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毅
三线建设与川渝地区城市发展
□王 毅
(四川外国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31)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三线建设,是我国内地开展的以备战为中心、以军工为主体的经济建设。三线建设增强了重庆、成都两大核心城市的经济实力,推动乐山、自贡、广安、攀枝花等一批工业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川渝地区城市的发展。同时,三线建设使川渝地区新兴的工业城镇德阳、绵阳、广元、乐山、西昌、渡口、简阳、资阳、内江、綦江等呈“H”形分布,改变了城市体系的地域结构和规模结构,重塑了川渝地区的城市体系。
三线建设;川渝地区;城市发展
20世纪80年代,随着档案资料的解密,学界开始了关于三线建设的研究。纵观学术界近30年来有关三线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战略决策、调整改造等方面[1]。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较强的工业基础使川渝地区成为全国三线建设①学界以1964年中共中央提出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为三线建设开始的标志。三线建设结束的标志有三种说法,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1979年国民经济调整、1980年第五个五年计划结束、1983年中央确定三线调整改造政策。因三线建设中川渝地区的机械企业到1980年为止已建设完成,故本文以1980年为三线建设结束的标志,不包括1980年之后的三线企业的调整改造时期。的重点区域。国家在“三五”“四五”计划时期对川渝地区的累计投资总额达268.89亿元,约占同期国家对三线地区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23%[2]。在大规模投资下,建成的三线建设企业②本文研究的三线建设企业包括了部分重要的科研机构和建设公司,不包括不直接参与生产任务的铁路、公路、桥梁、医院、机场等。依据建设方式,本文将川渝地区三线建设企业分为三类,即:新建、改扩建、迁建。“新建”,即在川渝地区兴建新的企业;“改扩建”,即对川渝地区原有的企业进行改造或扩建;“迁建”,即将一、二线地区的企业搬迁到川渝地区,并兴建新的企业或并入到川渝地区原有的企业中。,促进了川渝地区的城市发展,改变了川渝地区的城镇分布格局,重塑了川渝地区的城市体系。
重庆、成都是川渝地区两大核心城市。重庆地处长江上游,交通便利,四面环山,历来是我国战略后方的重要工业基地。经过抗战时期的工业内迁与解放初期的工业建设,重庆的工业基础较为雄厚[3]。三线建设期间,重庆被中央指定为常规兵器工业的建造重地。三线建设(1965—1978)期间,国家向重庆市建设项目投资达50.5亿元,为三线建设前14年国家对重庆累计投资的2.22倍[4]。经过三线建设,重庆形成了以常规兵器制造业为主,电子、造船、航天、核能等工业相结合的国防工业生产体系。建成投产的三线建设企业增强了重庆市的经济实力。到1978年,重庆市的工业总产值达62.16亿元,约占川渝地区工业总产值的28%[5]。到1980年,重庆地区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固定资产原值达到近 18 亿元[6]。
三线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成都市的发展方向。1956年,国务院将成都规划为机械制造、精密仪器及轻工业城市[5]36。建成投产的三线建设企业,使成都迅速发展成为以机械、冶金、电子、化学等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以化学工业为例,1965—1978年,成都市化工行业累积投资47 977万元,为1950—1964年投资数的133.6%[7]。主要的化工企业有生产化学试剂的成都化学试剂厂、生产固体氢氧化钾的成都化工厂、生产合成氨的成都天然气化工厂等。随着成都无缝钢管厂、成都电焊机厂、四川链条厂、成都电焊机研究室、四川化工厂、四川抗菌素厂、国有亚光电工厂、解放军第611研究所、成都抗菌素工业研究所等三线企业的建设,成都市的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到1978年,成都市的工业总产值增长至41.19亿元,占川渝地区的18.3%[8]。
企业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与之相配套的科研院所、其它服务性行业及便利的交通条件,这就使企业所在地极有可能逐步发展成有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三线建设企业推动了川渝地区一批工业城市的兴起。据统计,1964—1980年,川渝地区新设的建制市有5个,即:绵阳、乐山、渡口、西昌、达县,而同期全国新设的建制市是56个,川渝地区占到全国的9%。全国城市总数从167个增加到223个,增长了33.5%,其年均增长率约2个百分点。川渝地区的城市总数从8个增加到13个,增长了62.5%,年均增长率接近4个百分点,约为全国年均增长率的 2 倍[9][10]。1964—1980 年川渝地区新建、扩建①依据城市发展模式,本文将川渝地区工业城市的建设分为新建和扩建。其中,新建是在非城市地区集中新建,扩建是依托老城区扩建。的主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城镇详见下表。
