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锋
摘 要:艺术教育通常分为侧重实践的专业教育与侧重研究的学术教育,二者如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自觉继承蔡元培开创的艺术教育传统和主动适用艺术升格为门类之后的需要,探索专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兼得的第三条艺术教育道路。第三条艺术教育道路的重点是综合基础和分流培养,通过人才分工协作的形式,克服艺术专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矛盾,实现蔡元培“兼容并包”的理想。
关键词:北京大学;艺术教育;专业教育;学术教育;综合基础;分流培养;蔡元培
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理解和对于艺术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探索新的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正在探索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所有艺术人才模式中最为独特。对于北大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反思,有助于我们推进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历史。尽管北京大学在1997年才正式建立艺术学系,而且建系之后本科生又经历了广告学、影视编导到艺术史论等方向的变化,但追溯起来,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从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而且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进行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本科教学模式的变化,一方面是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对自身百年传统的发扬。
众所周知,北京大学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摇篮。现代高等教育起源于欧洲,北京大学自然也受到了欧洲的影响。欧洲高等教育的主要科目很长时间都限于“七艺”,即语法、修辞、辩证法、数学、几何、天文、音乐等七种“自由艺术”。我们今天所说的艺术,只有音乐在“七艺”之列。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等,在很长世间里只能算作“手工艺术”,由私人作坊来进行教育。到了18世纪,随着分门别类的现代性的深入,欧洲高等教育的分科体系得到发展,其重要标志就是现代艺术系统的确立。于是,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和戏剧等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由专门的学院进行教育。同时,受到康德区分知、情、意的学说的影响,大学教育围绕德、智、美来展开,美育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主要由具体的艺术教育来实施。由此可见,在欧洲高等教育中,有两种艺术教育:一种是注重技能的学院艺术教育,一种是注重美育的大学艺术教育,它们之间的区分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自由艺术”与“手工艺术”之间的区分 [1]。
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得益于蔡元培校长倡导美育。也正因为如此,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从一开始就不同于专科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它要兼顾学术教育和专业教育。学术教育的目的是艺术研究,专业教育的目的是艺术实践。与艺术有关的学术教育,主要体现为课程教育,由文科各院系开设课程。与艺术有关的专业教育,主要体现为技能训练,由相关艺术研究机构负责。
尽管北大没有专门的艺术系科,但在文科院系中开有不少与艺术有关的课程。例如,1924—1925年度,中文系开设与艺术有关的课程有(括号中为授课教师):戏曲(许之衡)、戏曲史(许之衡)、普通乐学(肖友梅)、普通和声学(肖友梅)。历史系有:本国美术史(叶瀚)、西洋美术史(授课教师不详,疑为哲学系邓以蛰)。哲学系有:美学(邓以蛰)、美学名著研究(邓以蛰)、西洋美术史(邓以蛰)。英文系有:戏剧(郁达夫、陈源)、莎士比亚之研究(柯夫人)、戏剧史(宋春舫)。德文系有:戏曲(杨震文、海理威、鲁雅文)。1931—1932年度,中国文学系B类专业,开设的相关课程有:戏曲及作曲法(许之衡)、戏曲史(许之衡)、戏曲(余上沅)。史学系乙类专业有:中国雕版史(赵万里)、东洋建筑史(梁思成)、西洋建筑史(梁思成)。哲學系有:美学(邓以蛰)、美学史(邓以蛰)。外国文学系英文组有:戏剧(贝德瑞)、莎士比亚初步(杨宗瀚)、戏剧史(王显文)、莎士比亚(王显文)、希腊悲剧(余上沅)、易卜生(余上沅)。法文组有:戏剧(贺之才),德文组有:戏剧(杨震文)。从这些课程名称中可以看出,北京大学文史哲和外语院系,有开设艺术类课程的传统。
除了文科各院系的课程教育之外,蔡元培还设立了与艺术有关的专门研究机构,从事各艺术门类的专业教育,如音乐研究会、书法研究会、画法研究会、歌谣研究会等。肖友梅、徐悲鸿、陈师曾、沈伊默等著名艺术家担任导师。1922年将书法研究会和画法研究会合并为造型美术研究会,蔡元培任会长,导师有胡佩衡、盛伯宣、刘子泉、陈半丁等,接受来自校内外的会员。同年,将音乐研究会改为音乐传习所,作为正式的教学机构,对外招收学生。蔡元培兼任所长,萧友梅任教务主任,国乐大师刘天华等担任导师。北大音乐传习所的宗旨是培养乐学人才,既传播西洋新乐,又传承中国古乐。音乐传习所分本科、师范科和选科三种。本科培养音乐专门人才,不定年限,修完所有课程即可毕业。师范科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分甲种四年制和乙种二年制。选科是专为音乐爱好者开设的,选课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习各种课程,不定年限,修毕选习课程即可结业。音乐传习所划分的这三种专业方向,基本上涵盖了现在的中国音乐教育的三个方面 [2]。
