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

2017-09-25 10:30蔡忠兵
中国大学教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路径

蔡忠兵

摘 要: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实现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涵盖从理论到实践的整个过程。本文在分析人才培养目标生成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大学的探索,介绍了“广大底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预设、形成过程与实现路径。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生成机理;实现路径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培养目标定位关系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培养质量的监督与保障。无论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抑或专业建设与专业认证,还是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教学质量评价,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盲目空泛、表述随意、特色不鲜明、同质度高、社会认同度低、课程设置与目标定位不匹配等现象一直是被质疑和诟病的焦点问题。因此,厘清人才培养目标生成的内在机理,明晰人才培养发展理念和实现路径,是保障目标得以真正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生成的内在机理

(1)培养目标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是应然状态与实然形成的调谐。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1],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做的规定”[2]。教育不是一种自在的自然存在,而是为培养人而人为构建的社会存在[3]。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并非先天存在的,而是基于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办学水平等现实条件与价值判断对人才培养想要达到的标准与努力方向所做的一种预期,本质上属于一种预设。培养目标定位旨在明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与质量标准,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的计划性,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监督与保障、培养结果的判断与确认等提供指引和参照。预设不等于生成。预设的目标一旦置于鲜活的教育实践,受国家政策、教育理念、社会需求及学生需要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就会生成差异化的結果[4]。人才培养目标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预设中实践生成,在生成中优化预设,是人才培养活动的一种常态。

(2)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受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引和规范。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它规定着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根本性质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1]。不同时期,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其培养目标不尽相同,但培养目标一旦确立,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和导向性。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政府已制定了明确的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五条又进一步界定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首选必须照应国家层面的法定要求,满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一般要求,同时还应贯彻学校的教育理念,彰显学科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

(3)培养目标是社会发展与学生成长需求的反映,受学校培养条件的制约。现代大学已不再是从前的象牙塔,高校已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成为社会进步的发动机[5]。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一方面应立足当下,主动对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需求,依据现实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应着眼长远,保持一定的超脱性和前瞻性,关注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向,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和文化变革。此外,培养目标定位必须考虑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条件、师资力量、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生源质量等条件的制约,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个体需求,设置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为其个性化发展与多样化成长预留空间并创造条件。

(4)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南,受主观能动性的调节与作用。培养目标是高校人才培养应努力达成的预期目标,也是日常工作的行动指南。培养目标的达成涉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方面,二者都具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随着办学自主权的不断增加及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工作的深入推进,在鼓励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背景下,高校进行自主教育教学改革的空间越来越大,在遵循办学规律并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高校可基于自身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主观能动地设定自身的发展战略、教育理念与办学定位,有意识地培育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进而形成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宜只强调客观条件,陷于悲观和被动局面,失去激励和引导作用;亦不宜过于夸大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超越现实可能性,误导教育实践。

(5)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依据,目标定位决定课程设置的方向和原则。培养目标定位是课程设置的法理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直接规定高校人才培养在情感、知识、能力、素质等维度上所应达到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是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时最直接的参考依据。培养目标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直接决定课程体系的结构、层次与门类。培养目标一旦发生变化,随之相应的课程设置也需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培养目标亦必须依靠课程体系分解成具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并通过教学过程予以实现。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脱节会导致课程体系丧失存在的价值,目标定位被虚置。

二、“广大底色”人才培养目标的形成过程与基本预设

(1)“广大底色”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背景。广州大学(简称“广大”)于2000年由原广州师范学院、广州师范专科学校、广州教育学院、华南建设学院等院校合并组建而成。合并初期,办学场地分散、本专科教育并存,学科实力薄弱,教学改革的重点主要着眼于整合办学资源、理顺管理机制、规范规章制度等方面。为统一各专业的培养规格,学校先后于2001、2003、2005、2008及2012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五次适应性调整。历次修订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只是宽泛地描述为培养“创新性、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对具体内涵则缺乏清晰界定和详细阐释,目标认同存在差异,操作时存在不一致。

学校2004年整体搬迁进入广州大学城后,办学条件大幅改善,经过十余年的跨越式发展,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本科专业大幅增加,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稳步提升。2007年专科停止招生,2013年起学校本科专业全部由二本招生升格为一本招生,生源质量显著提高,2015年起全面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进程再度加快。生源质量的提高、专业实力的增强及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的变革,客观上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人才培养体系随之更新。为此,学校于2017年专门召开了高水平大学建设人才培养专题会议,提出了“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24字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及质量特征进行清晰界定,致力于使其成为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底色”。

(2)“广大底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预设。从外在价值看,“德才兼备、家国情怀”是国家意志和社会责任的体现,是国家层面既定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教育的共同使命和共性追求;“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是学校意志和专业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和专业基于自身办学理念、服务面向、办学条件及学科专业特点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所做的个性化定位。