表1:1964—1980年川渝地区新建、扩建的主要工业城市统计表(单位:个)
表2:1964—1986年川渝地区新建的主要工业城镇统计表(单位:个)②因川渝地区新兴工业城镇数量多、分布广,表中的新兴工业城镇为不完全统计,但基本能够反映出川渝地区工业城镇的分布情况。资料来源:四川省志编纂委员会编:《四川省志·城建环保志》,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当代四川》丛书编辑部编:《当代中国的四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沿革(1949-1983年)》,北京:测绘出版社1986年版;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三线建设》,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1991年印。
工业城镇名 数量 全国三线地区绵竹的汉旺镇,江油的武都镇、含增镇、后坝镇,汶川的映秀镇,万源的白沙工农区,大足的双桥区,乐山的沙湾镇、金口河区、五通桥镇,德阳的罗江镇、黄许镇,眉山的思茅镇等6 0余 1 0 0
川渝地区新兴的工业城市均是以三线建设企业为强大后盾而发展起来的,其城市产业的形成和经济基础的建立均得益于三线建设。以绵阳、德阳、涪陵、内江、广元5个市为例:东方汽轮机厂、东方电工厂、第二重型机器厂、东方电机厂等三线建设企业,使德阳由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城发展成为以重型机械生产享誉国内的工业城市。到1985年,德阳市的固定资产原值16.94 亿元,工业产值达 20.22 亿元[4]215。西南金属制品厂、东方绝缘材料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等三线建设企业使绵阳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发展成为以电子工业为核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军工技术和军工企业,成为绵阳市经济腾飞的最活跃因素和最重要推进力量。投资616万元的海陵第一配件厂、投资820万元的海陵第二配件厂、投资551万元的海陵第三配件厂及投资1315万元的化油器磁电机厂[11],增强了涪陵地区机械工业的实力,改变了涪陵过去只有轻工业的工业状况。山川机械厂、资阳内燃机车厂、四川空气分离设备厂、四川空气压缩机厂、四川工具厂等三线建设企业,给内江市机械工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使机械工业发展成为内江的支柱行业。到1975年,机械工业在内江工业的比重中占到20%[12]。到1980年,内江地区机械工业总产值达到23 009万元。其中,三线建设企业产值达到9955.9万元,利润1261.77万元,占内江机械工业的82.9%[12]124。长胜机器厂、华昌机械厂、力源无线电器材厂、建平工具厂、大明仪器厂、广平机械厂、天源机械厂等三线建设企业,在广元形成了以军用雷达为主的科研生产基地,促进了广元电子工业的发展。到1985年,广元已发展成为以电子、能源工业为骨干,机械、冶金、电子、建材、轻工、纺织等工业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城市,工业总产值达7.2亿元[4]217。攀枝花,原是川滇边境金沙江畔的一个小山村,周围山高谷深,人烟稀少,现在的市中心地区当时只有7户农民,靠刀耕火种度日[13]。攀钢的建成投产,使攀枝花成为一座崭新的工业城市。本文将以乐山市、自贡市及广安市为例,从工业产值、产业结构、交通条件等方面较为详细地探讨三线企业在川渝地区工业城市兴起过程中的拉动效应。
2.1 三线建设拉动乐山市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线建设期间,国家投资35亿元在乐山市建成20多家大中型企业,使乐山市新增铁路车辆、通信设备、橡塑机械、冶金机械、特种电机等12个工业门类。随三线建设企业而来的领导干部、工程技术骨干及施工人员达3万多[14]。三线建设企业在乐山市工业城市形成过程中的拉动效益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促进了乐山市食品、建材、农机、化肥等地方工业的发展。从1965年到1976年,乐山市食品工业产值增长2.83倍。在建材工业方面,三线建设企业建设之前乐山市建材工业十分落后,1964年,乐山市砖瓦年产量仅1400万块,产值422万元。到1965年,乐山市新建砖、瓦厂20 多个,产量迅速增加到 6000 万块[14]34。此后,建材工业逐年成倍增长。第二,使乐山市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到1978年,乐山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6.5亿元,比1965年增长1.56倍。其中,农业比1965年增长56.9%,工业比1965年增长4.6倍,从1971年开始,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并逐步增大[14]36。