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为 曾会
[摘要]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广泛重视,幼儿教育已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幼儿在物质满足的同时,期待来自老师与父母的认同和鼓励。而“皮格马利翁效应”正是揭示了期待的积极作用。因此,对“皮格马利翁效应”进行透彻、完整的分析,可给幼儿教育提供一个可参考的依据。这对从学校和家庭教育两方面入手,认识当前教育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幼儿教育水平和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幼儿教育;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0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通过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验证,提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又被称为“期待效应”。其观点指出,对人给予较高的期望以后,他们的表现也会加强,尤其针对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幼儿,更容易受“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影响。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应用 “皮格马利翁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据观察,在幼儿教育的实际操作中,扮演着教育者角色的老师与父母的表现往往差强人意。他们多半忽视了期待的整体作用,主观上将幼儿分为“好孩子”或“坏孩子”,对好孩子关怀备至,爱护有加;而对坏孩子则视而不见,漠不关心。这一教育行为,对幼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好孩子”在积极期待的影响下,表现更为突出和积极;“坏孩子”在被无视的环境下,越发消极和自卑,造成了“好孩子”越来越好,“差孩子”越来越差的病态现象,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一、主观偏见对幼儿影响的现状
不久前,《幼儿在园状况调查报告》出炉,该报告指出:52.6%的被访家长和幼儿感受到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存在着明显的偏见。教师因为幼儿的长相、家庭经济状况、智力问题与行为习惯的优劣等主客观原因,对某些幼儿产生明显的偏见。由于偏见的存在,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也频频发生。2014年4月30日,北京市朝阳区一幼儿园被曝光存在教师殴打幼童情况。该老师用针扎伤了至少4名孩子,还威胁孩子不许哭也不让说出去。纵观该事件,除了谴责该老师令人愤慨的違法行为外,也不得不深思当前教育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对幼儿存在主客观偏见。幼儿较调皮,教师撒气于幼儿,会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相关研究表明,对幼儿存在偏见,很大程度上会损害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注意力下降、消极,产生自卑情绪,更有甚者会导致幼儿害怕上学。据《光明日报》报道,幼儿拒绝上学的人数和比例正在逐年攀升,2014年年末有数据显示高达25.6%。除了部分幼儿是因为个人行为习惯问题,讨厌上学外,大多数幼儿都是因为在学校受到各种刺激而产生了厌学情绪,而教师偏见造成的厌学案例极为常见,让人大为震惊。可以说,教师偏见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幼儿的厌学情绪。
除教师偏见外,家长对幼儿的偏见也是存在的。例如,家长会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一定的主观评估,并对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幼儿存在一定的失望,并对其期望下降。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据《羊城晚报》报道,对广州市100户幼儿家庭进行抽样调查,41%的家长对幼儿行为和表现失望过。家长的失望,会在言语间不经意的表达出来,对善于捕捉信息的幼儿产生负面影响,会导致幼儿产生消极、自卑等负面情绪,影响很坏。家长对幼儿的偏见虽然不及教师偏见明显,但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1.教师的期望是培养幼儿自信心和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对其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信心普遍较低的幼儿,充满自卑感,不爱表现、胆小怕事,对待任何事情缺乏勇气、态度消沉。近年来普遍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从幼儿时期忽视了自信心的培养,懦弱胆小,不敢抗争,更容易受到同学的欺负。由此可见,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十分重要,关系到幼儿时期乃至一生的发展,必须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
教师的期望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形成。教师的期待不仅表现在语言方面,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会对幼儿产生极大的影响。人类是感性动物,即使是幼儿也需要爱的教育。一个赞美、一声表扬,会使孩子更加积极,增强自信,促进发展。相反,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幼儿,使用“没出息”、“笨”等具有伤害性的表达方式,不仅会极大伤害幼儿的心理,损害其积极性,更有甚者会挫伤幼儿的自尊心,阻碍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幼儿犯错应该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作为老师,配合讲道理对其进行引导,不仅会促使幼儿改掉某些坏习惯,而且会更好的培养其自信心,而不是单纯的指责与谩骂。教师的期望是幼儿获得自信的基本条件,这需要每位老师深刻理解,牢牢把握。
