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山东筝派的传承与创新
——以《铁马吟》为例

2017-09-27 03:11祝哂馨
黄河之声 2017年12期
关键词:铁马谱例古筝

祝哂馨 方 芸

(江汉大学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论山东筝派的传承与创新
——以《铁马吟》为例

祝哂馨 方 芸*

(江汉大学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山东筝派是北方筝派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山东筝派拥有着大量的传统演奏技法与曲目,为中国的古筝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曲目与演奏支撑。本文将以山东筝派传承人赵登山先生创作的《铁马吟》为切入点,分析山东筝派的传承与创新。

山东筝派;铁马吟;赵登山;传承;创新

古筝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民间传播开来。其演奏技法与曲目特色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理文化的不同和当地方言的影响,形成了有各具特色的筝派艺术。山东筝派作为北方筝派中比较典型的重要派别之一,拥有着悠远的历史及文化底蕴。山东筝派的传人赵登山先生的代表作《铁马吟》传承着山东筝乐的传统风格,而作为二十六弦筝的代表作也透着继往开来的创新。

一、山东筝派的艺术成因

(一)山东筝派与地理文化的关系

有着不同特点而复杂的地形是音乐文化差异性的决定性因素。每个色彩区域都有着自己的音乐特点及文化,或者以地名、方言来区分音乐类型。如:山东琴书、凤阳花鼓、四川清音、东北二人转等等。人们大多是根据地域色彩来划分古筝流派的:山东筝派、河南筝派、陕西筝派、浙江筝派、潮州筝派、福建筝派。因此,地域的色彩性直接影响着古筝流派的划分,继而呈现出不同的演奏风格和特点。

从山东筝曲的曲名可以窥见古代艺术家在创作时,地理文化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如《高山流水》《四段锦》中曲牌名:清风弄竹、山鸣谷应、小溪流水都是很好的见证。还有山东筝曲《流水激石》、《汉宫秋月》等也说明了地理因素对山东筝曲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由于不同山体的阻隔,如秦岭、太行山、阴山、大小兴安岭等形成了地域的差异性。而河流因其特殊的交通作用促进了各地域之间音乐的交流。山东筝派所在的地区其地貌为平原,低丘陵混合型分布,而黄河路经陕西、河南,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相似地貌特征和地形造成它们的古筝音乐特点也十分相似。

地理文化不是山东筝派形成唯一因素,也与其地方音乐、语言有着很大的关系。

(二)山东筝派与民俗民间音乐的关系

地方民俗民间音乐的分布对古筝艺术的流派划有着重要的影响。早在先秦时期,由于人口大规模迁移,齐鲁、燕赵、三晋、吴越、楚、巴蜀、邾娄、秦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区域就已形成。音乐文化也随着人口的分布、迁移被传播或流变。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的相对稳定,先秦时期形成的这八个文化区不仅没有解体,反而随着时间的累积、沉淀,每个区域的音乐文化越来越突显出自己的特色。其中古筝艺术就是这民间音乐中的分支,其流派的形成也是会受到地方民间音乐和民俗活动的影响。

明清时期,山东的民间音乐活动就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这一时期,说唱音乐在广大城乡流行起来。如山东琴书伴奏乐器有:扬琴(主奏乐器)、坠琴、筝、软弓京胡、板、碟子、三弦等。许多艺人是集说唱与演奏于一身,至使古筝的演奏流传开了。

同时,山东地区的节日庙会、游乐场所的需求以及农忙之余,人们会来到村口或者空旷的地方围坐在一起赏筝唱曲。当时的艺人大多演奏传统山东筝曲《天下同》《汉宫秋月》《书韵》等等①。

明清时期,山东各地流传的戏曲有30余种。②传统山东筝曲也多是根据这些戏曲而创作的。如筝曲《丰收锣鼓》是根据地方戏曲柳琴戏音调为原型创作出来的。柳琴戏《春草闯堂》以G调为基本调,全曲主音落在5上,附点与平八节奏型来突出主音5,《丰收锣鼓》根据柳琴戏音调运用重复叠加的纯四度音程关系以及热闹的锣鼓以及欢快的节奏来表现劳动人民丰收时的喜悦。(见谱例1、谱例2)

