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凤
摘要: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一、 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愿意说、敢说、想说 二、 在探究过程中,把握时机,为学生创设语言表达的机会三、采用不同的形式,训练学生说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这三方面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语言表达能力
【分类号】G623.5
叶澜教授提出:应让课堂充满生命与活力。可是在现实的课堂中,老师的教案设计的很好,课讲的也不错,学生会思考,也会做题。但是,让他们讲解做题思路时,却总是吱吱唔唔讲不清楚,有时甚至是词不达意,整个课堂难以活跃,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个人做法:
一、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愿意说、敢说、想说
民主平等的氛围可以让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无拘无束,没有任何障碍。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就会愿意说、敢说、想说。可是,在现实中,随着年级的增高,爱发言、爱表达的孩子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一是老师比较威严,学生不敢说,说错了怕挨老师批评。二是怕回答问题时出错,被其他同学嘲笑,丢面子。三是个别同学天生胆小、害羞不敢发言。
针对以上情况,开始,我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及时的表扬、鼓励。对于回答出错的同学,不是批评,而是对全班同学说 “这位同学虽然说错了,但是勇气可嘉,我们能不能哈哈大笑(不能),对,人都有出错的时候(包括老师),出了错,我们可以共同订正。同学们立即为这位同学的勇气鼓掌。这位同学也不怕丢面子了。这样,让全班同学感受到:回答问题出错了并不可怕,同时也让想嘲笑别人的同学收到了教育。对于不回答问题的同学,我经常找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回答完后,及时夸他们表现好,并说:“相信这些同学以后的表现会更棒”!每节课我都这样做,时间长了,同学们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会有任何的心里压力。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大胆发言,思维积极气氛活跃,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
二、在探究过程中,把握时机,为学生创设语言表达的机会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在探究中少不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互动中,无论是寻找信息、提出问题、交流、讨论问题等都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因此引导学生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至关重要。
1、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有条理的说
动手操作是学生掌握知识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使抽向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的把操作过程、以及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完整的叙述出来,真正使学生把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第一步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学生操作完成交流时,让学生结合具体操作叙述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第二步:结合操作引导学生思考,(1)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长方形的长与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边操作边动脑思考,在操作中叙述 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如图;
。因为左边三角形割下来,补到了右边。
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平行四边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这样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操作,在操作中有条理的叙述整个过程,从而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又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在重难点的突破中,让学生多说
重难点是教学中学生不好理解,容易出错或是相混淆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说一说,在说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理解.。
如:在教学《分数意义》时,把多个物体进行平均分后让学生用用分数进行表示,多数同学模模糊糊理解不透,把个数、份数相混,而出现很多错误。
如图 把6个圆圈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这些圆圈的几分之几?
教学时先让学生利用学具分一分后让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出现12 、26 、13 ,此时我结合图点拨让学生明确:把6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2个是一份,一份占整体的13 ,如果按个数算2个是整体的26 ,让学生明确理解意义后让学生组内说、同桌说,最后结合练习到黑板上讲解,学生讲解的过程也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理解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练习题的处理中,让学生大胆说
练习是巩固、消化所学知识并转化技能的重要环节,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学生完成练习订正交流的过程中,我经常让学生当小老师口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学生口述的过程既是对知识的内化、所学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学习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让学生完成以下练习
14 = ()8 4( ) = 4860 3549 = 5( ) 68 = ( )16 = 3( ) = ( )12
学生完成后,让学生上台讲解说一说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这样變化?
经常这样做,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巩固了新知、活跃了思维。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采用不同的形式,训练学生说
教学中我常用以下形式,训练学生说
1、 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交流也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学生交流时我先告诉学生交流的方法,让他们明确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让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说出探究的理由和过程。
如:学习《分数基本性质》时,学生得出 12 = 24 = 48 时,让学生组内讨论交流,观察这3个分数,它们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把自己发现与组内同学交流,最后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就这样每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合作精神。
2、全班交流
学生在完成同桌交流、组内交流后进行全班交流,交流时组组汇报,(组内人员轮流当组长)其它组进行补充评价,有不同意见时可以争论最终达成共识,进行小结。
如:教学29×3时,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得出29×3=87再得出竖式 ,个位3×9=27,个位写7向十位进2,后,让学生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进位的2怎么办?通过交流小结得到:个位满几十向十位进几,进的数字要先乘完后再加上,也就是先乘再加。
这样学生在交流中加深理解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算理,也学会了竖式的写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提高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语言表的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只要我们教师持之以恒,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贯穿于每天的课堂教学中,相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不久的将来他们一定能言出智慧、言出风彩!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