尽管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动荡、战争频仍,但在1952年院系调整之前,北京大学基本保留了蔡元培任校长时的建制,文理各科齐全,各门类的艺术研究机构齐全且实力雄厚。蔡元培采取这种学科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方面是将美育和艺术教育视为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任何一名综合性大学的学生,不管他学的是文科还是理科,都要接受美育和艺术教育。蔡元培特别看重美育和艺术教育在提升人的道德素养和智力水准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方面的艺术教育类似于现在的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尝试培养有良好学术训练和人文修养的高级艺术专业人才。从艺术在欧洲的起源中可以看到,艺术家多半是工匠,没有多少学术训练和人文修养。中国的情况比欧洲要好,书法和文人画很早就重视人文修养,但是从总体上来讲,大部分艺术实践者侧重的是技术训练,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学术教育。蔡元培在综合性大学中开展艺术教育,希望能够弥补传统艺术教育忽视学术教育的不足,培养有深厚学术基础的艺术专业人才。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初期,由于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分并不像后来那么明显和严格,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并对全国的艺术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进入90年代之后,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取得了突破。先是成立了艺术教研室,负责全校的艺术类公共课的教学。随后经过叶朗教授等人的多年努力,于1997年成立艺术学系,2006年成立艺术学院,最初招收广告专业本科生,后来招收影视编导本科生,再后来招收艺术史论本科生。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之所以没有开展美术、音乐等侧重艺术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本科教育,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北京大学一直只招文理科学生,不招艺术类学生。广告专业侧重创意和营销,影视编导侧重编剧和导演,这两个方向对于专业基础的要求不是很高,借助艺术特长生的渠道,在文理科学生中也可以找到好的苗子。十来年的实践证明,北大完全可以培养优秀的广告策划和影视编导人才。但是,随着艺术升格为门类,艺术学理论成了一级学科,如何在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中开展本科教育,成为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更重要的是,由于艺术特长生受到限制,无法借助此渠道物色有一定艺术基础的人才,无论是广告策划还是影视编导,多少都会受到影响。综合各方面的考虑,北大艺术学院将本科专业由影视编导调整为艺术史论,希望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探索一条崭新的道路。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在的艺术教育在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技能为主的专业教育,一类是知识为主的学术教育。例如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设计等方面的专业教育,通常在专业艺术院校中进行;美术史、音乐学、舞蹈研究、戏剧研究、电影研究等学术教育,通常在综合性大学中进行。当然,专业艺术院校也可以从事学术教育,综合性大学也可以从事专业教育。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专业艺术院校更擅长从事专业教育,综合性大学更擅长从事学术教育。如果专业艺术院校要从事学术教育,综合性大学要从事专业教育,就得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避免自己的不足,形成自己的特点。
二
现在的问题是,这两种艺术教育是否有交叉融合的可能?是否可以形成第三种艺术教育的模式?我想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初步的探索。
从总体上看,北京大学本科阶段的艺术教育,明确走的是学术教育的道路。这一点从招生对象可以看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本科生与其他院系的本科生一样,都是文理科考生,他们可以像学历史一样去学艺术史,像学哲学一样去学艺术理论,像学管理一样去学艺术管理。但是,如果我们的学生真的像历史系、哲学系和管理学院的学生一样,那么就没有必要将他们集中到艺术学院进行训练,而且也就背离了蔡元培确立的美育和艺术教育的传统。按照蔡元培的构想,北京大学的艺术人才,既要有学术训练,又要有专业技能;既能做出一流的学术研究,又能做出一流的艺术创作。由此可见,蔡元培给北大确立的艺术教育道路,是第三条道路,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兼容并包”。北京大学在这条道路上进行艰难的探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与蔡元培时代艺术专业教育、艺术学术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分野尚不明晰不同,现在它们被截然区分开来了。艺术专业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含艺术学术教育)的学生来源不同,前者来自艺考生,后者来自文理科生。