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少白的散文诗

2017-09-27 09:21吴振尘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散文诗儿童文学

吴振尘

内容摘要:李少白的儿童散文诗自觉追求歌唱自然的主题,突出特色表現为“自然的歌唱”。描写自然中的自然和生活中的自然,写出自然的美和劳动的美。通过自然的景,想到自然美对于人的启示,从而体味自然。在行动中道法自然,表达着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

关键词:李少白 散文诗 儿童文学 自然的歌唱

湖南儿童文学作家李少白的儿童散文诗主要收录在《童心的歌唱》(11篇)、《丝露花雨》(51篇)、《看不完的画册》(125篇)等书里,计187篇,除去重合的90篇,散文诗存97篇。仿照海德格尔的推广的“诗意地栖居”一词,李少白散文诗的突出特色可总结为“自然的歌唱”。

一、描绘自然

1.自然中的自然

不被人世干扰的本来自然是美的。《走进大山的微笑》写走进大山的所见所感,“山风吹散了淡淡的雾纱,松涛吟唱着绿色的歌谣,山妈妈在声声呼唤,大自然敞开了怀抱。”这是自然对人的呼唤,更是人本性中的自然本性对自然的追寻。《歌的海洋》写风从草原来、风从高原来、风从海边来、风从西北来、风从西南来、风从东北来,并写来来自地方的景色或特点,表达了自然的美、劳动人民的美。

《风的脾气》写不同的风,像活泼的小姑娘、像顽皮的孩子、像喝醉的巨人,穿着隐身衣。这里的风和人之间产生联系,抹去读书孩子额上的汗珠、吹落叶像陀螺、拔起树推到房子,多样性的风,人们要摸透风的脾气,和风交朋友。《蓝天上的画》写蓝天是最大的画板,太阳、白云、鸟儿都来画出美的画,一只烟囱突出青烟,被风抹掉了。非自然干扰了大自然的美。《会飞的星星》写夏夜里最美的是萤火虫的绿灯笼,“给静静的夜晚添一道奇幻的风景。”《云姑娘的衣衫》写云姐姐的服装件件不同,但都是一样的美丽。

《放飞》写春天里放飞风筝,感受到季节景色的美。《雨后》写大山雨后的美,《根》写默默无闻的根。《紫云英》写紫云英的魅力,在春天里,和太阳春风对话。《幼芽的情思》以拟人的手法,用第一人称写幼芽在自然界中的感受,以及自然的美。

2.生活中的自然

《歌集》写少年对歌曲的喜爱,自己编了一本歌集,担心妈妈不让唱。所列的歌曲有《新星》、《十五的月亮》、《希望的田野》、《小草》、《北国之春》、《桃花盛开的地方》等,从歌名上看,无不和自然有关。在生活中对自然歌唱,表达的是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然的歌唱,至少包括歌唱对象是自然、人的自然本性/天性的歌唱等两个方面的意思。人都需要歌集,生活都需要自然的歌唱。《校门口的小街》里的小街是“美丽的”、“整洁的”,原因是有同学们的“打扮”,“从小把自己和环境联在一起,让年幼的心灵里有一份职责。”生活中的自然,也可以称为“人化的自然”,这种自然中,有人智慧、文明的体现,对自然的歌咏,这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这就在传统的田园或山林的歌咏的范围里,增加了新的内容。

《我们这样打扮祖国》把打扮校门口小街引申到祖国,具体行为含有:在小河边栽下一行绿荫、在教室的窗台摆上一盆花、把受伤的小鸟送回树林、安稳紫燕造窝的瓦片、洗刷干净墙上的黑手印、抹去结构电话亭的灰尘,“从小事情做起,学习为祖国妈妈化妆的本领。”对生活中人化自然的歌咏,也是对人的歌咏,对有着美好的自然的本性人的歌咏。

