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翠英
留守儿童分为双方留守和单方留守,双方留守是指父母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打工或者干其他活,孩子留在家里,而单方留守是指父母其中一方长期外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通过调查,我发现我们班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占班上学生总数的30%。通过与他们交谈和对他们的观察,我发现了留守儿童存在以下一些现象: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
(一)父母长期在外导致亲子分离
这些学生之所以成为“留守儿童”,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工作,无法亲自照顾自己子女的生活及学习。据了解,“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从事的工作大多很繁重,生活的压力让他们无暇兼顾孩子的生活、学习。因此,虽然他们大部分会定期打电话回家,但是对子女的学习也只是简单问问,对于孩子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基本上不作过问,所以孩子与父母的感情不深。所以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无助的心理。
(二)临时监护人给予的物质关心多,精神关注少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班上的“留守儿童”只能由他人监管。他们要么是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管;要么是由父母的亲戚朋友监管;还有就是单亲监管——由父亲或母亲一方监管。这些临时监护人一般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往往只是把“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和“吃饱穿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认为只要孩子平安、身体健康就可以向孩子的父母有所交代了,而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的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很少关注,任其发展。这也是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和心理素质较低的因素之一。
(三)“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和素质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大多呈中下水平
尤其是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监督引导。班上大部分“留守儿童”存在性格孤僻、暴躁,自卑,学习差等问题。因为他们与父母的感情不深,临时监护人也很少关注他们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所以他们缺少心理关爱,觉得自己得不到认同。由此性格变得内向,而内向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形成孤僻的性格。
二、针对留守兒童教育问题提出的对策
作为班主任,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一)帮助代理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由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对教育理念不了解,所以老师要利用家长会对代理监护人进行专题讲座,使他们了解留守儿童的特点,懂得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
首先,教育孩子,不是简单的“人身安全,吃饱穿暖”就完成任务了。关爱孩子,不仅要关心他们身体的成长,还要关注他们心理、精神上的成长。代理监护人应该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要多跟他们交流、沟通,让他们的身心健康地成长。但要避免唠叨,而且该严格还是要严格,比如监督孩子完成家庭作业、让他们适当做家务等。
其次,尊重孩子的选择,留给他们一定的空间。现在的孩子非常有主见,思考问题、做事都有自己的一套。作为临时监护人要正确引导,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能按自己的老一套一味地限制、否定他们。不能满足他们提出的要求的,应加以说明,做通孩子的思想,消除误会,防止产生代沟。
(二)加强家校联系,减少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
1.除了开家长会,教师还应定期进行家访与临时监护人联系。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生活环境,并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临时监护人一起想办法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
2.教师应与留守儿童父母保持联系。当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问题时,老师应该及时联系孩子父母,让他们了解情况,一起寻求解决办法,尽一切可能减少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当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有进步时,老师也应该及时反馈给他们的父母,树立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信心。
(三)学校给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首先,突出学习上的帮助。留守儿童大部分学习成绩不好,这也是他们产生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他们更需要学习上的帮助。为此,在我班,我成立了一帮一帮扶小组,让学优生在学习、生活上多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困难。
其次,多开展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利用假日举办文艺演出,如六一文艺汇演;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如拔河比赛、踢毽子比赛、在校园植物园里种植物等。这不但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更重要的是减轻了留守学生在生活中的孤独感。
最后,学校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项档案并开展心理辅导,分别由班主任和心理老师负责管理。使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能够及时得到疏通引导。
总之,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努力探索,处处关注这些孩子,关心他们,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留守,决不能失守。为“留守学生”焊接亲情,需要与时俱进,更需满腔热情。
编辑 李静玲endprint