尽管北京大学现在已经有了艺术学本科教育,但她仍然不招艺考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办好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就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在组建艺术学系的时候,问题并不严峻。艺术学教育与艺术教育不同,前者是针对艺术研究的学术教育,后者是针对艺术技能的专业教育。艺术史论人才的培养与艺术创作人才的培养可以不同,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从事艺术史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并不涉及艺术实践人才的培养。如果将蔡元培时代分散在文史哲和外语院系的相关教师集中起来,就可以组建艺术学系。从上述列举的开设课程中可以看到,北京大学已经有音乐、美术、戏剧等方面的课程,只是分散在不同的院系而已。如果将它们集中起来,加以适当的补充完善,就可以组建一个很好的艺术学系。这样的艺术学系,相当于美术史系、音乐学系、戏剧研究系、电影研究系、美学系等等的集成。但是,这样的艺术学系并不是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的全部。从上述分析的蔡元培艺术教育思想中可以看到,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尽管侧重学术教育和素质教育,但是它并不排斥艺术专业教育。
2006年在艺术学系的基础上成立艺术学院的时候,原本不太严重的问题就被放大了。中国现有的艺术学院都是侧重艺术技能或艺术实践的专业教育,即使有侧重研究的学术教育,也是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专门从事史论研究和教育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就显得有些另类。如果顺着建系时以艺术学系区别于艺术系的思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准确名称应该是艺术学学院。如果真的用艺术学学院作为名称,北京大学就突出了自己艺术教育的特色,同时将另类进行到底了。但是,我们并没有采用艺术学学院的名称,而是采用艺术学院的名稱。艺术学院能够没有艺术技能或艺术实践教育吗?抛开名称上的因素,没有侧重艺术技能或艺术实践的专业教育,还符合蔡元培开创的美育和艺术教育传统吗?
三
经过多年的摸索之后,北京大学艺术教育走出了一条独特道路。首先是综合基础教育,其次是分流专业培养。
先谈综合基础教育。北京大学的艺术史论本科专业教育,不同于任何高等院校的相关教育。同样作为学术教育,在其他高等院校也都是侧重不同的艺术门类。例如,美术院校或美术专业侧重美术史论,音乐院校或音乐专业侧重音乐史论,戏剧院校或戏剧专业侧重戏剧史论,电影院校或电影专业侧重电影史论,舞蹈院校或舞蹈专业侧重舞蹈史论,如此等等。但是,北大艺术史论本科专业要学习所有艺术门类的史论知识。打通各艺术门类的史论基础教育是可能的吗?不同艺术门类的史论知识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本科生能够承受这么大的知识量吗?
我想这些问题通过合适的教学设置和课程建设是可以解决的。北京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行过文科实验班的探索,进入文科实验班的同学要学习文史哲三个门类的基础知识,它们之间的跨度比不同门类的艺术史论知识之间的跨度要大得多。在文科实验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元培教育,更是打通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之间的壁垒。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涉猎知识的范围越来越广,完全有能力突破学科之间的区隔。当然,综合基础教育并不等于不同知识的简单相加,还涉及教学方式的变革。只有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实现更大范围的综合基础教育。
再谈分流培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史论本科教育的综合基础教育在前三个学期完成,第四个学期开始分流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可选择进入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文化艺术管理三个方向进入更加专门的学习。艺术史论侧重研究,属于有关艺术的学术教育范围。戏剧影视文学侧重创作,属于有关艺术的专业教育范围。文化艺术管理侧重组织和领导,随着艺术由个人手艺向团队制作方向发展,组织和领导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由此,我们在一种特殊的意义上克服了艺术学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实现了蔡元培的“兼容并包”的艺术教育理想。之所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意义,原因在于我们并不指望培养三者都会的通才,而是通过不同方向的人才的合作,来克服艺术学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实现“兼容并包”的理想。如果说单一的专业教育是现代艺术教育的特征,综合的素质教育符合后现代思想的旨趣,那么是否可以说北大艺术学院在实践的这种综合分流、分工协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合当代社会的需要呢?
参考文献:
[1] Paul O. Kristeller. The Modern System of the Arts: A Study in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 in Peter Kivy ed. Essays on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 Rochester: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1992:3-64.
[2] 萧超然,等.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67,198-200,208,286-289.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