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毅强
摘要:有能力的人到哪里都不愁找不到好工作,相反欠缺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职业规划、良好的求职动机、成熟的求职技巧,可能到哪都会遇到不少困难和挫折。因此,就业前的準备工作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职生 就业前 准备
中图分类号;G455
就业是学生认知社会的第一站,也是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之路。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逐渐向高知识含量、高新技术方面调整,企业单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连年递增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等因素影响,中职毕业生必须充分做好就业各个方面的准备。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就业前的心理准备
毕业生就业的过程既是一个竞争的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要使自己在竞争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就必须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
1.培养积极主动的求职意识
多数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时,在学校和专业等问题的选择上存在着多种情况,尤其是对专业的选择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的是受当时社会热点的影响而随波逐流,还有的是家长、中学老师以及亲朋好友建议的等等。因而,从总体上来讲毕业生对所学专业以及将来所能从事的工作等问题都处于不满状态。等到即将毕业,尤其是面临就业问题时,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更难以适应就业制度的变革和人才市场的竞争。为了能跟上社会的发展变化步伐,中职毕业生必须培养积极主动的求职意识,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使用方向,注意搜集社会各方面,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意向或目标。
2.树立竞争意识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毕业生拥有了一定的择业自主权,用人单位也同样拥有了充分的用人自主权。在这种情况下,竞争意识无疑就显得十分重要。虽然在机遇面前人人平等,但实际上机遇往往只偏爱那些具有竞争意识的人。因此,将要毕业的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要积极调整自己的竞争心理,树立竞争意识,以便在求职择业的激烈竞争中取胜。
3.增强心理承受力
毕业生就业本身既是一次主、客观互相碰撞的过程,又是在择业的竞技场上优胜劣汰的过程,因此择业中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请记住,一次不成功,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机会,俗话说得好"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毕业生只要能及时找到自己的失败原因并加以改正,成功是必然的。
二、 就业前的知识准备
知识准备的第一步是知识积累。临近毕业,要进一步查找自己在知识积累、掌握和运用等方面的薄弱环节,抓紧时间充实和完善自己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根据社会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以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
知识准备的第二步是知识的结构化和系统化。毕业生要将两年积累起来的零散的知识梳一梳、理一理,围绕自己既定的就业目标,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合理组合、恰当调配,使其形成一个有层次的、可协调发展和更新的动态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知识积累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就业前的能力准备
1.独立生活的能力
这是毕业生起码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不仅使一个人能够生活得有条理,可以应付一些突发困难,而且也为一个人打下了独立学习、独立工作的坚实基础。社会毕竟比学校要广阔得多、复杂得多,如果一切都唯别人是依,那就很难适应新的环境。
2.实际动手能力
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销售、生产第一线,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你的才能和作用的发挥。所以,毕业生必须着力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要知道,一个人如果学术功底很扎实而动手能力却不强,那是没有多大发展前途的。
3.社交与合作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科技活动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与人之间、上下级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益频繁,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日趋复杂。毕业生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做到既不损害有关原则,又能促进事业的成功,这的确是一门极深的学问,每个毕业生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为此,毕业生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系统学习能力和专业方面的技能,而且还需要有较好的社会合作能力等等。
四 、就业前的信息准备
就业前,毕业生在做好思想准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心理等各方面准备的基础上,还要做好收集需求信息的准备。
毕业生收集社会需求信息的主要渠道有:
1.学校的招生就业办公室
招生就业办是学校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咨询和就业工作指导的职能部门。多年来,他们与各用人单位,都保持着密切的、长期的工作联系,掌握着很多用人单位的资料介绍和社会需求信息。而用人单位对他们有信任感和依赖关系,在长期合作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稳定而可靠的供需信息网络。因此,从招生就业办得来的信息,一般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靠性,是毕业生获取社会需求信息的主要渠道。
2.学校分管毕业生就业实习工作的老师
他们是具体负责毕业生就业实习工作的,同一定范围内的相关用人单位有着广泛的接触,就业指导经验也比较丰富。一般来说,学校的招生就业办所收集到的社会需求信息也会及时地通报到他们那里,因此他们也是毕业生获取社会需求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3.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
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三资企业、民办企业等用人单位常常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传播自己对毕业生的需求信息。这些都是毕业生收集需求信息的有效渠道。
4.通过网上获取社会需求信息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毕业生传统的求职择业方法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不少毕业生已开始通过网络查询最新的社会需求信息。在网上的人才信息库里储存个人的基本情况和有关资料,以供用人单位查询。这种途径往往可以立竿见影,有些用人单位在网上查阅了毕业生的有关资料后,也许就会和他们进行联系。
除此之外,毕业生还可以通过毕业实习或社会实践等机会广泛地接触社会,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社会需求信息。
参考文献:
[1] 杨邦勇 当代人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学生就业.2007.(14):28-30
[2] 穆林 就业市场运行机制探析[J].青年探索.2007年06期
[3] 鲁畅 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7.(4):111-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