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瑞英
摘要:长期以来,幼儿园德育工作中忽视了本土传统文化的优势,低估了本土知识对幼儿的德育教育功效,造成幼儿本土意识、情感的缺乏。因此充分开发和运用岭南本土文化资源实施幼儿德育教育,必然会促进德育方法的改进,途径的完善,内容的丰富,形式的多样,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情感,收到德育的实效。
关键词:岭南本土文化资源 德育发展 开发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岭南文化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它所包含独特的民间艺术、人文景观、历史名人、文化名城等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是幼儿园教育的活教材。而长期以来,幼儿园德育工作中忽视了本土传统文化的优势,低估了本土知识对幼儿的德育教育功效,造成幼儿本土意识、情感的缺乏。因此充分开发和运用岭南本土文化资源实施幼儿德育教育,必然会促进德育方法的改进,途径的完善,内容的丰富,形式的多样,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情感,收到德育的实效。
一、运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德育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使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我们认为,在幼儿园德育教育引入“本土化、社会化”的教育资源将是幼儿园德育教育形态的一种新的趋向,这种趋向一方面拓展了德育教育理论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能促进德育教育方法的变革和发展。
1.本地文化资源的开发與运用,是探索幼儿园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反思现有的幼儿德育教育有着明显的学科化倾向与简单化倾向,即把道德教育任务像传授学科知识那样“教”给孩子,而好的德育教育策略应该是能为幼儿提供真实的生活背景,引导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让他们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的体验中获得。因此,我园将从发掘孩子身边的资源做起,通过对岭南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寻找—品味—提炼—传承—创新”,较好地实践《纲要》中所倡导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理念,促进德育教育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2.促进幼儿园德育建设本土化、个性化、多元化,提升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认为运用本土资源开展德育工作不仅能让灿烂的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还能在丰富的社会实践和体验活动中引起师生的兴趣,激发民族情感,发扬优良传统,培养良好品德习惯。在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从番禺本地资源和我园师生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运用园本课程以及幼儿园各个生活环节来发挥本地德育资源的育人功能,提升幼儿园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开发与运用岭南本土文化资源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在开发和运用岭南本土文化资源时,需要思考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在新的课程资源观的指导下,我们逐步形成了“寻找—品味—提炼—传承—创新”的资源开发利用思路。
1.拓宽视野,关注资源价值筛选
1.1多元渠道寻找资源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将本土文化资源其范围集中到本土民间习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游戏范畴,通过多元渠道进行搜集,例如:网络查询、书籍查找、发动家长搜集、村镇调查、访问专家等,例如:对于番禺传统民俗特色“飘色”,为了搜集到更具体更全面的资源,我们老师一方面去到潭山亲身参与当地的飘色活动,通过访问、摄影、拍照,寻找到从色子挑选、化妆、上架到活动巡游等全过程的资料,另一方面发动家长搜集相关图片、故事传说等,群策群力大大提高了资源搜集的效率。
1.2品味资源内涵,提炼德育价值
对于多渠道搜集回来的本土文化资源,老师们先从自我学习入手,了解岭南本土资源内涵的丰富性和形态的多样性,研究这些资源是否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否满足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其蕴涵的德育价值有多少,最终筛选出适合幼儿园的德育课程资源,例如:我园开展“品岭南童谣”的培训活动,引导老师理解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提炼其德育教育价值,对于童谣中不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进行改编或删减,整理出大、中、小班不同年龄段的童谣资源包。
2.重视资源运用的有效措施和最终成效
2.1创造岭南特色环境,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应积极创设幼儿探索、学习本土文化的条件,在幼儿可听、可见、可感、可想、可动的环境中进行熏陶和浸染。例如:在园舍环境方面,充分利用走廊、过道、楼梯、功能室等空间,进行富有浓郁岭南地方特色的艺术布置与装饰。如:“番禺十大名片”特色长廊,楼梯间布置番禺历史名人的图片等等。班级环境则结合主题教育进行布置,如: 音乐区里布置自制广东音乐乐器展、自制粤剧表演的脸谱等;美工区则提供废旧的塑料盒、纸盒、珠片、布料等等供幼儿设计飘色服饰、龙狮、广东特色工艺品,还有“岭南故事墙”等等,让幼儿在环境中体验、学习,感受本土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培养勤劳、包容、互助等品质。
2.2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渗透德育教育
主题活动的立足点是幼儿,在运用这些资源的时候我们要理清资源介入与活动的有效结合,力求在丰富有趣的主题活动中更好地促进幼儿德育发展例如:岭南节日主题,包括:《健健康康过清明》、《浓浓重阳敬老情》、《团团圆圆过中秋》、《赛龙夺锦》等,引导幼儿在民间传说中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在手工制作、绘画及社会实践中参与节日的习俗活动,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社会交往关系,从而达到培养幼儿“关注生活、感受幸福、传承文明”的核心价值。
对于岭南本土资源在幼儿园德育教育中的开发与运用,我园还处于摸索的初级阶段,本土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幼儿成长需求的变化,我们还需要不断更新观念,进一步研究有效策略,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走进幼儿园,实现更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浩森. 乡土课程资源的界定及其开发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 2009,(01):81—84
2. 王琪开、张建. 打开丰富的乡土课程资源通道[J].今日教育,2005,(03):5—6
3. 张勤华. 幼儿园主题活动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发掘利用[J].生活教育,2006,(11):34—36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5. 王春燕.关于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4,(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