第三,改善了乐山市落后的交通状况。随着成昆铁路在乐山市境内23个大小车站的建成,乐山市的公路得到改建、扩建。其中,新建通达三线建设企业的短途公路就有20条[14]35。同时,为适应三线建设企业产品运输的需要,1974年,新建了乐山城北王浩儿大件运输装卸码头。铁路、公路及码头的建设使乐山市初步形成了以铁路为干线、公路和水路相结合、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第四,增强了乐山市的科研技术力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四川省地质局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眉山通信设备厂、峨嵋半导体材料厂等企业的建设,使乐山市的科研技术力量增强,尤其是建成的受控热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1号和高通量原子工程实验反应堆,标志着乐山市在我国新型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4]216。
2.2 三线建设促进自贡市地方经济的发展
从1965年开始,从沿海各地先后内迁自贡市的三线建设企业有20多家。到1976年,自贡市三线建设企业累计投资2.93亿元,占“三五”“四五”建设时期自贡市工业总投资的68%[15]。这批企业对自贡市的生产力配置、工业结构及经济发展等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首先,促进了自贡市工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三线建设之前,自贡市的大中型骨干企业不多,产业门类和产品品种较少,以盐业为主的轻工业在自贡市的工业中占绝对优势。三线建设企业的建成投产使上述状况明显改变。从轻重工业所占比例来看,1965年,轻工业占72.39%,重工业占27.07%。到1976年,轻工业降到51.9%,重工业上升到48.1%[16]。从产业产值所占比例来看,1965年,食品工业占全市工业的72.6%,化学工业占6.1%,机械工业占4.5%,冶金工业是空白。到1976年,自贡市不仅有了冶金工业,且化学、机械、建材等工业成倍增长。其中,化学工业增长2.2倍,机械工业增长4.1倍,建材工业增长1倍。到1982年,自贡市已形成制盐、化工、机械为主体,兼有冶金、电子、建材等行业的多门类产业结构。其次,促进了自贡市工业产值的增长。从1949年到1982年,自贡市工业总产值增长了43.4倍,其中1965年以后的17年增长36.7倍。在1965年以后增长的工业总产值中,三线建设企业产值占 31.7%,将近 1/3[16]70。与此同时,自贡市共增添了大小工业产品几十个,三线建设企业使自贡工业产品结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综上所述,三线建设奠定了自贡向现代工业城市迈进的物质技术基础,揭开了自贡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2.3 三线建设推动广安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三线建设推动了广安市工农业的发展。首先,促进了广安市工业产值的增长。据统计,三线建设企业集中分布地广安县、岳池县及武胜县的工业总产值,从1964年到1978年,增幅较大。以岳池县、广安县为例,岳池县的工业总产值从1376.5万元增至4697万元[17]。广安县的工业总产值从1310.3万元增至5635万元[18]。其次,促进了广安市工业体系的形成。以机械加工、光学仪器、煤炭等行业为主的三线建设企业改变了广安市的传统工业结构。以光学仪器和机械加工企业延伸开发生产的照相机、望远镜、摩托车汽车化油器、摩托车离合器等民用产品在广安市的工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成为广安市今天的支柱产业。最后,内迁职工带动了广安市的消费。据统计,进驻广安市的三线建设企业职工有3万多人。这批内迁人员促进了广安市种养业、粮、油、食品加工业及工矿贸易商店、工矿贸易公司、蔬菜公司等服务机构的发展。
三线建设推动了广安市交通、教育及医疗的发展。在交通方面,三线建设改变了广安市铁路从无到有的历史。三线建设之前,广安市境内没有一条铁路。因三线建设需要而建设的襄渝铁路沿华蓥山穿过广安境内58公里,设有前锋、观阁、禄市、高兴、华蓥、高顶山6个火车站。同时,三线建设促进了广安市主要公路的修建。据统计,从1965年到1978年,为了三线建设企业的发展,政府出资在广安市共新修县道、乡道及专用公路约755.4公里,改造县道、乡道约450.8公里。同时,修建了罗渡渠江大桥和广安渠江大桥。在教育方面,三线建设企业在广安市创办了一批学校,为当地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据统计,从1975年起,广安市境内的三线建设企业及其相关机构共办了16所子弟学校。在医疗方面,三线建设改善了广安市的医疗条件。从1965年开始,国营红光仪器厂、国营华光仪器厂、国营金光仪器厂、国营永光仪器厂、绿水洞煤矿、高顶山二煤矿、李子垭煤矿等三线建设企业,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先后兴建了职工医院。据统计,三线建设企业在广安市共建了15个职工医院。其中,建于高兴公社枧子沟的华蓥山中段国防治疗中心,是由原第五机械工业部筹建的,后改名华蓥中心医院,其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均相当于县级医院,改善了广安市的医疗卫生条件。综上所述,三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广安市的工业化进程。