幼儿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期望。教师传递的每一个能让幼儿感受的积极向上的期望都如同久旱之甘霖,滋润幼儿的身心,促进其全面发展。
2、父母的期望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除了学校老师外,幼儿与父母接触最多,因此在幼儿教育中,父母扮演的角色也至关重要。父母对孩子寄予期望,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优于同龄人,对他们给予赞美和鼓励,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促进其学习生活的积极性,激发自身潜能,与教师期待进行配合,弥补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对幼儿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教师期望不同,父母期望虽然效果没有教师期望明显,但是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幼儿对父母具有依赖性,会产生父母行为理所当然的情绪,所以父母的赞美和期望的作用在有时会大打折扣。但是,如果孩子在学校生活中受到委屈,而老师面向全体学生,无暇顾及时,家庭才是停泊的港湾,父母才是幼儿倾诉的对象。在此时,父母的赞美、理解和期望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自杀率逐渐走高,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很大程度上因为温室下的孩子情感比较脆弱,发生难以释怀的事情后,学校心理教育没跟上,家长疏于重视,未得到父母的安慰和支持,因此走上了极端,造成了一起又一起本可避免的悲剧。endprint
家长的期待会让孩子获得自信,变得积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这些期待的正面影响下,孩子们也会努力学习,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三、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1、发挥赞美和激励的作用
所谓赞美,即发自内心的对于美好事物表示肯定的一种表达;而激励则指激发和鼓励。尽管两者意义不尽相同,但在幼儿教育中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由于老师和家长受到幼儿的尊敬。因此,老师和家长的赞美会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并激发其积极性。
赞美是一门艺术,不仅仅是口头的表达,还包括表情、眼神和动作等的交流。老师和家长要擅长赞美,擅长发现幼儿的优点,或许这个优点目前微不足道,但可能正是你的赞美,幼儿会表现出更多的兴趣,长久的积累,在这方面一定会有所作为。除了口头表达外,表情、眼神和动作也扮演着表达的重要角色,它与口头赞美相辅相成,使赞美成为一门艺术,对幼儿影响深远。
正是因为赞美的积极反应,推动了激励的作用,赞美和激励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赞美是激励的前提,激励是赞美的结果。在激励的二次作用下,将赞美转化成前进的动力,为人生旅程助跑。“皮革马利翁效应”的充分发挥,绝对离不开赞美和激励的作用,因此,老师和父母把握好赞美和激励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度适量进行赞美和激励,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发挥期待和暗示的作用
期待与暗示并不是直接去鼓励幼儿,而是通过某种行为和方式,让幼儿产生某种自省,以这种方式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比如,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表情来向幼儿暗示他的行为好坏,这样可以起到保护其自尊心的作用,同时又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表达了自己的期待。而眼神和动作也同样具有这种作用,省去口头的繁文缛节,避免具有伤害性的话语,一个表情、眼神或者动作就可以获得极佳的教育效果,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在幼儿教育中,期待的实质就是希望孩子表现优秀,而这种期望就如同一种助力,推动幼儿在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但老师或者家长需要给予贴合实际的期望,不能过高或者过低,否则百害而无一益。“皮革马利翁效应”在幼儿教育应用时,务必关注这一方面。
暗示直接、迅速,在幼儿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当孩子做了一件好事时,父母可以对他竖起大拇指,摸摸头,连连称赞,以这样的行为暗示。积极暗示,引导幼儿会更加积极主动、乐观向上、乐于助人,成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四、“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幼儿教育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学校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1.贴合实际的予以期望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即使同一年龄,但由于先天、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其智力发展水平、认知能力等都有着明显的不同。有的孩子聪明早慧,有的孩子大器晚成,这本是正常的自然规律,但是在部分老师看来,同样的孩子,同一种教法,却有着不同的效果,有的孩子聪明伶俐、遵守纪律,有的孩子智力一般、调皮捣蛋,同一种期待却产生不同的效果,于是错误地归因在孩子身上,認为是孩子自身的原因,随后便对调皮的孩子期望降低,对聪明的孩子期望提高。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上述事例广泛存在。
对部分孩子期望过低,会使孩子认为不受老师重视,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在某些原则性问题上犯错误,从而使部分孩子产生缺乏自信、自卑等负面情绪,甚至会患“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影响不好。而对部分孩子期望过高,会给幼儿心理造成压力,尤其是“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会让幼儿心烦苦闷,态度变得消极,会使幼儿心理产生恐惧,给幼儿身心带来伤害。因此,教师应该把握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每个幼儿的个性,对幼儿给予贴合实际的期望。