人作为自然的一员,美好的理想状态是和谐共处,也即天人合一,或诗意地栖居。李少白的散文诗表达了这一的理想状态。《小溪清朗朗》里小溪和苗家侗家互相爱护,“溪水像苗家的心一样清朗”,孩子们放飞风筝,风筝上的鲜花落下,下起花瓣雨。风筝像电话线,“把这歌声传到了侗寨,侗家娃踩着节拍跳起舞来。”作品的诗情画意歌咏皆备,所描画的景象,比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添加了儿童歌舞的欢乐。《采莲》则把自然的美和人的美、劳动的美融合无间,“小船满了,载着一船笑声一船绿,向着飘着炊烟的岸边驶去,留下一湖晚霞一湖金,在水面荡漾。”

《指头上的眼睛——写给可爱的盲孩子》用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绿色的原野、绿色的小河、美丽的小花等的自然美,体会盲童通过指头感受到的世界。“看上去,你们失去了宝贵的双眼。但你们学会了用心灵去感受,去发现,去理解,去追求。”用心灵感受大自然的美,这是对眼睛看到大自然的美的补充和丰富。

二、体味自然

体味是通过自然的景,想到自然美对于人的启示。儿童散文诗的一个便利是拟人化手法的常规运用,容易传达出作品独特的童心/童趣。

《小精灵》从童心设计出一个小精灵,在想变成什么,变成鱼、鸟、小鹿,但有网、鸟枪、陷阱等。变成人,“在鱼儿害怕江河,鸟儿害怕天空,小鹿害怕山林的地方,人也就没有哪儿好呆了。”这里,以自然精灵的换位思考体味,反衬人事的生存。

《冬的性格》描写了冬天的自然景色,体味到:“冬,是一年里最成熟的季节,难怪人们都给它冬爷爷的称号。”冬有慈祥、严厉、热闹、冷静、多彩、单纯,“我爱冬的性格,冬的脾气。”对于冬的喜爱,对于冬的体味,“让孩子们多过一个冬,就多一份成熟,多一份美好。”《看不完的画册·冬爷爷》写“啊,是可爱的冬爷爷”,冬爷爷弯弯腰对种子说、点点头对鱼儿说、招招手对孩子们说,分别送了大被子、玻璃窗和滑冰场。“我伸出舌尖儿,接雪花吃。……我尝到了冬的味道。”感受是:“这冬天的世界本来就是属于我们的,它像孩子的心灵一样洁白无疵。”“冬爷爷真好!”自然与人和谐相处,人在自然中诗意地生存。《岁月如诗》被分成12篇,从一月写到十二月,对每个月份都有自然的景色描写和感悟。对岁月的感悟结合时间、空间,从自然中体味奋进、向上、成长,这样谋篇行文所达到的,是很高的艺术境界,即意境。

《生命的燃烧》近乎寓言,煤的火焰是煤的欢乐和自豪,它唱着一支燃烧的歌。有块煤说自己是乌金是宝贝,“岂能静静烧掉?”它滚出炉门,被工人铲出丢在煤渣里,“此时,它才明白一个真理:燃烧就是生命!生命就是燃烧!”由对自然的观察,体味生存价值的意义。endprint

三、道法自然

以自然反思人事,倡导遵循自然。与体味自然相比,道法自然强调去做、行动,如提倡去掉围墙、世界互通、独特的争吵、奉献等。

《最后的荷叶》写荷叶的奉献奉献:“为了荷的美丽,莲的鲜嫩,它从绽露尖尖角的时候起,就把自己献给了这个可爱的整体。”《报答》以树报答土壤、松鼠报答树、鱼儿报答水,得出人应该报答大地母亲。《舍不得这棵树》写搬家了舍不得门前的梧桐树,这是一棵鸟树、花树、果树、有灵性的树,“我常常觉得家里有四口:爸爸、妈妈和我,还有这棵树。”树和人关系密切,带给人音乐、花香、果粒、大伞等,“我”从中感悟到:“我也要长成一棵会走路的树!”意即学会奉献和友爱。《小草,向前走》与此立意相近,小草是绿色的小兵、乖乖的小兵、勇敢的小兵,到山坡河堤路边去、到校园花园足球场去、到沙漠荒原黄土高坡去,让江河绿水长流,要给人们绿的享受,走出一个绿茸茸的地球。作品提倡像草一样的勇敢和奉献,比起古人离离原上草的离别、青青河畔草的思念,视野和胸怀要开阔得多。《开花的翠竹》写初夏的公园里的翠竹嫉妒花,也开花了,“竹子开花,可是枯败的先兆啊!”这里虽是写景,但其中道理,也值得人所取法。