川渝地区三线建设企业在布局上,以成都、重庆为中心,沿成昆、宝成、成渝、襄渝、川黔等铁路线分散布点于成都、绵阳、重庆、德阳、广元、江油、眉山、夹江、峨眉、乐山、西昌、简阳、渡口、资阳、内江、自贡、宜宾、泸州、华蓥、达县、隆昌、万源、綦江等地。这种工业布局形态促进了以自贡、渡口、德阳、乐山、绵阳、广元、宜宾为代表的中小市镇的经济发展。到1985年,川渝地区共有19个设市城市,其中地级市11个,即:成都、重庆、自贡、渡口、泸州、德阳、内江、乐山、绵阳、广元及遂宁;县级市8个,即:万县、涪陵、达县、南充、宜宾、雅安、华蓥及西昌。到1986年,川渝地区建制镇共687个,其中,人口5万以上的镇有30多个,另有未设镇的工业点60多个,城镇平均密度高于全国,成都平原已成为全国5大城镇集聚群之一[5]152。在三线建设企业“大分散”布局的推动下,川渝地区新兴的中小工业城镇以重庆、成都为中心,以宝成线、成昆线、成渝线、川黔线及襄渝线为发展轴,呈“H”形分布。“H”形城镇带的构成:从南至北的成都、德阳、绵阳、江油、广元位于宝成线上,华蓥、达县、万源位于襄渝线上;从北至南的眉山、夹江、乐山、峨眉、金口河、西昌、渡口位于成昆线上;从西至东的简阳、资阳、内江、隆昌、重庆位于成渝线上;綦江位于川黔线上。
川渝地区新兴工业城镇“H”形分布图①根据资料自绘。三线建设企业的大规模建设始于1965年,本文以1965年川渝地区的行政区划为研究空间范围。川渝地区包括四个省辖市、十二个专区、三个自治州,即:成都市、重庆市、自贡市、渡口市,温江专区、绵阳专区、内江专区、宜宾专区、乐山专区、江津专区、涪陵专区、万县专区、南充专区、达县专区、雅安专区、西昌专区,阿坝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
城市体系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相互制约的城镇有机整体[19]。结构合理的城市体系,会使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形成一条高效、动态、经济的城市链,从而使各个城市取得最佳的规模经济效益。三线建设之前,川渝地区城市体系的核心是重庆市和成都市,经过三线建设,川渝地区新兴起了一批呈“H”形分布的工业城镇,从根本上改变了川渝地区城市体系的地域结构和规模结构。
随着三线建设企业相对均衡的布局,川渝地区的城市在发展上开始逐步走向均衡。1964年,川渝地区共有建制市8个。其中川西地区仅有成都,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占全省建制市和建制市镇非农业人口总数的比重分别为12.5%和17%;川东地区有重庆、万县,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所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25%和26.6%;川南川北地区有自贡、泸州、宜宾、内江、南充,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所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62.5%和11.7%。到1980年,全省共有建制市13个,其中川西地区有成都、绵阳、乐山,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所占全省设市城市和建制市镇非农业人口总数的比重分别为23%和18.7%;川东地区有重庆、万县、达县,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所占全省比重分别为23%和22.6%;川南川北地区仍为原5市,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所占全省比重分别为38.6%和12.2%;川西南地区新增渡口、西昌两市,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所占全省比重分别为15.4%和 5.0%[10]626-628。由此可见,经过三线企业建设,川西、川西南地区的城市发展明显快于川东、川南、川北地区。川渝地区城镇发展的重心由重庆、成都扩展至自贡、渡口、泸州、德阳、内江、乐山、绵阳、宜宾等地,城市体系的地域结构向均衡方向拓展。
三线建设企业在重庆、成都、绵阳、乐山、自贡、宜宾、泸州、内江等地形成分布密集区,不仅推动了该地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且使绵阳、乐山、自贡、宜宾、泸州、内江等不断吸引大量人口聚集,人口规模在短期内快速增长。以乐山市为例,1965—1976年,以电力、专业机电产品及原料工业为重点的三线建设在乐山市境内全面展开,其基本建设投资达35亿元,随着东风电机厂、长征制药厂、峨嵋铁合金厂、峨嵋半导体材料厂、乐山轧辊厂等三线企业的建设,乐山城镇新增21万人口,由小城市发展成为了中等城市[5]157。从整个川渝地区来看,1964年,有两个大城市,即:重庆市、成都市;1个中等城市,即:自贡市;5个小城市,即:内江市、宜宾市、泸州市、万县市、南充市。到1980年,川渝地区的大城市仍为两个,即:重庆市、成都市;中等城市则增长到3个,即:自贡市、渡口市、乐山市;小城市增长到8个,即:宜宾市、内江市、万县市、南充市、泸州市、绵阳市、西昌市、达县市[20]。可见,三线建设推动川渝地区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呈现出大城市缓慢发展、中小城市优先发展的态势,使区域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向中小型化方向发展。
