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璇琮先生当为此欣慰

2017-09-26 04:03俞宁
博览群书 2017年7期
关键词:唐人全书诗文

俞宁

寓居海外多年,我有幸于2016年9月成都唐代文学会议结识南开大学的卢燕新教授,并得以拜读其大著《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这本书的基础,是卢教授在傅璇琮先生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我与中华书局本有很深的渊源,在中华书局宿舍里住过多年,一直称傅璇琮先生为叔叔。傅先生把我既当学生,也当孩子。2015-2016年,燕新到美国哥伦比大学访学。傅先生告诉他在美国有什么問题可以来找我。我在美国生活了三十多年,有些经验,应该可以帮上一些忙。后来燕新来到西雅图,我们欢聚十天,也谈到这本书,可惜,他没有带到美国。就我而言,选本书的研究,也是我这几年的兴趣所在。我曾翻译出版过两部和唐代文学有关的书,一是《绿窗唐韵》(中国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一是In Response to the Howling Monkeys(美国东亚研究,2015)。这两部书,是我根据不同的选诗标准编集的诗歌选本,除了英译,我还做了比较细致的笺注。缘此种种,读《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我景仰之余,又倍感亲切。

有关唐代诗文文献的研究起步较早,大家云集,成果荟萃。唐人编选诗文总集,其上线,可追溯至唐代。但是,对此进行系统的清理研究,并结合文学史、总集编撰史、文学批评、文化传播等展开全面深入的分析,就我所知,《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可谓第一次。这一成果,不仅可以清楚了解唐人选编的成就和面貌,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古籍编纂史以及唐人文学史观、文学批评观、文体观,都很有意义。该书出版后,《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评论》等报刊发表了多篇评论文章,拜读诸家高论,深受启迪。这里,我想再谈两个方面内容。

首先是该书宏阔的理论视野。纵向看,该书研究唐人编选诗文总集,但并未局限于这一领域,而是将断代的问题用非断代的方法去研究。也就是说,《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重点研究唐人编集的诗文总集,但研究过程中,该书上溯其源,探究唐以前编辑的诗文总集与唐人编辑诗文总集的文化关系。同时,又研究唐人编集的诗文总集对宋以后编集活动的影响、诸集在域外的传播等,以下述其流。这样,全书把唐人编纂诗文总集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建构了一个宏观立体的理论框架。

具体看,该书研究唐以前编辑的诗文总集,第一个问题是,前唐编集诗文总集的面貌特点。对此,全书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作者论述了诗文总集编纂的萌芽与初步发展,其沿用清人马其昶观点,溯源至《尚书》《诗经》,接着指出,《汉书·艺文志》所著录《宗庙歌诗》五篇等具有“合而编之”的特点、归类方法多样化及兼备“选”和“集”之特征。第二,论述了魏晋之际诗总集的编纂及其三个特点:通代诗总集数量较多、这一时期产生了本朝人选编本朝诗歌的总集、纂集标准趋于多样化。第三,论述了魏晋之际文总集的编纂及其特点,即文体分类较为细密、产生了断代文总集、编撰动因具有复杂性。第四,研究了前唐诗文总集编纂的编纂体例。该书在傅刚先生《〈昭明文选〉研究》研究的基础上增补两种:一是以文体划限、分类;二是以国别、地域划限。

《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研究唐以前编辑诗文总集的第二个问题是,探讨《文章流别集》等总集对唐人编纂诗文总集的影响。作者从文化渊源以及唐人编集状况入手,探究挚虞《文章流别集》《晋元正宴会诗集》《文选》《诗苑英华》《玉台新咏》以及钟嵘《诗品》等对唐人总集的影响。据《隋书·经籍志》,挚虞选编《文章流别集》,可谓编纂家自觉选编诗文之滥觞。此后,编纂家在不同领域以不同的选学观、选编方法等选编诗文,先后出现魏晋、唐、宋等诗文总集编纂高潮。要之,挚虞开启了自觉编选诸类总集的序幕。其中,影响最大者为《文选》,其对唐人编集的影响,该书指出:“受《文选》学的影响,唐人或拟、或续、或由《文选》编选方法推陈出新。”并采用搜蒐材料以及比较研究法,列举徐坚等集撰《文府》二十卷、徐安贞等集撰《文府》二十卷、孟利贞《续文选》十三卷、卜长福《续文选》三十卷、卜隐之《拟文选》三十卷等等。这样,全书就从“源” 的角度,理清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的文化脉络,为下文进一步研究唐人编集实践的继承与创新打下基础。