谱例1 柳琴戏《春草闯堂》选段

谱例2 《丰收锣鼓》片段

人类的民俗民间活动也是影响着富有鲜明特点的山东筝派的形成原因之一。

二、传承人赵登山对山东筝派的贡献

我国著名古筝艺术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赵登山。在他年幼时就学习了很多种中国民族乐器。在学习古筝之前赵老先生学的是软胡弓。1948年,那时的赵老师才15岁,就跟随山东筝派传承人樊西雨学习古筝。1950年的初夏,年轻的赵登山以一首传统山东筝曲《美女思乡》深深地打动了赵玉斋,就正式拜师于赵玉斋门下习筝。2009年被评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筝乐”传承人,成为赵氏古筝的第二代传人。

赵登山先生不但继承了民间艺术家能弹擅演的传统,还创作和改编了许多充满乡土气息的作品。他在古筝演奏上不仅注重音乐表现力,而且对按音及揉弦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并且对演奏技法进行创新,独创了以左手食指(或中指)压弦;分析古琴空泛音,打音等演奏技巧并放入古筝演奏中,极大的丰富了古筝的表现力。

赵先生一生创作了很多筝曲。《铁马吟》、《广陵行》、《岁》、《欢庆节日》,都是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筝曲。其中《铁马吟》是在1985年远赴印度参加国际音乐节时,被要求创作一首与佛教有关的筝曲而创作的,获第六届全国音乐作品三等奖,并且是在二十六弦琴上演奏的。其创作原型是由于赵先生年幼时常与祖母一起去寺庙上香,磕头,朝拜。而寺庙的钟声,袅袅青烟,以及佛祖慈悲的笑容。都深深地印刻在他年幼的心里,此曲也是他对童年的美好回忆。“铁马”实质指的是寺庙中挂在屋檐下的铁片,而“铁马吟”寓意是铁片随着微风摆动,相互碰撞所发出的声音,就好像仙人佛祖在低声轻语。十分祥和的景象。这首筝曲一经演奏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三、《铁马吟》中的传承与创新

(一)《铁马吟》中的山东传统音乐元素

《书韵》是山东筝派的传统古曲,为八板体结构的小曲。“以大二度、小三度的”按滑音结合临弦所奏出的同度音连绵不断,模仿人们在朗诵古诗时的音乐形象。其唱腔的抑扬顿挫,影响着音乐的高低长短。③(谱例3)

谱例3 《书韵》全曲

《书韵》中模仿人们朗诵的音程关系与《铁马吟》拟人化模仿僧侣念经的音程关系,都是模仿人声,都运用了平八节奏型以及滑音处理。两者表现手法是一样的。(谱例4、谱例5):

谱例4 《书韵》

谱例5 《铁马吟》

而且主题句的节奏型与《书韵》的快板主题节奏型是相同的,都为|小附点 平八| 平八 平八|的节奏型。(谱例6)

谱例6 《书韵》1-2小节 节奏附点节奏型

运用山东筝曲《书韵》中的音乐素材,以及整曲曲调都给人一种宁静悠远,古朴安详。现代的曲式结构及传统筝曲的表现手法,形成了《铁马吟》的主题句。而这个主题句的反复再现与变奏则充分说明了《铁马吟》这首筝曲既延续了山东筝派的传统元素,也吸收了现代元素,是一首结构简洁元素多元化的筝曲。

(二)《铁马吟》中的创新元素

《铁马吟》作为赵登山先生在晚期创作(1985年)的代表曲目,其作曲手法与传统山东筝曲有着不同。它运用西方音乐中的慢板再现部以及主题的一次变奏与二次变奏来突出此曲的主题部。变奏部分用来描写铁马清脆、悦耳的声音。运用左手按音擦弦,模拟音效,双指泛音来实现主题句的变奏。(见谱例7、谱例8)

谱例7 第一次变奏(33小节-39小节)

谱例8 第二次变奏(59-65小节)

在传统筝曲中,左手一般是以韵补声,通过揉、按、滑、颤来体现音乐特色。而赵登山认为,韵不等同于音乐性的旋律与节奏。很多乐曲拥有完整地旋律与节奏,有音节的抑扬和美,却少了那么一点点韵。如何更好的表达与演绎出“韵”?其认为以婉转、含蓄、隐逸、淡雅的乐音,单线延伸,回旋往复的音乐织体,从而达到筝曲中言之不尽的意味。《铁马吟》更好地证明了赵登山先生在创作时运用现代化的线性思维,达到以韵传声。其在筝曲中运用了一个全新的左手技法——左手按音擦弦。这个技法也是山东传统筝曲中所没有的演奏技法,通过左手的按音擦弦模拟音效。

