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朗读

2017-09-27 08:05张艳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0期
关键词:范读语言文字感情

张艳霞

【中图分类号】G623.2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朗读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上学生能根据拼音读准字音,在熟读的基础把课文读流利,可有感情地朗读,却需要老师的引导。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呢?

一、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当前,朗读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是学生自己爱怎样读就怎样读,在学生自己读后指名读,点了几个学生读都没能读好,屡次受挫,学生越读越没兴趣。根本谈不上什么所谓的“个性化朗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读书还处在初步学习阶段,他们面对的是陌生的课文,对一些生词以及长句子,要很流利地读出来有一定的难度,更谈不上有感情地朗读。因此,在低年级进行教师的范读是非常必要的,语音是口耳之学,教师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加上学生的模仿性极强,学生就能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的发音、语气以及句读等方面的错误,掌握朗读的方法,提高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在教学《绝句》时,我利用书中的插图,让学生边看图,边听我朗读,,我富有抑扬顿挫的朗读,完全感染了孩子们,给它们形成了一种情感的氛围,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意境中,有的孩子也情不自禁跟着我小声的读起来。可见,教师的范读,以声传声,以情激情,引发的是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体会了激荡与语言文字之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比较、揣摩,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符号,是传递感情的一种符号载体。课文里有许多描写的优美的词句,这些关键的词句正是作者需要表达的情与意。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形成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朗读课文只能读出字音,没有能感知领悟语言文字所传递的情感。所以,教师务必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比较、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这是培养学感受到课文中语…标情达意。课文《稻草人穿衣服》中有一句“只见,金色的稻穗、绿色的狗尾巴草,蓝色的矢车菊,红色的山楂果……全都插进了稻草人的口袋里。”我采用对比出示句子“狗尾巴草、矢车菊、山楂果”,然学生谈谈那句好,好在哪了?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说课文的文字好,因为他写出了稻穗、狗尾巴草、矢车菊、山楂果的颜色,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稻草人穿着一件五颜六色衣服……,那么就请同学们读出那种欣喜的感觉吧!学生马上能进行入情入味的朗读,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佳词妙句,感受文章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这样长期的训练,语感就会

油然而生了。

三、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语文是母语教学,学生在生活中都在观察、体验、学习,也就是说学生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但缺乏的是不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重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引导。有的课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有体验,然而学生没有读出该有的感情。正是因为没有找到让学生体会的切入点,这切入点正是叶圣陶先生说的“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在教学《孵蛋》一课时,当读到爱迪生坐在蛋上时,全家人感到惊讶,可学生并未有此感觉,尤其是有的同学在读到此处句子时,完全没有读出这种语气。我就引导学生想象:当家人看到爱迪生坐下坐在蛋上,他们会以为是正常的吗?(不会)对呀!爱迪生的做法完全出乎人的意料,“咦”表示十分惊讶,没有想到的意思,你应该怎样读出这种语气呢?同学们平时在生活中,如果遇到没有想到的事情是否也有這种惊讶的感受呢?你应该怎样读出这种语气呢?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如果遇到没有想到的事情是否也有这种惊讶的感受呢?这时,当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时,惊讶的语气和表情变水到渠成了。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在引导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在朗读中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中见文生义,见义生情。及时课文中描写的事情离自己的生活较远,学生也可以借助生活经历类

似的情感经验去感受,读出感情。

四、发挥想象,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阅读的过程是把文字信息转换为生动的表象组合的过程。如果是朗读,还是一个把无声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想象,充满着不可言喻的感情体验。对于文字的理解,对思想的挖掘,在很大程度上要凭借这个过程来实现。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镜,入境始于亲。”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依据语言文字,进行定向引导,展开想象,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借助语言来感受想象,领悟其中的感情。古诗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一直是一个难点,就是让学生如何感受诗中所要描述的意境,为了让孩子们充分体悟诗中的情景,在指导古诗的朗读时,我很注意自己的范读。再范读前,先进入古诗描写的意境,让学生想象其中的画面,然后引出故事内容。如此,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诗句内容,又能快速将学生带入诗中意境。例如在教学白居易的《遗爱寺》时,当我范读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想刚才教师描述的画面,将自己置身于鸟语花香的意境中……然后,引导学生朗读,学生就会很自然的边读边想象其中的画面,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五、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一篇课文无论写景、记事都离不开人物。尤其是对于故事环节较为曲折感人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应该让学生通过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入情入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在教学《狼与小羊》一课时,我就是通过角色朗读课文来感受大灰狼的蛮横无理和小山羊的可伶与勇敢。当然,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感情朗读因文而异。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方面,教师应该在引导上多下功夫,以读促讲。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真正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endprint

猜你喜欢
范读语言文字感情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最好的感情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感情工作
不分对错
感情强烈的叹号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