研究唐人编诗文总集的影响,全书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研究唐人的编集活动对唐人的影响;二是研究宋人对唐人编集的诗文总集的接受与传播;三是论述唐人编选诗文总集在域外的传播和影响。就第一个问题,全书举例论述文彦博《古今诏集》,李义府《古今诏集》,刘孝孙《古今诗类聚》,郭瑜《古今诗类聚》,僧玄鉴《续古今诗集》《极玄集》《又选集》《采玄集》等,很好地说明这一特点。对第二个问题,文作者则采用谨慎的态度。因为,宋以后文士对唐人编辑诗文总集的接受与传播,这是一个很大的论题。于是,全文以《新唐书·艺文志》《玉海》为重点,着重考察宋人著述对唐人诗文总集的误收。第三个问题,对唐人编纂诗文总集的域外传播的研究,全书以朝鲜半岛、日本为重点考察,指出:“这些传播于域外的诗文总集,其一方面有赖于域外传播而得以保存,同时,也对域外总集编纂及域外诗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溯源逐流的基础上,该书展开对唐人诗文总集全面的研究。全书设总论,以之为“纲”。书中选取唐人诗文别集的编纂、唐代文士的职官变迁及幕府与宦游、唐代的馆院制度等几个方面,研究唐代文化与政治等对唐人编纂诗文总集的影响;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唐代总集编纂者的政治地位、编撰家编选总集的数量及其排名状况、编纂家的四唐分布、编撰家编纂的总集种类及其个人喜尚特征,考察唐代诗文总集的编纂者及其心态;通过研究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的选本批评功能及其价值、考察唐人选本的编纂体例及体例批评,研究唐人选本批评的对象、批评方式、批评特点及唐人选本批评的成就与不足。

分论部分,可以视为“纲”统领之下的“目”。全书以传统学术意义上的四唐分期,选《续诗苑英华》《翰林学士集》《珠英学士集》《河岳英灵集》《国秀集》《中兴间气集》、李吉甫编纂的五部诗文总集、《西汉文类》《极玄集》《诗例》《极玄律诗例》《七老会诗》《群书丽藻》为对象,探讨唐人在各个历史时期编纂诗文总集及其特点等。因为这些选本情形各异,所以,研究时,作者也各有重点。如《续诗苑英华》,书中主要研究该集编纂人、编纂时间、选本内容、编纂体例及慧净选学观、诗学观及其影响。《珠英学士集》,作者主要研究其收录诗人诗人及其职官,重点探讨该集“以官班为次”的编集体例及其影响。《西汉文类》,主要研究唐人编选唐前诗文的总集及其特征,并据此集编纂人柳宗直与古文家柳宗元之交往、《西汉文类》的编纂人、编纂时代、编纂动因、选录内容及标准、编纂体例及批评特点,考察唐人编纂文总集与唐代文学运动的关系。endprint

这样,从时间上看,全书由唐前到唐代,又由唐入宋,将唐人编选诗文总集放在历史长河中整理研究。从空间上看,全书由唐代域内到域外,将唐人编选诗文总集放在广袤的地域空间中探讨。从逻辑结构上看,第二部分之分论与前文总论相呼应。因此,这部书给人以溯源逐流、纵横捭阖、既视野开阔而又源流明晰的感觉。

《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其另一特点是材料功夫。燕新的導师傅璇琮先生是文献学大师,在他的指导下,燕新这部书的文献材料搜集,可用“竭泽而渔”来概括。唐人编选的诗文总集,据《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等,可考者百余种。该书以前,国内学者的研究,大体也是这数目。而据《唐人选编唐文总集辑考》考证,确属唐人集纂诗文总集者至少已有250余种。全书中,作者对诸多诗文总集,尽量搜蒐材料考辨辑补、比较论析,仅从材料角度讲,这不能不说是本领域研究的一大收获。纵观全书,其资料,主要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旧唐书》《新唐书》《宋史》等正史典籍。如杨恭仁妾赵方等集《宴乐》五卷,即从《旧唐书·音乐志》辑考而得,并证之以《唐会要·雅乐》上、《册府元龟·掌礼部·作乐》五、《玉海·音乐》之《唐开元乐章》等典籍,尽可能考证集名、编纂人、编纂内容等。臧嘉猷集撰《羽书》三卷,从《新唐书·艺文志》四丁部总集类、《宋史·艺文志》八总集类辑考而得,并证之以《通志·艺文略》第八军书类、《崇文总目》卷一一总集类皆著录等。类似者,又如李太华集撰《掌记略》十五卷、沈常集撰《总戎集》三十卷等等。

第二,书目文献等,如公私书目、《日本国见在书目》以及相关文献。如佚名《乐府集》十卷,辑自《崇文总目》卷十一总集类。疑为唐人编写五代南唐张易集撰《谏书》八十卷,辑自《崇文总目》卷一一总集类、《通志·艺文略》第八奏议类。五代吴杨氏集撰《唐吴英隽赋集》七十卷,辑自《通志·艺文略》第八赋类。佚名《唐赋》二十卷,辑自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二〇总集类、宋赵希升《郡斋读书后志》卷二总集类等等。