[1]王毅.三线建设中的重庆军工企业发展与布局[J].军事历史研究,2014(4):26.
[2]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1950-198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48-50.
[3]王毅.三线企业的搬迁对内迁职工生活的影响:以重庆的工资、物价为例[J].中共党史研究,2016(4):80.
[4]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三线建设[M].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印,1991:223.
[5]《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四川: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62.
[6]方大浩.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重庆[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196.
[7]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都市志·化学工业志[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5.
[8]谭力.当代成都简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242.
[9]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城市四十年[M].北京:中国统计信息咨询服务中心,1990:3.
[10]四川省志编纂委员会.四川省志·城建环保志[Z].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26-628.
[11]《当代四川》丛书编辑部.乌江门户涪陵[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128.
[12]内江地区经济总志编纂委员会.内江地区经济总志[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390.
[13]《当代四川》丛书编辑部.当代四川的工人阶级和工会运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124.
[14]《当代四川》丛书编辑部.文化旅游名城乐山[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30.
[15]自贡市经济委员会.自贡市工业志[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49.
[16]《当代四川》丛书编辑部.盐都自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69.
[17]四川省岳池县志编纂委员会.岳池县志(1911-1985)[Z].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207.
[18]广安县志编纂委员会.广安县志[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415.
[19]宋家泰,顾朝林.城镇体系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初探[J].地理学报,1988(2):97.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沿革(1949-1983 年)[M].北京:测绘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 李利克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09.021
F061.5
A
1004-0544(2017)09-0122-05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2016YBLS106);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600705);四川外国语大学年度科研项目(SISU201654)。
王毅(1987-),女,甘肃环县人,历史学博士,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