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珊
互联网艺术与中国电影理论研究
○张 珊
我们身处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而任何艺术形式的发展又和其所处的社会时代密切相关,电影作为一种技术化的艺术,因互联网所表现出的广阔空间性和无限的可能性拓展了其艺术层次和表现特征,从而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理论的认知。其中,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电影与传统电影相比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新气象,并伴随着互联网艺术形式不断丰富的同时,也在充实着电影理论的外延。因此,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有利于丰富中国电影的理论发展,同时,使该艺术无论是在艺术价值还是现实意义方面都注入新的动力。
互联网艺术是技术与艺术创作的结合。自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把互联网定义为“第四媒体”以来,许多人都对如何定义这一概念进行了探讨,真正关于网络艺术的构想则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超文本之父”威尔逊脑海中的思想火花,并且随着因特网的延伸,网络艺术逐渐活跃起来。从其历史发展脉络和应用实践状况来看,传统的网络艺术是指狭义层面的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数码艺术传播;但从更宽广的视角来看是指任何借助于网络进行传播的艺术,如电信艺术、广播艺术、电视艺术等,它已具备了技术和人文的双重内涵。
受各种现代艺术流派及其理论如未来主义、达达主义、波普艺术等的影响,“复合型媒介艺术”时代逐渐到来,网络媒体与艺术之间的价值关系也呈现多样化,而多样的价值关系表现出独特的艺术特征。关于网络媒体与艺术之间的价值关系,其一,艺术信息充实着网络资源。正如弗赖伊在其《Fiber Artists Tame the Internet》一书中所说:“因特网不再那么粗野、粗犷——世界各地的纤维艺术家们正在迅速驯化它。”表明艺术信息具有独特的吸引力。①其二,艺术作品成为网络媒体的先行者。在互联网中,艺术作品往往成为网络媒体的宣传媒介,为其自身的发展开辟了可行性道路。其三,互联网是艺术素材的重要来源。网络媒体如平面广告、交互平台等的设计需要艺术的支撑,星罗棋布的网站和用户需求成为艺术创造的素材来源。
1.1920 年—1949年中华民国时期的经典电影理论阶段
这一时期有关电影学术的研究即使存在也受到当时复杂社会形态的影响而显得微不足道,只能如蝼蚁般自生自灭。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因为没有来自于经济或政治等手段的强力控制,而使得这一时期的电影理论研究更为自由。其主要表现为:关于电影媒介的基本特点;传统电影理论包括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电影特征研究;关于民族战争时期的电影观念;少数关于电影教化性和戏剧性的理论研究;极重视从“逼真”角度强调电影优点;②总之,这一时期仍然受到西方的电影理论的影响,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化水平不高。
2.1949 年—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政治化电影理论阶段
受当时特殊国情影响,我国的电影理论是建立在苏联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得电影研究脱离了艺术范畴,转而服从国家需要。这一阶段的电影理论则表现为:单一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下的电影基础理论;带有苏联相关理论研究的社会主义创作理论;电影民族化问题;后期电影理论扭曲化问题。
3.1976 年—1989年改革开放初期电影理论现代化理论探索阶段
这一时期可谓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关键阶段,改革开放使得电影理论的发展回归到艺术层面,强调尊重艺术自身的规律。它把有关西方电影理论和观念与中国实际发展现状相结合,一方面弥补了因特殊时期而受到破坏甚至停滞的相关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则建立了将传统理论与现代理论相结合的模式研究。其中这一阶段相关理论研究主要有:突破和结构理论创作的公式化和模式化;先锋电影观念;在借鉴西方电影理论的基础上关于民族化的中国式现代理论;关于将结构主义特征引进与借鉴,并形成具有社会批判思潮特征的理论;从总体上看,这一阶段的理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生机勃勃,而通过对西方电影理论的借鉴和吸收则明显促进了中国电影观点和理论建设从传统向现代的迈进,为中国社会的文艺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4.1989 年—至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时期理论阶段
