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勤
摘 要:语文诗歌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我国的应试教学体制,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与高考紧密联系。就高考语文诗歌题型进行高中语文诗歌课堂教学方式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答题技巧;鉴赏能力
高考中对于高中语文诗歌的考试题型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古诗词的默写,另一种是古诗词的鉴赏。我们从这两方面进行高中语文诗歌课堂教学设计,加强学生对高中语文诗词的高考意识培养。我们从语文考试大纲解析中了解高考动向,从而对高中语文诗歌课堂教学进行设计,以促进学生高考意识的培养。
一、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新增内容
2017高考语文大纲中“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这一内容是语文考试应该承担的责任,并且近两年的文言文考试中已经有所涉及,2017年明确规定将古诗文常识纳入高考语文考试范圍,可以认为,2017年考试中,古诗文常识内容的涉猎会更加突出。所以我们在高中语文诗歌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我国应试教育要求,增加古诗文常识内容的学习积累,从而培养高考意识。
文化常识的范围以及知识点比较庞杂,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古诗文的文体特点和诗歌的背景内容及常识进行针对性积累。在诗歌鉴赏中要注意诗人的生活年代、诗人的人生经历,以及诗人所处时代的文化常识等等内容,这也加深了对诗歌的了解,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常规考试内容
1.强化古诗文诗歌默写
古诗词背诵默写是长久以来存在的高考题型,高考中的诗词歌赋默写除了高中三年所学的诗词,还会有课外诗词的默写,对于这一模块,已老生常谈,需要进行多次背诵默写。但经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经常在此失分,因此我们不能放松对诗词的背诵默写,老师在课本诗词讲解中要重视对诗词内容的解析,以便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导致高考临场发挥失常想不起来的情况。学生可以结合内容进行深层次记忆。
老师在课堂诗歌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诗歌默写的训练,总结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例如诗歌默写错别字的出现,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
2.加强诗歌鉴赏能力和答题技巧培养
在为了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所采取的策略中,可以采用情境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诗歌的鉴赏。首先在课堂上老师进行一定的诗歌鉴赏程序引导,了解诗人背景、诗歌背景,结合背景资料对诗歌进行赏析,为学生创造一个走进诗歌内容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但在此基础上还应对学生进行应试答题技巧的训练。
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语文中的重要考查点。现今中学语文新课标对诗词鉴赏教学提出明确要求,但调查表明,在实际语文诗歌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和语文知识素养的积累不同导致诗歌鉴赏的教学效果不佳,很多学生面对诗歌鉴赏试题时,在特定的考场环境下缺少必要的诗歌鉴赏应试技巧导致考分降低。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高考诗歌鉴赏应试技巧的培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内容。
教师通过对高考语文诗歌考查题型的研究将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型问题模式分为以下八种常见的模式:分析诗人描绘意象、意境题型,分析诗人表达技巧题型,分析诗人语言特色题型,分析诗歌情感主旨题型,考查诗歌炼字题型,一词引领全诗的题型和评价题型及比较评价题型。每一个题型都有特定的答题规律,需要我们借鉴别人的成果以及自身不断做题训练进行总结,答题规律和技巧的掌握能有效避免学生因回答不全面而失分;或使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规律步骤以及答题思路以适应高考,取得良好成绩。我们就第一种题型向大家做如下总结陈述。
第一种题型:分析意象、意境。此类题型的一般提问方式为“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或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当遇到此类问题时,我们判断此类题型为分析意境、意象题型,所谓意象、意境就是诗人通过客观的物象营造了一种可供想象的氛围环境,诗人通过景象的描绘将情感寄托在客观物象上。因此,我们在回答此类问题时要从景物画面和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入手,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回答时,“景、境、情”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在平常课堂教学诗歌鉴赏练习中要进行答题技巧的训练和总结,找出答题规律,从而获得高考语文成绩的提高。
综上所述,高考语文诗歌选题的复杂多变经常会导致学生无法下手,是高考的失分点。语文诗歌教学中,高考意识的培养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成效,但这种成效应结合以上两种情况进行全面课堂教学训练,不应只侧重技巧忽视鉴赏能力,也不应重视鉴赏能力的培养忽略答题技巧的训练总结。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忠湘.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策略[J].神州(下旬刊),2014(1).
[2]陆贵芹.简议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J].文理导航(上旬),2011(6).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