第三,唐人别集。如柳立编《送从兄偁罢选归江淮诗》,即从《柳河东集》卷二四《送从兄偁罢选归江淮诗序》所谓“伯氏自淮阳从调抵于京师……于是赋而序之,继其声者列于左,凡五十七首。遂命从侄立编为《后序》终焉”辑考而得。又如徐铉编《北苑侍宴诗》,徐铉《徐文公集》卷一八《北苑侍宴诗序》所谓“君唱臣和,故可告于太史,播在蕃弦……奉诏作序,冠于首篇。授以集书,藏之金匮”辑考而得。其他,如宋之问编《早秋上阳宫侍宴》、疑张说编《邺公园池饯韦侍郎神都留守》、权德舆编《秋夜侍姑叔宴会》等。

第四,笔记杂著等。如佚名《台阁集》,即根据王钦臣《王氏谈录》“《读书记》条”所谓“公尝言,隋王劭作《读书记》,凡所说书,随意所取,疏之后,辑而成篇。又唐人有《台阁集》,纂当世名人诗,今此二书,人家罕有存者”辑考,并参证元陶宗仪《说郛》卷二四上等文献。其他,如张彦远集撰《彩笺诗集》,参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〇、《佩文斋书画谱》卷四七。佚名《诗编》十卷,参引《大唐新语》卷九“著述”条等。

第五,刻石墓志等。如戴叔伦编纂《唐诗》,即据《戴氏宗谱》载梁肃《戴叔伦神道碑》所谓“又论纂《戴氏世传》。编《唐诗》,称其自本□与有国风颂,凡数十万言,草稿未就”辑考。佚名《冬日集藏用上人院诗》,见《宝刻丛编》卷七《唐冬日集藏用上人院诗序》载“唐程浩撰序,王鋗诗,吴通微行书,贞元四年”辑考。佚名《薛苹唱和诗》,即据宋欧阳修《集古录》卷九所谓“大和中”考释曰“右《薛苹唱和诗》,其间冯宿、冯定、李绅,皆唐显人”辑考。

有一些诗文选本,虽然学界有相关的研究成果,但该书在搜集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也解决了很多问题。除前文提到的《翰林学士集》等,又如,五代前蜀刘赞集撰《蜀国碑文集》八卷,《通志·艺文略》第八碑碣类著录,注曰:“唐刘赞集唐人所撰蜀中碑文。”《同姓名录》卷九《刘赞》条载,唐有名之以刘赞者二人。 一为唐德宗时人,一乃后唐魏州人。据《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研究,仅五代时就有三位刘赞,《蜀国碑文集》由蜀国任嘉州司马之刘赞编撰。又如,白居易编《七老会诗》一卷,《通志·艺文略》八诗总集类、《四库全书》集部八总集类《高氏三宴集》附录等均著录为《九老诗》。该书据顾学頡先生《白居易集》、朱金城先生《白居易集校笺》、谢思炜先生《白居易诗集校注》、《新唐书·白居易传》、《玉海》卷五七“唐九老图”、《唐诗纪事》卷四九、《韵语阳秋》卷一九、《容斋四笔》卷八、《南部新书》卷七、《唐语林》卷四、《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六〇等典籍考证集名及收录内容。从学术研究角度,这些做法很有意义。

《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搜蒐丰富的材料,对唐人编集的诗文总集做全方位考证,使得全书资料宏富、内容充实,极具说服力。从全书的理论构架上,该书将唐人编选诗文总集视为一种文化现象,总论追溯其产生的历史文化渊源、其在唐代的社会文化背景、编纂者的心态、选本批评及其特征、其传播规律及其影响,分论选择《续诗苑英华》《翰林学士集》等,既考论其编纂者、编选内容、选学观与编纂体例,又考论其文学观及其时代意义。文献整理辑佚部分,补考唐人编选诗歌总集,辑考唐人选编文总集。这样,全书三编,总论为刚,分论为目,辑佚考论部分为必要的材料补充。各部分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使全书构成一个有机紧凑的整体。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作者卢燕新先生继承了其师璇琮先生的优良学风,功夫扎实,分析细致而谨慎。言必有据,条分缕析,旁引曲证。从看似一团乱麻的材料中爬梳出清晰的脉络,然后放在宏大的历史理论背景之下加以审视,为唐人编选诗歌总集的研究,树立起一块新的里程碑。傅璇琮先生,九泉应含笑;怹的事业,后继有人矣!

(作者单位:美国西华盛顿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唐人全书诗文
图片资料
德州立天唐人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投资收益分析
走遍万水千山
从整体入手提高整本书阅读成效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叶诗文:成功的5个关键词
一个人的邮局 邮递员坚守24年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千金碎琴
唐人神股价腰斩波及股权质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