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佳丽
【分类号】G636
社会变革对学生道德品质提出新的要求。当前,我国政治及经济体制正处于极度转型时期,政治体制上从高度集权的政治取向逐渐向民主型转变,经济上从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快速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文化上从传统文化向开放的现代文化转变……全球化的浪潮迅猛的推进着科学技术的更新与发展,便捷的通讯设备、快捷的互联网设施,使人们在思想、道德和文化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冲击和转变,而新世纪以来的学生家长正是这一代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的传递者、感受者及践行者。家长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学生“三观”的形成,社会变革在对家长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引起学生思想的动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都以获取自身的最大利益为重,公德意识淡薄,人情意识淡漠,“彭宇事件”、“小悦悦事件”的接连发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荡然无存,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这就要求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氛围,帮助学生养成爱祖国、爱集体、爱自己、爱他人的仁爱品质。其次,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假冒欺诈行为泛滥,这些不良的社会思想及丑恶的社会现象正在潜移默化中扭曲着儿童的心灵,磨灭着儿童原本单纯的心地。而学生又缺乏抵御不良行为的能力,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便成为学校、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责任。第三,媒体等不良信息引发小学生的思想冲击。随着信息媒体技术的广泛传播,学生接触社会的渠道进一步拓宽,这些新兴技术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带了了不少弊端。例如,电视、网络、图书、音像当中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严重阻碍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同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错误思想也是阻碍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一大障碍。市场经济强调利益最大化,这种以經济建设为中心的片面思想滋生了大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部分家长过分夸大金钱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错误的观念严重影响了孩子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促使学生攀比成风,嫉妒之心泛滥,狭隘意识渐长,自私心理严重……均严重阻碍了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迫切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为学生铺开一张保护之网,共同抵制不良思想在学生思想之中的蔓延。
1988年,中国政府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德育的概念在中小学开始合法化。同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出台的《中小学德育纲要(试行)》在实施途径中明确提出:“实施德育,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学校应起主导作用。学校要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长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爱好特长和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1993年3月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布实施《中小学德育纲要》,其实施途径中又再一次重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在小学生德育中的重要性。1994年,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面确立了学校德育的重要地位。2004年,党和政府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文件的发出,标志着中国学校德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以上历程表明,以学校教育带动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并促进三者的相互配合已成为推动我国中小学德育实施的有力途径。
家校合作作为一种能够促进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有其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许多学者在其著作中都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如:赵玉英和张典兵两位学者在其所著的《教育原理》一书中认为途径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和工作。而“德育途径是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儿童施加影响,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根据两位学者对德育途径的定义看以看出:第一,“各个”一词表明了学校德育途径的多样性、多层次性和多方面性。例如,根据狭义德育的界定,学校德育的途径可以分为“教学、共青团、少先队、课内外活动、校会、班主任工作等。根据广义的德育界定,则德育途径又可以划分为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三个层面。总之,德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德育途径为基础,依据德育目标,凡是能够实现德育目标的方式、方法都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学校德育途径。第二,“不同方面”一词强调了对多种德育途径的综合性应用。德育途径具有多样性,不同的途径所发挥的德育功能个不相同、各具特色。德育途径间所具有的这种差异性与独特性利弊兼有。“利”在于每种德育途径差异性和独特性,所有每种德育途径都担负一定的德育任务,从而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弊”在于正是因为每种德育途径的差异性和的特性,因此,每种德育途径的单独使用所发挥的德育功能具有单一性和不完整性。因此,为了克服德育途径的这种弊端,在充分发挥各种德育途径功能的同时,还有注意各种德育途径的彼此联合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这种教育合力对于德育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例如“从一个人能够参与学习活动和社会开始”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条渠道都“同时在影响他的思想与行为”,家庭、学校、社会这三方面能够彼此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则对一个人的德育发展效果显著。综合诸多学者对德育途径的解读,笔者认为,对于学校而言,通过家庭、学校相互配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德育途径,且家校合作对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又有诸多实践性的基础。
学校开展的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可以说,学校教育重在为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打下基础,教育内容相对稳定,内容编排具有科学性,符合学生的心理接受特点。而家庭教育内容主要贯穿且隐藏在家长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下,受家长的兴趣爱好及品质特点所决定,教育内容极不稳定。很多父母对孩子急于求成,盼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迫切,一味追求孩子的分数,往往忽略其道德教育。因此,家校合作可以帮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德育内容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互补。
参考文献
[1]顾越华.浅谈德育过程中家校合作方式的意义[J].教育探索,2002,(03);12-13.
[2]吴敏.家长要学会与学校和教师沟通[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06):34-35.
[3]李莉.浅析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机制构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11):45-47.
[4]王敏婕.社会分层在家校合作中的表现及其影响——美国家校合作的最新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
[5]朱红.新时期家校合作教育刍议[J].教育探索,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