2.以多种方式向幼儿传递期望
教师期待的传达,对幼儿而言十分重要。而教师的期待,并不仅仅局限于口头的表达,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等都可以成为传递方式,并往往具有极佳的效果。
口头进行期望传递是最简单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用语言对幼儿进行赞美和期待,直接的传达可以使幼儿第一时间捕捉老师的用意,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真棒”“加油”等极其平常普通的字眼,由于传递者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师是幼儿尊重的对象之一,由于幼儿基数大,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基于这种幼儿心理,一个老师的口头表扬、赞美或鼓励等方式,可以促进幼儿内心信心大厦的构建,产生积极的作用。
表情的变化也是向幼儿传递期望的方式。微笑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通过微笑,一切坚冰都可以消融。教师要擅长微笑,对孩子给予一个大大的微笑,就如同寒冬中的暖日,温暖无比,这样的一个微笑,可以给幼儿积极的暗示和良好的引导,在学习生活中更加积极向上。如果碰到正在违反纪律的幼儿,一个严厉的眼神也是教育的良好方式。省去批评的复杂方式,仅仅通过眼神传递了批评和期望,对其有着极强的警示作用。同时,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对幼儿有着积极的影响。
当幼儿表现突出时,你可以竖起大拇指,当孩子遇到挫折、意志消沉时,你可以摸摸他的头。一个简单的动作也是向幼儿传递期望的有效方式。尽管这是谁都能做的一个动作,但对被施予的幼儿而言,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培养了其自信心和积极性。通过动作,你的鼓励和赞美在无言中传递给了幼儿,让他们懂得了努力进步和克服困难等道理,获得了成长中的神奇力量。
3、消除主观偏见,一视同仁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做到关爱学生,消除主观偏见,一视同仁,重视思想修养,贯彻教师职业道德。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尊重“坏孩子”的发言权,积极引导差生学习,要照顾班级大多数孩子的学习进度和效率,不能根据主观推断或尖子生的进度来决定。鼓励大家发言或参与讨论,即使回答错误,也不能过于责备,而是引导和表扬。在生活中,要发挥语言、表情和动作等方式的积极作用,鼓励赞美幼儿的优点,给予期待,培养其自信心和积极性。同时,积极配合家长进行家园合作,在家长的配合下,相信会有一个更良好的效果。endprint
(二)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1、父母务必尊重差异,让孩子自己跟自己比。父母应该承认孩子存在智力、能力或环境等客观差异,与其与别人攀比,尤其是档次差距较大的人,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负担使其丧失自信心,还不如从实际出发,促使孩子进行自我比较,和过去的自己比较,找出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从比较中更清晰地认清自我,找到自己的方向。家长在赞美、表扬和期望孩子时,不是期待他的飞跃,而是进步。抱着这样的思想进行幼儿家庭教育,想必会培养出自信积极的孩子。
2、父母要切合实际,予以适度期望。像“你表妹考上了名牌大学,你怎么没人家争气”这样的话,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了。有一些孩子智力发育水平较低,他不能够考上名牌大学,父母通过比较而表达的过高期望,不仅不会发挥积极作用,还有可能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放任本不在状态的学习,一落千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有的孩子是读书学习,有的是体育运动,有的是舞蹈音乐等等,家长应该开拓视角,不能仅仅局限于读书学习,而应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向,予以适当的期望,想必会有一个不错的反响。当然,父母期望值也不能太低,否则很有可能会阻碍一个优秀人才的发展和进步。家长需要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切合实际的予以期望。
3、父母还需要给予孩子真实的赞美和期待。有的父母认为,只有给与孩子越多的期待和赞美,而不是讽刺和挖苦,就可以积极地促进孩子的发展。但是,如果贊美和期待不真实,就很可能让孩子不能认清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盲目自信、自大和自傲,在人际交往上就会遇到很多麻烦。如果遇到挫折,那么很可能使其自信心强烈受挫,一蹶不振,对其将来的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声平,“皮格马利翁效应”与家园合作之优化.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9
[2] 胡蕊娜,刘建君,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幼儿自信心培养问题研究.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3]沈明煊,幼儿教师的职业语言与“罗森塔尔效应”的应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
[4]莫衍琳,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反思.幼儿教育,1987
[5]李融亲,从“罗森塔尔效应”谈幼儿教育评价.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
[6]郑于岚,幼儿教育中的期望效应.教育评论,1995
[7]翁如仙,徐利智,大班幼儿父母期望的调查与分析.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4
[8]陈芳,小议“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神奇效力.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
[9]戴金俐,巧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点化顽童.小学教学参考,2007
[10]李伶伶,期待的力量.江苏教育,19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