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阅读教学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探究

2017-09-27 11:23汤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构建高效课堂

汤杰

内容摘要: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已经是当今高中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本文结合想象阅读教学,重点从课堂诵读、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借助多媒体等四个方面来探究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想象阅读 构建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已经是当今高中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但是,如何去构建高效课堂却是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师深深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主持的2012年中山市教育局规划课题《高中语文想象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重点从想象阅读教学的角度谈一谈如何去构建高效课堂。

想象阅读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强化学生的想象阅读意识来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要让学生带着疑问思考,并敢于大胆猜想并发表不同意见。我们知道,高效课堂就是指在一节课内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到最大化,最优化。因此,高效课堂不仅仅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应该重点关注学生自我能力的进步。学生一节课的自我能力发展如何,应该是高效课堂一个关键的评价标准。

如何利用想象阅读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我们在课题“高中语文想象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研究过程中,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探索:

(一)注重课堂诵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蘇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由此看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高昂的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应该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在课堂上强化朗读意识。可以说,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不二法门,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语文课堂都少不了琅琅的读书声。因为诵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还能鼓动起学生的高昂情绪,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快速地走进文本,进入一种“物我同一”的境界。同时,朗读能力的提高也是学生自我能力发展的一种体现,现在,很多学生不管是朗读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都是不尽人意的。为此,我们课题组把侧重学生的诵读作为想象阅读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第一步,每一节课至少给学生十分钟时间诵读。不仅是课上诵读,每周的两次早读以及每节语文课前预备铃和上课铃之间的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近两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诵读形式确确实实地激发出了学生的朗读欲望,他们朗读的积极性和朗读能力都比高一阶段有明显的提高,很多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我们在高一下学期和高二下学期对六个实验班从朗读兴趣和朗读能力两个方面做了问卷调查,从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看,学生的朗读课文的兴趣和朗读能力分别提高到了85.1%和92.3%。

(二)注重研讨问题的设计。

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并积极思考的课堂,而学生的积极思考又与课堂设计的问题密切相关。陶行知先生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因此,只懂得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不思考如何设计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学生就会永远像等待哺育的雏燕,无法展翅高飞。想象阅读教学重在提升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正是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元素。怎样通过设计问题来打造高效课堂?笔者认为,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有价值、有启发性,也就是很多老师经常提到的有效提问。在课题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本着学生能自己看懂或有些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也能弄懂不讲的原则,力争让研讨的问题有引导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够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促使他们能够积极的研讨。“真正的教学效果一定是预设的目标(也可能改变)加上生成的目标。”①所谓的“生成”就是学生借助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自己的想象对文本内容的个性解读或延伸。为此,课题组成员每节课设计的问题不超过四个。比如,古诗词教学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主要是从整体感知内容、鉴赏人物形象和描写场景等方面入手,尤其是人物形象和描写场景是鉴赏古诗词的关键,课堂上要让学生不仅把古诗词中所展现的图景或人物形象复述出来,而且还要写出来。

(三)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

多年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语文课的预习不重视,尽管布置了预习内容,但是很少有学生去预习,主要原因就是其他科的作业太多,其次是学生对语文的预习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生了解课文只是课堂上的几分钟时间,他们对课文的认识也就是皮毛,然后就进入研讨、回答问题的环节,这样的课堂教学怎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想象阅读和高效课堂更无从说起。我们在课题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课堂上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去阅读,让他们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例如,卡夫卡的《变形记》是一篇比较难懂的小说,学习这篇小说时,我们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思考时间,让他们对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格里高尔等人物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然后进入研讨环节,这样,学生对《变形记》所要表现的主题才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四)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想象阅读教学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学生想象力的激发有时需要创设视听情境,营造特定氛围,比如,音乐、图片、视频等都能够引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些内容常常需要借助多媒体来完成。多媒体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它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形象性、生动性、丰富性。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古诗词,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得轻松,而且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内在情感,触发他们的想象,又能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又能激发他们想象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应该是一节课内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和最好的教学效益,从而让学生的自我能力得到高效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在利用想象阅读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探究过程中,我们主要是借助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考、质疑过程,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①《有效教学》崔允漷主编 111页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3月endprint

猜你喜欢
构建高效课堂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