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地区127例戴镜不适病例原因分析

2017-09-28 03:39:36严雪旸蒋旭鹏陈宝芹张国
淮海医药 2017年5期
关键词:戴镜镜架配镜

严雪旸,蒋旭鹏,陈宝芹,张国

·临床经验·

蚌埠地区127例戴镜不适病例原因分析

严雪旸,蒋旭鹏,陈宝芹,张国

目的:通过分析蚌埠地区戴镜不适病例的原因,探讨其产生不适的原因,降低本地区验光后戴镜不适的发生率。方法:(1)收集我院127例主诉戴镜不适来就诊患者信息。(2)综合验光。(3)重新科学选配镜架镜片。(4)按照国标加工装配。(5)观察(①试戴观察。②门诊复诊观察。③电话随访观察)。(6)统计分析。结果:127例戴镜不适病例原因中,由欠矫或过矫而引起的有30例占23.6%,因视功能异常的共27例占21.3%,由于隐斜视引起的有23例占18.1%,由于依赖原镜而导致的有16例占12.6%,因光学定位差异因素的共10例占7.8%,因镜架参数差异的共9例占7%,由于镜片性能规格差异的共8例占6.3%,其他4例占3.1%。前3种原因与后5种原因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P<0.001)。结论:严格规范综合验光是避免戴镜不适的基础,必要的视功能检查是改善不适的关键,全面运用综合验光仪进行视觉功能分析,重视眼镜选配和眼镜制作环节,制定科学操作规程,加强从业人员专业培训,能够促使戴镜不适发生率降低,进一步提高本地区验光配镜水平。

戴镜不适; 医学验光; 科学配镜

屈光不正是眼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患者就诊人数逐年攀升,其中近视的发病形势更为严重。据统计,我国儿童近视发病率达到73.1%[1],近视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眼镜验配合格率亟需提高,验光处方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戴镜者的健康。笔者对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接诊的127例戴镜不适病例进行了分析和归类,找出戴镜者不适的主要原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接诊的127例配镜不适患者,其中男57例,女70例,3岁以下8例,3~7岁37例,7~12岁40例,12~18岁22例,18~40岁8例,40岁以上12例。

1.2 方法 (1)验光方法:按常规的验光方法进行屈光检查,包括:验光前常规眼科检查,12岁以下青少年使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12~18岁采用0.5%托吡卡胺眼药水散瞳,散瞳后进行客观验光,待瞳孔恢复后进行主观验光。主观验光包括插片验光和综合验光。(2)选镜方法:在我院重新验光后由我院视光中心配镜员根据患者的验光处方、脸形、肤色、内眦宽度、耳鼻高度、配镜习惯、视觉需求、原镜参数等因素选择出适合其的镜架和镜片[2]。(3)定配方法:根据综合验光的配镜处方,使用经我院配镜员挑选出的符合国家标准的镜片和镜架,按照装配眼镜国家标准《GB13511.1-2011》进行加工和装配,质检合格后交付患者使用。(4)戴镜不适判定标准:佩戴原镜后出现模糊、头晕、眼胀、视物变形、转移焦点时模糊、暗室视力下降、阅读不能持久、扫视能力下降、视疲劳等症状,且主诉坚持适应两周后症状仍不减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利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引起戴镜不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欠矫或过矫、视功能异常、隐斜视因素、原镜依赖、光学定位差异、镜架参数、镜片性能等因素。引起戴镜不适的原因以欠矫或过矫最多。人数比例较大的前3种原因与后5种原因的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7,P<0.001)。见表1。