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与世界接轨,社会呈现多元化趋势,人民需求的多样化、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出现都使中国电影理论开始从现代性转向后现代性的过渡研究,理论构建日趋成熟,理论特色化特征渐趋显著。这一阶段的理论主要表现在:确立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美学标准;带有全球化国际水平的民族意识的电影观念;电影商业化和娱乐化关系;新时期电影文艺创作的方向问题;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理论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开辟了更加宽广的视野和艺术领域,在呈现多元化特征的同时,奠定了今后电影理论的研究发展方向。
自互联网诞生到如今的新业态“互联网+”的概念的提出,催生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多种新形态。而电影与互联网的结合则是显示出独特的内涵和特点,其理论的构建也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首先,网络电影美学转向“视觉化”审美方向。互联网电影由于受到屏幕尺寸的影响,所传达的视觉效果无法和电影院相比,为此,需要多采用中景镜头和特写镜头,而又因为互联网电影影像所体现的镜语复杂程度低于影院电影,则需要避免使用全景和大全景,从而提升了互联网电影的观赏性和效果性。从近些年的国内经典电影《夜宴》《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到美国好莱坞3D大片《阿凡达》《变形金刚》系列等视觉盛宴充斥着现代人的眼球,这种网络时代下的多维审美体验正在模糊高雅与通俗的界限,大众审美和精英制造逐渐契合。
其次,审美风格与受众取向的关系。互联网的发展使电影的故事单元构成打破常规,更具灵活性和浮动性。互联网电影中的题材也十分多样,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同时它又具备了突出的新颖性特点,让观众时刻产生陌生感。例如《山楂树之恋》所引发的争论表现了在消费主义和大众审美文化兴起的背景下审美风格的定位问题。又如网络电影《如果没有遇见你》所叙述的爱情故事迎合青年群体;《仙侠校园》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猎奇心理以及无厘头的叙事。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没有禁忌的题材选择则具有某种创新精神,包含着大众求新、求异、求变的审美体验。
另外,在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互联网下的电影所体现的奇观与真实的审美取向。如国外的影片《精灵鼠小弟》《完美风暴》《星球大战》系列、《木乃伊》系列等运用了强大的数字技术营造了一个打破传统电影观念的审美体验。国内对电影奇观与真实审美的再现也体现在一些影片当中,如《长江七号》既符合了中国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融入科技效果却不失违和感,将该理论观念较好地表现在其中。
关于网络电影叙事理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其叙事特征方面。其一,碎片化的叙事结构。碎片化叙事结构特征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忙碌的社会使大众群体不得不利用零碎的时间接受浏览,致使基于互联网的微电影的出现,这种零散的、碎片化的叙事结构成为互联网电影的一个重要艺术表现形式。③如网络电影《幸福速递》主要讲述了快递员601的故事,其中三十多分钟的时长被切分成4个场景,显得与众不同。其二,快节奏的叙事方式。互联网电影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突出视觉传达的效果,使网络电影呈现出极具快节奏的跳跃性叙事特征,使电影的艺术风格简洁化、内涵浅层化。如网络电影《键盘大劫案》为了讲述一起荒唐的键盘大劫案,在01:06—02:16的1分钟期间就发生了“楼顶对峙”“跳楼逃生”“误闯宾馆”“公路奔逃”四件事,内容转换十分快速、紧凑、集中。其三,叙事风格简洁化。互联网下的中国电影不再具有传统电影设置的多个人物和多条线索,而最多只有1-2位主角,以单条线索承担起承转合迅速结尾。例如网络电影《我在记忆里等你》主角有2位,线索单一地围绕女主角展开从而减少了其他人物对受众注意力的干扰。与此具有同样叙事风格特征的还有网络电影《特殊服务》,男女主人公从误会开始到打消轻生念头自始至终只有一条主线,情节风格十分简洁。