模拟音效在现代筝曲中运用的十分广泛:如王中山《晓雾》采用“捋弦”的演奏技法,模仿鸟叫声;王建民的《枫桥夜泊》使用泛音来模仿傍晚钟声的声音。而模拟音效不等同于左右手技法单纯相加,而更多的是演奏者对于音乐的感悟以及心灵的锤炼。融合自身对音乐作品的感悟,从而达到以韵传声。

《铁马吟》的创作富有深意,演奏者的心境应与演奏相一致,不拘泥与演奏技法。回旋往复的线性旋律以及模拟音效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这不仅是《铁马吟》,也是现代筝乐作品对演奏者的要求。

四、结语

《铁马吟》以山东古曲《书韵》为音乐素材,同时大量运用古琴中的泛音演奏技法,结合西方的曲式特点以及山东筝派的音乐元素,佛家思想创作出既有山东传统特色又有现代作品的音乐特点的跨时代作品。其注重线条的延伸,以及丰富的音响效果。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作手法。充分说明筝曲《铁马吟》作为赵登山老师的重要代表作,赞颂佛家思想的古筝独奏曲,是山东筝派风格的延续传承与创新,体现了承前启后的价值与地位。赵氏古筝的创始人赵玉斋老先生、第二代传人赵登山先生对于山东筝乐的传承与创新都作出了非常杰出的贡献。

像《铁马吟》这种既有山东筝派传统技法与音乐题材融入了现代创作手法与曲式特征的筝曲还有很多。还有很多非常优秀的筝乐作品没有被人们发现或者说重视起来,十分可惜。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本文,让人们能够乐于去接受像《铁马吟》这种连接两个时代,不同创作风格的筝曲。■

注释:

① 汪莹.山东传统筝乐研究.2004年硕士研究生论文:第15页.

② 同上,第16页.

③ 中国古筝名曲荟萃[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第3页.

[1] 王珣.从地域文化角度看古筝流派的成因[D].中国音乐,2009,04.

[2] 高燕.中国古筝演奏艺术流派与发展[N].文艺报,2004,06,17.

[3] 阴明娟.古筝流派成因初探[D].山西大学,2006,06.

[4] 马艺宁.筝曲《铁马吟》分析与演奏[D].南京艺术学院,2010,05.

[5] 刘丛丛.赵登山的演奏风格看山东筝派的艺术特征——以《铁马吟》为例[J].音乐时空,2013,07.

[6] 汪莹.山东传统筝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04.

[7] 赵登山.铁马吟[J].当代音乐,2015,07.

[8] 张朗华.论古筝作品《铁马吟》的意与境[J].赤峰学院学报,2011,10.

[9] 王誉生.音乐源流学论纲[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05.

[10] 冯彬彬.山东筝派与河南筝派的异同比较[J].中国音乐,2006,07.

[11] 李军.主要筝乐流派的风格特点及演奏提示[N].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02.

[12] 邱大成.齐鲁筝派成因初探[J].中国音乐,2003,01.

[13] 袁静芳.民族器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3.

[14] 刘惠孙.中国文化史述[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12.

[15] 魏巍.齐鲁大半的山东筝——赵登山先生对山东古筝的贡献[D].吉林大学,2013,06.

[16] 王卢心.论山东筝派在菏泽地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06.

[17] 上海音乐出版社.中国古筝名曲荟萃[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

[18] 简娜.论古筝现代作品中音腔化的表现[M].北方文学,2015,11.

[19] 葛雪婷,王嘉.晓光熹微 雾色飘——古筝现代作品《晓雾》演奏浅析[M].艺海,2011,06.

[20] 李婷婷.从四首同名筝曲《高山流水》管窥浙江、河南、山东筝派的风格[M].聊城大学学报,2003,01.

祝哂馨(1995-),江汉大学音乐学院2013级本科生。*通讯作者:方芸(1971-),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音乐、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铁马谱例古筝
铁马冰河入梦来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拯救交响危机的音乐创作
——以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为例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7次备战 67岁考生拿下“法考”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试析不协和音程的实际作品训练
第一次弹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