表1 蚌埠地区127例戴镜不适原因分析

3 讨论

造成配戴眼镜不适的原因众多,由欠矫或过矫而引起的有30例占23.6%,集中表现在近视欠矫和散光轴位偏差两个方面,存在不使用交叉圆柱镜和散光盘进行测试、仅从观看1.0视标清晰得出最终处方、缺少试戴环节、未运用红绿测试等情况,单纯通过传统的电脑验光及主观插片的方式确定眼镜度数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3]。有的患者在验光时习惯于眯眼注视,还有些眼镜企业验光室设置过于明亮,忽略了瞳孔缩小景深增加的因素,导致验光度数欠矫。另有一部分患者在之前验光时与综合验光仪镜眼距太远导致度数偏差,部分患者在眼睛极度疲劳或者生病时进行验光,也易导致度数偏差。在此次统计中,发现27例视功能异常的患者,分别存在调节过度、调节不足、集合不足、集合过度、调节灵敏度低等问题。据统计,双眼视觉功能异常的发病率是常规眼病发病率的8.5倍[4]。特别是集合不足的患者在看近处物体时,视疲劳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复视,其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率(AC/A)偏低,也常出现头痛的情况[5]。这些患者虽戴镜不适但重新验光与上次处方相差不大,只是没有对相应的视功能障碍进行有效的诊断和跟进训练治疗,以及在镜片的选择上也未给予诸如是非球面还是附加度数等必要的筛选建议,造成患者的盲目选择。调查数据还显示由于隐斜视因素也占有一定比例。共收集23例,占18.1%,其中外隐斜、内隐斜、上隐斜分别为15例,6例,2例。随着儿童近视程度的加深,无论远、近位,均以外隐斜为主[6]。隐斜视患者大多会主诉在转移焦点时产生重影,近距离阅读时模糊,戴镜后头痛脑胀等,这集中表现在上一次验光时未进行眼位检查、遮盖-去遮盖试验、交替遮盖等,没有对患者眼位进行分析,进而调整出合理的配镜处方。这和患者的职业和文化程度也有很大的关系,很多教师、医生、科技工作者等,需要经常看近看远调节,这对双眼视觉功能有着一定要求,也能够及时发现隐斜视所带来的问题。在本资料中,由于依赖原镜而导致的有16例占12.6%,其中40岁以上中老年人占10例,其余患者原镜配戴史均超过2年。16例中有9例为屈光参差患者。一些患者反映,新配眼镜后出现视物模糊、变形、重影等,重新验光所得度数与原先基本相符。原因可能是部分患者长期适应初次配镜的错误度数,长期适应后产生了固定的调节状态和视觉成像效果;以及前后配镜所使用的镜片不同,之间的球差、色差、像散等像差因素造成新镜片难以适应,度数越复杂配戴史越长的患者依赖原镜越明显。尤其是屈光参差患者,双眼相差>2.50D,物像差超过5%,会使物像清晰度不等、大小不等、造成双眼融像困难、立体视锐度下降[7]。因镜架参数差异的共9例占7%,镜架参数中镜架倾斜角是指镜片平面法线与镜腿的夹角,一般有6度、8度、10度等。由于许多不标准的眼镜架及戴镜过程中眼镜架的变形,这就形成了倾斜角大小对视觉习惯的影响[8]。由于倾斜角的差异即使度数和镜眼距与原镜相同,戴镜后也可能出现头晕、眼胀、视物变形等不适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尽可能让患者适应正确的倾斜角,若患者无法适应时,可适当调整镜腿倾斜度,使之与原镜接近。因光学定位差异因素的共10例占7.8%,其中以瞳高差异居多,10例中有6位是渐进多焦点镜片佩戴者,有5位高度近视患者。对于一些度数较高配戴史较长的患者,镜片光学中心的误差将影响新镜配戴效果,为这类患者眼镜定配眼镜时应参考其原镜光学中心位置,对于度数低配戴史短且年龄不大的患者,应嘱咐其适应按照标准所定配的眼镜。由于镜片性能规格差异的共8例占6.3%,大多是戴了多年600弯镜片的患者,将很难适应300弯或者更低弯度的镜片。还有一些患者由于玻璃片、树脂片、加膜树脂片在折射率、色散系数、设计形式、材质性能等指标上的不同,即使同一屈光度,配戴出的效果也大有差异。尤其在戴惯了非球面镜片后突然换成球面镜片,常会造成视物变形而不适。还有其他原因导致的戴镜不适的案例,包括急性角膜炎、验光时未告知正在配戴角膜塑形镜、使用怀孕期间验光处方等原因。

通过统计分析,人数比例较大的前3种原因与后5种原因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P<0.001)。由于前3种原因,都与验光操作流程密切相关,均可通过应用综合验光仪进行视觉功能分析而查明,在验光处方中给予修正,从而降低这3种原因的发生率,所以综合验光仪在本地区验光行为中应全面普及,规范使用综合验光仪可有效降低戴镜不适发生率。

另外,我们认为由于目前行业内缺少对遵守验光标准操作流程的监督,相关部门也未对验光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进行严格的规定与年审考核制度,造成部分人员专业能力逐年退步知识结构老化未能更新,在高强度用眼的当今时代难以保证眼镜验配的合格率和满意率,导致很多患者的配戴不适和二次验配[9],并且本地区有关部门须加强对验配机构验光、选配、制镜、质检等人员的定期考核,加强监督管理和服务规范等方面的实地核查和综合审查,更好地提升本地区验光配镜行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降低戴镜不适病例的发生率。

[1] 李林,张丽军,郭梦瑶.近视患者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视功能的改变[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10):1450-1453.

[2] 瞿佳.眼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24.

[3] 杨秋萍.医学验光在青少年验光配镜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0):139-140.

[4] 汪育文,卓佐跑,吕帆.规范视功能临床检测不容忽视[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6,18(10):577-580.

[5] 樊宁,刘璐,刘旭阳.视功能障碍与头痛[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6,18(4):253-256.

[6] 李静姣,吴娅莉,周华,等.不同程度近视青少年儿童双眼视功能的差异[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6,18(2):111-114.

[7] 周丹,周激波.屈光参差的研究进展[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6,18(8):504-507.

[8] 陈建国.关于验光配镜视力欠矫或戴镜不适之原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11):2065-2066.

[9] 王开琦.基层验光配镜市场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4(4):93.

R 778

A

1008-7044(2017)05-0548-03

2017-03-07)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 眼科,233000

严雪旸(1986-),男,国家一级验光师,大学。

10.14126/j.cnki.1008-7044.2017.05.016

猜你喜欢
戴镜镜架配镜
视力下降的机动车驾驶员驾车时戴镜行为研究
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脉络膜厚度及眼轴的变化
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调节幅度的改变及其控制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凝望
镜架材料:国外ECP怎么看
光学离焦时长对小鸡屈光度及眼轴向参数的影响
你真的适合戴“无鼻托镜架” 吗?
配镜后视力到0.8还是1.0合适?
验光师技术决定配镜效果好坏
网络配镜版十万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