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影视评论主要集中体现在网络影评的特征和类型这类基本问题以及关于网络影评的策略构建上。网络影评的特征可以从开放性、漫谈性和交互性三个角度分析。④网络影评的开放性是相对于传统影评来说,互联网让大众参与到影评当中,具有了某种意义上的影评话语权,如2017年国内热门电影《战狼2》《建军伟业》等在网上掀起了热评,这种标准各异的评价有利于网络影评的良性发展;网络影评大多来源于非专业性的点评,理论化深度不足,这一漫谈性特征反映出广大网络影评爱好者的无厘头心态以及出众的智慧。例如关于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影评出现在豆瓣网友“我是大皮哥”的《当看完少年派后,我们谈些什么》一文当中,以其为代表的相关漫谈性影评颠覆了传统影评相对严肃文风的传统;交互性影评特征立足于互联网,成为了具有互动意识的批评文本,重视观众反馈并快速回应。例如《求解释〈一代宗师〉画幅和暗区》一文就是豆瓣网友从电影画面及拍摄角度表达了对《一代宗师》镜头语言的理解。网络影视评论类型主要从符号和发布媒介两个角度划分。⑤按符号划分包含文字评论,如bilibili和第一弹等国内弹幕网站所形成的新颖独特的网络文字影评表现形式;图片评论即是基于蒙太奇理论借助网络PS技术对电影作品进行截图并作出镜头分析,这十分类似于报纸、杂志的图片新闻评论;数字评论以分数直观代替影视作品的评价。例如豆瓣网、优酷网、腾讯网等都采用这一方式,但要注意业余与主体所构成的评分小组难免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从发布媒介角度划分主要包括论坛影评、微博影评和移动APP影评三大类。论坛影评以新浪的“影行天下”为代表其中有张小北、王崴等著名影评人,还有豆瓣电影小组。这种专门化的渠道使话题更集中,水准更高;微博影评是网络影评的新媒介,对一部影片的评价可以用不同的偏好选项表示,不同选项的点击数表示了对该影片的偏好程度;移动APP可谓风生水起,其中如微信中的《院线新片》、与凤凰娱乐合作的《百步穿影》都是运用这一方式。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对网络影视评论理论体系的构建起到基础作用,其理论发展空间依然宽广。
网络影评策略的构建着重在于电影批评的媒体化生存、话语重构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⑥目前网络媒体化生存依靠社区影评如TOM影视之间论坛、新浪网“影行天下”等以及量化评分制,如《建军大业》在爱奇艺、腾讯、豆瓣的评分分别是8.7、7.9、6.1,反映了影片的口碑。基于网路的话语重构着重个人话语体系的引导,既要以专业化的眼光和话语引导大众,也要关注个人话语表述的独特性。网络时代的个人话语表现为随意性、感悟式特征,但缺乏理性科学的思考以及对宏观整体事业的把握,个人话语的重构则应注重对自身敏锐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评价体系的建立着重从评价标准和评价边界两个角度出发。评价标准问题很难有统一标准,不妨从艺术电影、商业电影和主流电影三个角度出发来区别对待;网络评价边界要避免泛政治化问题的出现,例如对《南京!南京》的解读网友认为是“只有结论和导演意淫的影片”。较早之前的《集结号》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所以,关于评价边界的界定要在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便捷性的同时,以理性为前提,不能上纲上线。
综上所述,互联网艺术作为科技和艺术相融合的形式,所含有的领域范畴十分宽泛,以致于体现出独特的价值特征。而中国电影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考验,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化的理论内涵,尽管如此仍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地方。通过在互联网这一发展变化的领域探讨中国电影艺术理论,将有利于中国电影理论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对今后互联网电影的发展产生良性的指导。
①黄鸣奋《网络艺术学刍议》[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年第12期,第35-36页。
②罗薇薇《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历程、现状及策略》[J],《电影文学》,2013年第5期,第9页。
③④⑤雷玉洁《网络电影艺术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⑥亚宁《中国电视电影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论文,2010年。
(作者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