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之我见

2017-09-27 13:54冯强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阅读教学

冯强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不能靠灌输和机械训练来实现。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

关键词:阅读;教学;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3

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没有理解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片面性的、随意性的、错误的理解也是无效的阅读。这样的阅读难以形成和提高阅读能力。要提高阅读能力则应通过阅读实践对作品的理解有一个由浅到深刻、由理解不确切到确切、由被动记背结论到主动思考理解的过程。而学生只能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阅读实践、独立思考、修正错误才能真正获得能力,这是任何别人都代替不了的。下面,就谈谈我在阅读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一、强调课前预习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我的做法是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我认为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叶老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中,首先要教学习预习的方法,我从开始教他们圈生字、勾生词,到画出重点词句,再寻找出不理解之处,先独立查阅资料,如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极为感兴趣的问题,带到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争论。通过预习,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交流的欲望,争论的兴趣,获胜的信心。通过预习,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学习目标都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学生就能很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中,自学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学的教学情境,使其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有时,在教学诗歌等内容比较简单的课文时,往往只要通过学生预习,自主学习后,在课堂上我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这节课几乎由孩子们“操控”着。

二、鼓励学生质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但现在语文教师口若悬河,已不是最重要的。好的阅读教学课,要改变“课文阐释者”的旧形象,创设学习情境,促使学生爱读书,爱表达,成为学生的语言实践课,语言交流课。在教学中,我们大多数教师是传统的教法,拿起书在讲台上讲,类似一种打针注射式的教学,学生肯定会不喜欢,只有消极接受知识。日前课堂形成封闭式、接受式和分析式等陈旧教学方法的原因有二:一是学生长期受传统语文教法的束缚,没有养成课堂积极主动,大胆质疑的习惯,只习惯于听教师讲的单向线型活动,而忽视了教学是一个师生双向互动的圆形的活动;二是有的教师也意识到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可是引导的方法上存在问题,所以做起来效果不理想,故对质疑教学失去了信心。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叫有疑。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啟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问题教学。

三、引导学生自悟

引导学生“自我感悟”是我国历代教育家倡导的教学思想,叶圣陶先生把学习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1)加强诵读,取得真切感受:让学生通过目视、口诵、耳闻、心惟,多种感官联合加工,使符号、语音、意义、表象等紧密联系,有机结合,使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人、事物、事实、现象等融合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学生头脑中活动起来。这样,他们才能对语言文字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触摸与感受,逐步感到语言文字的内蕴。2)循序渐进,领悟读写的规律:读写的规律很多,不能由教师授与,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比如领悟遣词造句的规律,可采用比较、揣摩、赏析的方法,领悟到作者运用文字的精妙所在。领悟作者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是学生对文章的“自我感悟”的过程。方法是学生自己归纳的,规律是自己发现的,这就利于学生在课外得以运用,使之巩固。

四、提高学生自学自悟的方法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上,作为语文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分析的时候,应该在无形中自觉地有意识的将课堂阅读练习的技巧方法渗透进去,并练习运用学到的技巧分析其他问题,使学生成为阅读赏析过程的主体,,赋予学生阅读主动权,加强学生的自主感悟,教师在其中充分发挥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走进文章,获得有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这样,理论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对课文分析学习过程中学到的阅读技巧当堂学当堂练习当堂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不断积累,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积累中运用、创新、提高,从而得到更深刻程度的记忆和吸收掌握.

1.引导贴近生活,丰富生活经验。贴进生活是自我感悟的前提,教师让学生多体验生活,感情生活的能力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并用于自己的学习中。

2.增加语言积累,我经常培养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语言积累越丰富,自学自悟的能力就越强,并用于自己的学习中。

总之,语文教学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不能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积累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加强读书、背诵的环节,养成积累的意识和习惯,学习积累的方法。读书、背诵,可以积累各种语言材料,各种文章形式,各种情感体验,这些素材将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营养。阅读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和做法,在今后的实践中,还要不断地论证、摸索、学习,把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去,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学起来,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阅读教学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