《墙》写房子因为墙的阻隔,谁也不理谁,互相见不到。一棵树和一棵树站在一起,互相伸出枝桠招手,摇动叶儿问好,小松鼠在树间跳来跳去。“要是有一天,墙都拆掉了,房子之间全铺满花草,该多好啊!……人们的心儿,会像小松鼠那样自在,那样欢快……”作品提倡取法自然,拆掉人为的墙这样的阻隔,人心才能欢快。

《两棵树》写旷野上的两棵树根须盘结、狂风暴雨中一起承受、春天里互相传送花粉开花结果,把嫩绿让给了小树,让小鸟来枝头歌唱,请松鼠、野兔来怀里安家。“它们支撑着一个树的家族,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小蜜蜂》写小蜜蜂在花丛中飞舞歌唱,“传花粉、采花蜜、造新房”,“蜜蜂是勤劳的模范,又是博采的行家。”依靠不倦的积累,得到丰富的营养。“小蜜蜂用它的勤劳、博采、聪明,把生活酿造得又甜又香。”这里的小蜜蜂既是自然界的蜜蜂,又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四、美学自然

如果说李少白的叙事诗是伦理的,朗诵诗是伦理的、政治的,那么他的散文诗是美学的,表达的是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

《静静的夜》写静静的夜里,“小鸟睡了,树婆婆还醒着。”“鱼儿睡了,小溪还醒着。”“星星睡了,月亮还醒着。”“娃娃睡了,妈妈还醒着。”这里人与自然合一,即天人合一,体现了诗意地栖居。《太阳·月亮》写太阳哥哥请彩云向月亮捎去早晨的问候,感叹:“多么好的早晨啊,日月同时挂在天上。”“我”想跑到山顶上,请爸爸照相,写上一行字:“太阳、月亮和我!”被自然魅力吸引,合照的设计,意图达到天人合一的意思。

《你的第一步》写19岁女教师上第一节课的片段,作品里大量使用了自然的语句词汇进行描绘,例如:“从春的苗圃中来”、“年纪,轻轻的,正是春的颜色”、“你——还是一只乳燕”、“你,还是一片新叶”、“一群小鸟飞拢来了,点点红霞把你俩围住”、“你找到了自己的绿地,找到了自己的星空……”、“甜亮的童声合唱,像习习轻风,拂动你心中的一江春水。云开了!雾散了!阳光出来了!”、“就这样,你迈出了第一步。开始了播种、耕作。”这些自然有关的语句,不仅景美,而且感受美,让校园、青春、学习得以衬托、得以融合,是天人合一境界的一种努力体现。

《梦》写了联合国大会主席团多了两位代表老虎和橡树,代表动物和植物,“地球上每一个王国,每一种居民,都有代表出席。这样的会,开起来才有意思。”这里体现生物平等的思想。《黄昏的小鸟》写黄昏动物回家,小鸟无家可归,“不是小鸟太淘气,不是小鸟迷了路,它的窝儿,不知被谁弄掉了!”“不是小鸟太贪玩,不是小鸟不回家。它的爸爸、妈妈不见了……”由于前面小羊、老水牛、小蜜蜂回家的美好衬托,这里的小鸟的遭遇更加令人同情,由此思考破壞的负面影响,倡导爱护动物。

李少白在《儿童文学创作三题》中说:“将来,不论社会多么发达,科技多么进步,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还是回归自然,这是一个国际性的永恒的主题。”李少白对于自然主题的目标追求是自觉的。在描绘自然、体味自然、道法自然中,歌唱自然,表达着自然的生态美学。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6.

[2]李少白.儿童文学创作三题[J].理论与创作,2002(4):32.

(作者单位:长沙师范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散文诗儿童文学
感悟时代,书写进步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散文诗创作不能“因小失大”创作谈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
刊首语
散文诗创作需要突破
散文诗,放逐心灵的天空和旷野
提起散文诗,我总难免悲壮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