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德与社会》课如何贴进学生生活

2017-09-27 10:29罗太芬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4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

罗太芬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进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观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贴进;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1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要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特别注重贴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一个个案例中和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中去感悟和领会,促进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相联系

课堂教学除了教材资源外,学生的生活经验、感知体验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和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在教学《家庭亲情》一课时,课前我把本班学生家中最能体现亲情的五张照片做成课件,课堂上展示结束后先让照片中的五名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再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家中体现亲情的故事。最让学生感动的是一小女孩的奶奶因老溢血瘫痪在床多年,她的家人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老人,360天如一日,天天给她煮好吃的饭菜、给她擦身子、推她到外呼吸新鲜空气、陪她拉家长等等,奶奶虽然长期瘫痪在床上,但她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开心幸福!学生从一个个真实动人的故事中体会到了家庭亲情的温暖,也感受到了家人对自己的疼爱,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人的爱,也纷纷表示在生活中也要关爱家人。

二、教學方法和实践活动相联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期是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激起他们的生活经验,更有效地作用于课堂。因此,要求教师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应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将生活情境带入课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拉近生活与文体的距离,实现教学的生活化。

一是角色扮演日常生活事件。角色扮演是学生很喜欢的一种游戏,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位置,从而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感知社会情境,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内心情感。学生通过角色的体验,能感悟道理,强化“知”、“行”统一,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学《礼貌用语好奇妙》这课时,我设计了几个学习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案例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如:《你喜欢谁》,四位同学生分别扮演猪妈妈、小狗、小白兔和小猴,小狗、小白兔和小猴在一起踢足球,球踢出去刚好击中猪妈妈手中的篮子,篮子里的苹果洒了一地,小猴跑过来捡起球一溜烟就跑了,小白兔跑过来边给猪妈妈说“对不起”,边把洒在地上的苹果一个个给猪妈妈捡起来,小狗视而不见,扬长而去,边跑边吼“小白免,让她自己捡,快来踢球”。然后让学生讨论:你喜欢谁,为什么?又如在教学《我是家庭的一员》时,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要求学生用周末的时间自己当一次“妈妈”,给家人洗衣、煮饭、打扫卫生,自己当了一天的妈妈,才知道了大人的辛苦,她们纷纷表示今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还要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是组织进行“模拟”生活。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如学习《伸出爱的手》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感受残疾人行动的不便,我设计了蒙住眼睛找座位、闭着眼睛写自己的名字、一只手收拾书包、系鞋带等游戏,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由此产生同情、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又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时,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理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通过教学,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让我们的品德教学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生活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生活感悟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