吹长一尺,再吹有长一尺,至三尺长。人若吃了,能立空中”。唐敖吃后未久,“随即将身一纵,就如飞舞一般,蹿将上去,离地约有五六丈。果然两脚蹬空,犹如脚踹实地,将身立住,动也不动”。蹑空草引自《洞冥记》(卷三)“有掌中芥,叶如松子。取其子置掌中,吹之而生。一吹长一尺,至三尺而止,然后可移于地上。若不经掌中吹者,则不生也。食之能空中孤立,足不蹑地。亦名蹑空草。”但在《镜花缘》中,蹑空草除了作为主人公对游历过程中奇花异草的简单再现外,还是小说的一处伏笔。在第二十一回“逢恶兽唐生被难,施神枪魏女解围”中,唐敖一行三人被狻猊等一群受惊的怪兽追赶,就在狻猊已离唐敖不远,向其身后扑来之际,唐敖情急之下“将身一纵,就如飞舞一般,蹿到空中”才逃过一劫。可见第九回出现的蹑空草是为第二十一回中唐敖得救埋下的一处至关重要的伏笔,李汝珍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细致的描写,使原本简单的记叙衍生出引人入胜的情节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展现了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夫。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往往把同一些形象和神话从宗教领域移植于艺术领域。例如,古希腊神话曾经是赫伦人宗教的主要因素,后来变成艺术作品,一直传诵至今。”⑫这也是《山海经》等神话之于文学的关系。因此,如果说《山海经》等古籍中记载的植物多是交感互渗现象的客观展示,到了《镜花缘》则有物用观念的总体指导。在辨识万物的多九公的引导下,对一切奇异之物的功用、特征都有先验性的介绍与把握,故能使物随其性,最大限度地使旁观者了解与选用。特殊的原始思维到了《镜花缘》,有了更为深刻的理性思维,从而带来了这一思维形式的全新局面,这实际上服务于创作者显示才学的宗旨。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56页。
②⑤张小芳《才学小说〈镜花缘〉的小说学意义》[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1期。
③[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5页。
④方瑜《镜花缘快读》[M],海口:中国三环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⑥⑦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02页。
⑧潜明兹《略论中国古代神话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86页。
⑨张蕊青《〈镜花缘〉与清代中期的学术思潮》[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2年第2期。
⑩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镜花缘〉的引证》[M],上海:上海书店,1979年版,第67页。
⑪[清]李汝珍《镜花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89页。
⑫唐慧丽《试论〈镜花缘〉异国形象的本土意识》[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8期。
⑬[苏]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M],王先睿,李鹏增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7页。
2017年黑龙江省教改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