从内在价值看,“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着眼于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三观”层面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预设目标,树立标杆。其中,“德才兼备”旨在响应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彰显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家国情怀”旨在明确高层次优秀人才应具备的基本品格,引导学生学会体味个体生存的价值及感悟生命的意义所在;“视野开阔”旨在确立人才培养的认知特征,发挥学校地处国家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这一人文环境和地域优势,致力于培养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全面发展的人。“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着眼于从兴趣、爱好、技能等维度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预设目标,使其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独具特质和精神底色。其中,“爱体育”旨在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懂艺术”旨在强化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使学生拥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艺术素养;“能力发展性强”旨在强调学生具有开放的能力架构、厚实的能力根基,始终保持“有心气、有志气、有勇气”,志存高远,发展潜能大、后劲足[6]。

三、实现“广大底色”人才培养目标的路径设计

(1)思想认同与制度配套先行,使改革成为师生自觉的认识和自发的行动。人才培养目标由预设到生成、从理念到现实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其间,需要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等责任主体积极参与和艰辛努力。观念先于行动,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思想認知问题的解决与政策和制度问题的解决同等重要,甚至更为关键。为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学校出台了《关于加强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1个主文件及《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意见》等13个附件,提出了8大项任务,30条内容及与之配套的13份实施方案。为充分凝聚共识、统一思想,学校在目标酝酿、文件起草、方案论证及工作布置阶段,专门组织了全校性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意见征求、专题研讨、政策宣讲、文件解读及专题培训。教师、职工均逐步熟悉了目标的内容,明晰了目标的内涵,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形成了全员参与、全程协同、全要素渗透的发展氛围。

(2)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结合,使品德养成、知识习得与情怀培养相辅相成。将价值塑造、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创新,打造受欢迎思政课教学团队,引导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价值引领和思想教育,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载体,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立德树人”“人心向学”“筑梦飞翔”“强心健体”“文化涵养”五大思想政治教育工程,开展“一院一策、一院一品、一楼一特色”等主题教育活动。

(3)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一体化,使学生的知识和实践视野多途径拓展。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大类培养框架下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打通学院和学科专业壁垒,夯实专业基础,强化通识教育和个性化培养。全校本科专业划分为17个培养大类,同一大类第一学年的平台课程统一设置。设置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世界视野与文明对话、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等8大系列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展“第二校园访学”活动,资助学生走进名校、走近名师,感受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拓展眼界。依托对外合作办学,为学生提供海外学习、实习、实践(含暑期带薪实习、专业实习、社会调研、游学等)渠道和机会。

(4)体育和艺术教育常态化,使“爱体育、懂艺术”成为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现代社会,文体活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除衣、食、住、行以外的第五生活要素,是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特征和实现途径[7]。针对学生缺乏健康生活习惯和一定艺术专长的现状,学校将“爱体育、懂艺术”纳入人才培养目标,提倡“6+4+2”的学习模式,即“6小时课堂学习,4小时形式多样的自主学习,再加2小时的社会实践、文体活动”[6]。

(5)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兼顾,使学生具备开放的能力架构和厚实的能力根基。“能力发展性强”这一培养目标的提出,旨在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学生的培养不再拘泥于现成知识与技能的灌输,而是立足长远,注重其终身成长和发展所需核心素养的养成,使其在校期间所获取的素养能持续支撑其未来“三个十年”的成长与发展,即:大学所学的知识和经验管用,能支撑其第一个“十年”的职业需求;大学期间所积累的社会活动、整合资源能力管用,能支撑其第二个“十年”的事业拓展;大学期间所养成的敢于战胜挫折的勇气和底气管用,能支撑其第三个“十年”的人生幸福[8]。能力的发展性是建立在知识结构全面、个性自由发展、个体人格健全基础上的。为此,学校以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为抓手,创新培养模式,提供灵活的学制,按“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的原则为学生自主选专业、转专业创造条件,实施“一生一方案、一生一课表”,因人施教,个性化培养;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多样化的课程,实现专业核心课程的精品化,通识教育课程的系列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化;改革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到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能力培养;创新方法考核与评价方式,加大平时成绩的占比及开放性试题的比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其长远发展夯实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 教育大辞典:第1卷[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2] 文辅相. 中国高等教育目标论[M].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3] 张蔚,李斌.“幸福教育学”论纲——胡弼成教育论著观点摭拾[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1):73-78.

[4] 余斌. 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目标:困境与变革[J]. 教育发展研究,2009(23):48-52.

[5] 安世遨. 高等教育之存在逻辑[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54-58.

[6] 刘晓星. 广州大学校长魏明海接受记者专访:千万元资助300本科生出国“留学”[N]. 广州日报,2017-06-27(A7).

[7] 卢元镇. 体育的本质属于生活[J]. 体育科研,2006(6):1-3.

[8] 辛均庆,姚瑶. 广州大学党委书记屈哨兵、校长魏明海谈加速建设高水平大学 对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设[N].南方日报,2017-05-15(A8).

[责任编辑:余大品]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路径
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现实背景、基本概念和实现路径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分层教学改革研究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浅谈
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现状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