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促进学校综合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实施三级课程的整合,我们构建5个模块15种课程;五个模块指“道德提升、阳光成长、一技之长、保护环境、文化传承”,围绕五个方面的教育,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生规划指导、遵规守法教育、安全成长教育、强身健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土豆种植技术、语文阅读研究、英语阅读研究、手工制作技能、環境爱护教育、校园卫生值班、传统文化教育、鲁班文化教育(包括社区教育活动 )等15门课程,提高课程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整合 方案 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2.3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行国家 、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层次的课程容易出现交叉互融,这种复杂性往往容易造成学校课程的混乱和低效,就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对课程进行整合,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统筹起来,提高课程实施的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我们通过反复论证,征求师生意见,整合了综合实践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构建了界河中学“515”课程方案,请全体教师自觉执行。
一、 “515”课程方案内涵
为让学生快乐学习,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学校构建5个模块15种课程;五个模块指“道德提升、阳光成长、一技之长、保护环境、文化传承”,围绕五个方面的教育,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生规划指导、遵规守法教育、安全成长教育、强身健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土豆种植技术、语文阅读研究、英语阅读研究、手工制作技能、环境爱护教育、校园卫生值班、传统文化教育、鲁班文化教育(包括社区教育活动 )等15门课程。
二、“515”课程方案制定依据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课时安排》、《山东省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方案》及两级市教育局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及地方文化内涵、特色等。
三、“515”课程方案目标----让学生快乐成长
我们以“让学生快乐成长”为总目标,立足搭建学生愉快学习的各种平台,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
1.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的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设置好各年级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加强综合实践课、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建设,注重学科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3.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4.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5.探索新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
6.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课程资源。
四、 “515”课程设置与课时
1、综合实践课设置与课时
2、学校课程、地方课程设置与课时
五、“515”课程实施
1.加强对“515”课程的领导
(1)组织课程标准的学习。学校将通过组织各类培训与学习研讨等途径,使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组织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教学。
(2)认真落实课程计划。整体规划设计课程计划,并严格按照课程表开展教育教学,做到开齐课程科目,开足课时,不随意增减课时。
(3)加强课程常规管理。建立与“515”课程方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做到管理职责清楚、管理程序清晰、凡事做到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
(4)加强课程程控。一开展随堂课与分析制度。学校领导采取推门听课的方式听取常态课,促进教师每一节课都对教学精心设计,高效实施,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二开展教学跟踪调研。针对部分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班级、学科、教师,学校开展教学跟踪调研,帮助教师查找和分析课堂教学出现差异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改进教学的对策,提高课堂效率。三是举行“515”课程最佳一堂优质课评比活动。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开展校本教研。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校本论坛、专题讨论、经验交流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
(2)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包括完善学习平台、夯实研讨平台、构建交流平台、搭建展示平台、搭建技术平台,为教师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六、“515”课程评价
1.加强“515”课程评价机制建设。
在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上,促进学校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实施,探索和建立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2.加强对“515”课程实施主体的考核和评价:
(1)教师考核: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探索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把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首位。实行“以学论教”,即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实效,引导教师投身课堂教学改革。
(2)学生评价:探索并构建促进学生基础性和个性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关注学生成就的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发展。评价不仅要进行终结性评价,更要进行过程性评价,要客观地记录学生的发展轨迹和成长过程,发挥学生的作品、作业、活动记录等的评价功能。评价不仅是教师的单一评价,更是多元主体的评价,把把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有机结合。突出评价过程性和综合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填写好学生成长记录手册。
七、“515”课程管理与保障
1.学校成立“515”课程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吉河
副组长:马兆亮 赵忠安 张光伟 马昭建 孔鑫
成员:李养灿 邱 淞 陈庆伟 倪兴太 孔令斌 刁统富 王宏伟 王广会 刘合祥黄 慧 吴殿水 马启斌
2.明确职责,确保“515”课程顺利实施。
(1)校长与分管教学副校长:根据校情规划学校三类课程总体的建设方案,从理念上引领,指导三类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及时指出改进方向,确定每学期课程工作重点,并指导课程教学部门开展工作。
(2)教导处主任与分管课程的副主任:对学校制定的各类课程方案提出建议,具体安排,部署学校三类课程的教学工作,落实三类课程的管理制度和教学常规工作;
(3)教研组长:随时了解本学科组的现状,并组织组员参与学校国家课程校本化,三类课程开发工作,并能定期确定研究主题,组织好校本研修活动,从而引领组员在专业上有所发展,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三类课程的教学。
作者简介:王吉河(1967-08),男,山东省滕州市,本科生,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山东省滕州市界河镇界河中学校长,研究方向:致力于学校教育课程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